书城励志经理成功之道:修养之道
2319100000009

第9章 善于用脑思索,思维灵敏锐利(3)

(二)全方位思维。是对事物进行多角度、多因素、多层次、多变量的系统考察。其特点是:(1)多向性。即从多方面思考问题,把事物的相互联系看做多样性的统一。这种多向性依赖如下四种机制:一是“发散机制”,如对一个问题的解决有多种设想。二是“换元机制”,即把考虑问题的各种因素(如时间顺序、空间排列、位次等级)重新组合,可能产生新的思路。三是“转向机制”,思维在某一方向受阻时,能够马上转向另一方面。四是“创优机制”,虽然得出答案,但不满足,仍用心寻找最优答案。(2)多层次性。把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思维形式互相配合起来,去全面而深入地认识事物,既看到事物的正面,又看到其反面;既看到事物的现状,又了解其过去,并能预测其发展趋势。(3)跨越性。思维的进程可省略某一步骤,对次要方面暂不顾及,加大思维的“前进跨度”,这可以提高思维功率。(4)开放性。思维的“全方位”本身就意味着开放性,如果把某一种思维封闭起来,也就无所谓全方位了。这种思维要求多种思维并存,在“并存”中互相“争论”,不断开拓“思维空间”。(5)综合性,它表现为“智慧杂交能力”、“思维统摄能力”、“辩证分析能力”。

客观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立体”的时代,企业领导者要重视提高自己的立体思维能力,不断扩大思维时间、思维空间、思维联想、思维辐射、思维前进的跨度,使自己的思维更加灵敏。

十、辐射思维和辐集思维

(一)辐射思维。又称发散性思维,它是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答案的思维方式。当一种方法、一种途径不能解决问题时,而转向另一方法、另一途径,而不是一条路走到黑。它不满足于已有的思维成果,力图向新的方面、领域探索。辐射思维承认事物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生动性,力图在相互联系和多样性统一中把握事物发展及其规律。它象一个光源向四面八方发展无数条光线一样,使人们的思维纵横交错,构成丰富生动的“意识之网”。

辐射思维有以下特点:(1)流畅性。发散性思维用于某一方向时,能够举一反三,(2)变通性。辐射思维可以沿着不同的方面扩散,表现出极其丰富的多样性和多面性。(3)独特性。辐射思维能形成自己与众不同的、独特的见解。善于进行辐射思维的人总是不断地提出:还有什么新方法或什么方面没有考虑到,总是想方设法去寻找更好一点的答案。

(二)辐集思维。又称集中性思维,指从多个不同角度观察认识同一问题,从各方面把思维集中起来,寻找唯一正确答案的思维活动。平时开会,在大家发言的基础上,总要把议题和意见集中一下,这就是思维的收集过程。

辐集思维的特点,一是收敛性,在组织各种思维观念、思维成果时,象辐辏一样,其方向明确无误地指向最佳方案或最好的结果。二是专一性,在思考问题时能始终围绕一个中心,尽可能地摆正思路进行统一运筹。三是程序性,由于这种思维总是从同一方面考虑问题,所以对这一过程也就赋予了严格的程序,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一步接着一步。四是比较性,即在现有的几种途径、方案、措施中,通过比较,寻找一个较合适的途径、方案、措施。辐集思维对于集中各种分散的意见、制定组织目标、形成正确的决策、实行统一的指挥以及专题的科学研究、事故案件的分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上述两种思维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辩证关系。在思维过程中,如果“辐射”不以“辐集”为前提,思维就不会获得成果;“辐集”如果不以“辐射”为前导,人类的思维就会永远不能前进而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从而也就不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十一、定性思维方法与定量思维方法

(一)定性思维方法。指通过考察事物特征及事物之间的关系,认识事物性质的属性的思维方法。其主要形式有三种:一是简单比较定性法,即通过对未知事物与已知事物外部性状的比较分析,以确定未知事物质的规定性;二是矛盾定性法,即通过对事物内部矛盾的分析,把握事物质的方法;三是系统定性法,即通过事物的要素、结构和环境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把握事物质的方法。在领导活动中,领导者认识事物的性质和属性是非常重要的。所谓决策,首先就是对问题和对象的性质进行判断。如果不确定事物的质,不能把该事物与它事物区别开来,就不能做出科学的判断和决策。

(二)定量思维方法。是指对事物进行数量分析,掌握事物的数量关系。认识事物的数量关系极为重要,例如,说一个企业是亏损企业,亏损1万元和亏损1000万元是大不一样的。人们常说,要“心中有数”,这个“数”就包含着对事物的定量分析。领导者不进行定量分析就无法制定正确的政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管理工作越来越细,定量方法也越来越重要。通过定量分析,企业领导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可以进一步精确化,在揭示事物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预测事物的发展方向,掌握事物的发展趋势,使领导者的认识更加客观化、深刻化。

定性思维与定量思维相互区别,但又互相渗透、包含。“定性”是“定量”的前提和基础;“定量”又是“定性”的深化和发展;经理在思考问题时,应当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十二、求同性思维和求异性思维

求同性思维,侧重于探求事物的共性或统一性;求异性思维,则侧重于探求事物的多样性。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多样性的统一;探索事物奥秘的思维方式则是求同与求异的辩证统一。

人们的认识过程一般是先认识许多不同事物的特殊本质,然后进一步地概括去认识诸种事物的共同本质。人们再以这种共同的认识为指导,去研究其他尚未认识的各种具体事物,寻找其特殊的本质,以补充、丰富和发展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这是两个认识阶段:一个是由特殊到一般;一个是由一般到特殊。在前一阶段,求同性思维的作用比较突出,通过这种思维,达到认识事物共同规律的目的。在后一阶段,求异性思维的作用比较突出,通过这种思维,达到认识事物的相异之点即特殊性。

我们认识事物,既要看到它和别的事物相同的一面,又要认识到它们的相异的一面,才可说是有了较全面地认识。只知其同不知其异,或只知其异不知其同,必然会走向极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制度、信仰、道德标准等方面有着根本的区别。但二者又有相同之处,如都要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社会化大生产等。因为这个同,我们要对外开放,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洋为中用。又因为这个异,在对外开放时,又必须抵制资产阶级的思想作风、生活方式和精神垃圾的侵蚀,以保证社会主义的性质不变。

教条主义曾给我们党造成极大危害,究其思想上的根源,就是否认研究各种具体事物相异之处的必要性,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当作永恒不变的僵化教条,拿来到处乱套。另外,离开事物差异的多样性而片面地求同,也是“一刀切”工作方法的思想基础。但是,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不应脱离“同”而纯粹地去求“异”。任何被实践证明了的普遍真理,都不可能被推翻,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与发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共同的政治基础,如果离开了这个共同基础,哪里还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

辩证思维所要求的,是“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求“异”必须以“同”为前提,求“同”必须以“异”为手段;离开“同”而去求“异”或离开“异”而去求“同”,都是形而上学。

十三、侧向思维

侧向思维也称为联想思维,它是从两个对象之间在某些重要方面的相似关系中,受到启发,使问题豁然开朗,迎刃而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一天夜里,苏军某港口的指挥员突然发现许多海鸟抢食浮到海面上的深海鱼群。在通常的情况下,这些深海鱼群不会浮到海面上来的,它们很可能是被什么东西“惊动”了。从这一反常的细微征候中,苏军指挥员立刻敏锐地联想到了很可能是德国潜艇前来偷袭,于是马上命令所有的军舰立即离港,封锁海湾,严加搜捕。结果,果真“恭候”到前来偷袭的德军潜艇,并予以重创。

依据事物之间的不同联系,可把形成的各种不同的联想分为以下几类:(1)接近联想,即在空间或时间比较接近的两件事物之间的联想。(2)类似联想,即有类似特点的两件事物之间的联想。(3)对比联想,即在两种对立事物之间的联想,如由扩大联想到缩小,由集中联想到分散等。(4)因果联想,即有因果关系的两件事物之间的联想。(5)从属联想,即有从属关系的两事物间的联想,如由中国联想到北京。另外一种是遥远联想,它是由一件事物联想到其关系非常疏远的另一些事物,如上例中由海面鱼群联想到潜艇,就是一种遥远联想。

侧向思维的运用应注意以下几点:(1)研究问题,目标必须专一。这才能使大脑皮层对该问题建立起一个相应的“优势灶”,遇到某个“相似物”,此“优势灶”受到刺激,引起兴奋,很快形成新的思想、观念,而找到解决问题的良策。(2)当侧向思维的“触角”扫描到某个“相似”对象身上时,必须认真鉴别,两者真正“相似”,才有益于问题的解决。(3)对受到“相似”对象启发后,产生的新思想、新观念、新办法,还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再加工”,尤其是管理活动,有时跨度大、时差远,更要审慎地“再加工”。

侧向思维(即联想能力)水平越高,就越能把与某种事物相联系的许许多多的事物都联想到,取之所用,大大地扩大创新思路;越能把自己的有限知识和经验充分调动起来加以利用;越能联想到别人不易想到的东西;越能应用“边缘”科学知识及其他领域的知识。经理要想自己的工作富有创造性,就应重视提高自己的联想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