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周(1578一1645),明末哲学家。字起东,号念台,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万历二十九年(1607)中进士。历任仪制主事、右通政、吏部右侍郎。崇帧十五年,官至南京左都御史。南明政权灭亡,他绝食20天而亡,终年68岁。上述这段文字是崇帧十五年(1642)明思宗与刘宗周的一段对话。这段对话反映了刘宗周在治理国家方面要广开言路、招纳贤才的政治主张。同时1也充分反映出了他所坚持的国家官吏应该把笃行节操、严于律己的品德放在第一位,而把敏捷的语言才能、大造声势的魄力和资格威望放在第二位的人才观。从而可以看出,任何时候选拔人都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主的路线,否则,就会导致国破家亡的悲剧。一康熙帝,是清朝皇帝中最有作为的一个。1661年1月6日,顺治帝病死,遗诏玄烨继位,并令异姓功臣孛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人辅政。这月9日,玄烨即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康熙元年(即1662年)故又称康熙皇帝。
康熙即位时,年只8岁,由于年幼,凡事由四大辅臣共议后,奏请孝庄太皇太后裁决执行。康熙六年(1667),14岁的康熙开始亲政。康熙自幼聪明好学,亲政后,尤其好读《资治通鉴》,从中汲取历朝治政之经验。在辅政四大臣中,鳌拜自恃有功,十分跋扈,专横朝政,排除异己,安插亲信,欺上瞒下。康熙八年(1669),康熙一举智除鳌拜。康熙二十年(1681),平定了三藩叛乱,两年后又攻台湾郑氏政权实现了两岸统一,康熙二十四年(1685),出兵驱逐盘踞黑龙江流域的沙俄军队,康熙二十八年订立《中俄尼布楚条约》,确定了中俄之间的东段边界。他在位期间,曾经三次平定准噶尔部的叛乱,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另外,康熙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奖励垦荒,治理黄河,减轻水患,保证大运河的畅通。并且进行了全国性土地测量,完成了《皇舆全图》的绘制。开设了博学鸿词科、明史馆,编纂《全唐诗》、《佩文韵府》、《字典》等书籍,提倡程朱理学。这些都为社会安定做出了贡献,同时为巩固清朝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从上可以看出,康熙皇帝在位61年间,在统一国家、杆卫主权、发展生产、提倡文化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中国封建帝王中比较开明的皇帝。康熙皇帝之所以能够创建历史上的一代盛世,也与他善于择贤任能分不开的。并且具有自己比较系统的用人思想,列举如下:
“观人必先心术,次才学”的观点。
谕曰有治人无治法。朕观人必先心术,次才学,心术不善,纵有才学何用?”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康熙帝说:“只有管理好人没有说管理好法律的。根据我观察任用人的经验,一个人必须先看他的居心好不好,然后才看他有没有能力和知识,如果居心不好,就是有能力和知识,这又有什么用呢?”
“弃短取长始能尽人之材”的观点。
康熙四十三年甲申六月丁酉,上谕讲官等曰:“古今讲道学者甚多,尤好非议人,彼亦徒能言之,而言行相符者寡。是以朕不尚空言,断不肯非议古人。何以言之?盖人各有长短,弃短取长始能尽人之材,若必求全责备,稍有欠缺即行指摘,此非忠恕之道也,故孔子当时惟节取人之善,隐讳人之短。”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康熙四十三年(1704)六月,康熙帝对讲官等人说:
“古代和现代讲道学的学者很多,特别喜欢责备其他人,其实他也只能是能说会道而已,真正言行相符的人很少。所以朕不提倡说空话,更不能责备古人。为什么这么说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也就是长处和短处,取长补短才能够发挥一个人的才能,如果一定要求全责备,别人稍微犯有一点错误就加以批评指责,这不符合忠厚宽恕的精神,因此孔子在当时只选择吸取别人的优点,避口不谈别人的缺点。”
“为政在于用人”的观点。
康熙五十六年丁酉十月甲戍,上谕大学士等曰:
“朕莅政五十余年,海内升平,皆恃众大臣为肱耳目。
朱子亦云为政在于用人。大小臣工俱宜实心任事,直言勿隐,方为社稷苍生之福。为大臣者当识大体,不可琐屑刻薄。朕待大学士、尚书、侍郎以至小臣各有等级,若待大学士与小臣无异即非礼也。又如翰林等作诗写字作古文或时文,朕皆因材器使,未尝求全责备也。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康熙五十六年(1717)十月,康熙帝对大学士等人说:“朕执政五十多年,国内太平无事都是靠大臣们的帮助。朱子也说过治理国家关键是用好人。大小官员都应该脚踏实地工作,直言不讳,这才是国家和人民的福气。作为大臣应当知道识大体,对一些琐屑小事不要过分苛求。朕对待大学士、尚书、侍郎以至小官各有不同的等级,如果对待大学士和小官一视同仁就不合制度。又如翰林院士作诗写字、作古文和作时文,朕都量才使用,从来都不求全责备。”“世间全才未易得”的观点。
康熙二十五年丙寅闰四月戊午,上谕大学士等曰:
“世间全才未易得,但能于性理一书稍加观览,则愧怍之处甚多,虽不能全依此书以行,亦宜勉强研求明晰义理,若祗泥知辞章字句有何裨益?”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康熙二十五年(1686)四月,康熙帝对大学士等人说人世间不容易得到没有缺点的全才,但是只要能够对性理一书稍微看一下,那么扪心自省的惭愧的地方就很多,自己的言行虽然不能完全按照这本书所说的去做,也应该对这本书认真研究明白一些道理,如果只拘泥于词藻字句又有什么好处呢?”
“国家政务必委任贤能”的观点。
康熙七年戊申三月丁未,上谕吏部:“国家政务必委任贤能。……今在京各部院满汉官员俱论资俸升转,虽系见行之例,但才能出众者常以较量资俸超擢无期,此后遇有紧要员缺,着不论资俸将才能之员选择补田”
这段话就是说,康熙七年(1668)三月,康熙帝给吏部下达谕旨说国家政事必须委托给德才兼备的人。……现在京城各部院满汉官员的升迁都是论资排辈,虽然这些都是多年的惯例,但才能出众的人常常却因为资历太浅升迁无望,此后如果有重要的职位空缺,应该不论资历,选拔有才能的人来担任。”
从上可以看出,康熙皇帝为了封建国家的长治久安,特别重视“治国者,以人才为要”。因此,他在选贤任能中有如下特点:
一是主张德才并重,以德为主,以才为辅。如果只重才而不重德,“虽能济世,亦多败检”;“较庸劣无能之人,为害更甚”。但是,只重德不重才,“操守虽清,不能办事,亦何于国”。因此,强调选才“要学行兼优,方为允当”。“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务使德胜于才,始为可贵”。康熙主张“善相马者,天下无弃马;善相士者,天下无弃材”。以任官为例,“有能理繁者,有有操守者,有练习其事者”,也有“优于学问而短于办事者”,各有短长,因此“弃短取长,始能尽人之材”,绝对不能“求全责备”。在发掘和使用人才上,康熙基本做到了只要符合德才标准,不搞其他附带条件。
二是主张不分民族。康熙曾经多次提出,不“偏向汉人”,亦不“护庇满洲”。对于“满洲、蒙古、汉军、汉人毫无异视”。他说朕于旗下汉人视同一体,善则用之,不善则惩之。”对守法的外国人,也根据他们的特长,安排适当工作,如任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为钦天监之职就是例证。
三是主张不分地域。康熙说:“朕观会试正考官系北人,则必取北为首;系南人,则必取南人为首,可谓之无私乎?”“自古用将,何分南北,惟在得人耳。”
四是主张不分资格和年龄。康熙曾经公开诏示:
只要“德才兼优”,虽“微末秩员”,亦当重用。对于“外官告病不准起用”的定例实行改革,认为“其中有才品优长政绩素着者,迫于一时至情引例告归,终身弃置深为可惜”。于是于康熙十二年(167;)癸丑九月辛未,上渝吏部:“宜令地方督抚确行咨访,果有才品堪用者,着据实保奏以凭擢用。”如施琅年迈力衰,康熙用其收复台湾,琅辞;以年老,康熙说:“将尚智不尚力,朕用尔亦智尔,岂在手足之力哉?”后来施琅果然胜利地完成了任务。
康熙对于选拔培养人才制订了许多办法,如通过学校和科举,众官推荐和康熙直接选拔,试用考核以选拔人才等。为此,康熙严格要求各级官员都要勤奋读书以培养才德。康熙二十四年(1685),下令“文武各官皆须读书,于古今得失加意研究”。同年,康熙在朝廷官员中举行一次考试,结果800多人交了白卷。为此,康熙下令此等毫无学问,何以居官?俱着解任,令其读书,俟学习之后,考试补用。”
五是主张“疑人勿用,用人勿疑”。从而反映了康熙这位封建政治家的用人魄力。
六是主张“亲贤远侯”,要“躬行实践”。康熙十六年(1677),康熙帝对讲官喇沙里、孙廷敬等说道:“君子进则小人退,小人进则君子退,君子小人,势不并立。孟子所谓一曝十寒,于进君子退小人,亲贤远佞之道,最为明快,人君诚不可不知也。”同时指出“尔等进讲经书,皆内圣外王修齐治平之道”,但“学问无穷,不在徒言,要惟当躬行实践,方有益于所学。”康熙帝非常赞扬关于进君子退小人、亲贤良远奸佞的道理,并强调对此必须躬行实践。
唐甄,字铸万,清代达州(今属四川)人,生于1630年,卒于1704年。他在《潜书·主进篇》中提出了“唯用贤为国之大事”的观点。唐甄强调指出:“为政亦多务矣,唯用贤为国之大事。治乱必于斯,兴亡必于斯,他更无所于由也,一于斯而已矣。”在这篇文章里,对于选才用才问题,唐甄提出了自己比较独到的见解,并做了较为详尽的论述。下面简述如下:
第一,详尽论述了用贤、进贤之不易。唐甄认为,在进用贤才方面,尽管有多种途径,诸如或则由大臣荐于天子,由各级有司荐于大臣;或则访之于乡人,访之于乡士大夫。但是,古之人多直,今之人多诈,因此,单单靠听其言,观其行的办法容易出现偏差和失误。他指出:“今也听其言为君子之言,观其行为君子之行,而其人则小人也。”这些人善于乔装打扮,赶时髦,钻空子。当社会上重视知识的时候;这种人就变成了“儒者”,如果社会上讲究文辞,这种人就变成了“名士”;当社会上提倡气节,他们就会吹嘘自己为“直士”;如果社会上羡慕功业,他们又将变为“才士”。这些人非常善于见风使舵,吹吹拍拍,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沽名钓誉,追逐名利。为此,唐甄无不遗憾地说道:“以利达之徒人于多私者之门,则以合进;以矫饰之徒入于不知人者之门,则以罔进。于是有举皆其阶,有位皆其窟矣。”就是说,若使贪图富贵的人进人了私欲很重的大官的家门,他们就会因臭味相投而推荐来人当官;假如装模作样的人进人了糊涂无知的达官贵人的家中,达官贵人也由于受到欺骗而推荐来人当官。于是,这些人便骏马得骑髙官得做了。这就叫做“贤者难知”。
第二,采取“类进”之法进贤。所谓类进之法,就是用人以群分和物以类聚的方式去选拔人才。他说,一般的凡鸟引不出凤凰,“贤不肖各有其类”。“从伯夷游者,必伯夷之所与也,无盗跖之徒也。”反之,与盗跖一块的人,也不会有伯夷之徒。正是这个原因。“若使盗跖主进,而望其所进之人有若伯夷者,岂可得哉!”因此,作为一国之明君,必须先在群臣之中选用大贤,将其放在重要位置上,并使其有职有权。同时,对于那些奸宄之徒的谗言坚决不予听信,而对大贤则“唯其言之是听”,“各以类进,则贤才不可胜用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