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于髡对齐宣王说,你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同类的鸟儿总是集在一起的;同类的野兽也是一道行走的。比如要找到柴胡、桔梗这些草药,你若是到洼地去找,那是一辈子也找‘不到的;可是如果到黍山、梁父山北面去找呢,那就可以车载而归。天下的东西都是同类相聚的,人也是如此。我淳于髡总算是一个贤士吧,你让我去挑选贤士,正像到河边去汲水、用火石取火一样容易。我还准备再给大王推举一批贤士哩,何止这七个人。齐宣王听后非常高兴。淳于髡之所以能够在一日之内向齐宣王推举七个贤士,关键在于他善识人才。他通过平常与各方贤士的接触交往,了解掌握了他们的贤德才能。所以,一旦需要,便能一日荐七贤。上述史例说明,人才毕竟是一种客观潜在,能否发现他们,一能否合理使用们,并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关键在于领导者是否爱惜人才,尊重人才,是否认识到人才在事业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所以说,用人首先是识人,识人就要具备识人之慧眼,就要知人之情况。一个单位需要的各种人才固然十分重要,但善于识别人才的领导者更加难得。古人所说“得十良马,不如得一伯乐”,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无数历史事实告诉我们,用人是否得当,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衰存亡。用一德才兼备的能人,则国家兴旺发达,用一小人则会导致国破家亡。《战国策·赵策》记载的唐雎不辱使命的史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摘录如下: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於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睢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措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欤?”唐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於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拂然怒,谓唐睢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睢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营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投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秦在相继灭掉韩、魏两国后,便想侵吞安陵国(当时的一个小国,原是魏国的附庸,魏襄王封其弟为安陵君。安陵即现在的河南鄢陵县西北)。于是,秦王政派人对安陵君说道:“我愿用五百里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你可要同意我的意见啊!”安陵君回答道:“大王给我这样大的恩惠,用大块的土地换取小小的安陵,这是非常好的事情。虽然这是件好事,但是,安陵是我从先王那里继承来的,我愿意终身守护它,不敢同你交换!”秦王政很不高兴。为了消除秦王换取安陵的念头,安陵君就选派大臣唐雎出使秦国。
唐雎接受诏令到秦国后,秦王对唐雎说:“我用五百里的土地换取安陵,安陵君却不听我的意见,这是为什么呢?而且秦国早已灭掉了韩、魏两国,安陵国能够凭借五十里的地方存在至今,是由于我认为安陵君是一个忠厚的长者,所以才没有打他的主意。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交换安陵,是想让安陵君扩大领土,然而安陵君却不识好歹,不接受我的要求,这是看不起我吧?”
唐跟回答说不对,安陵君是继承先王之地而把它守护着,即使你用千里之地他也不敢交换,岂但五百里呢?”
秦王听后大怒,对唐雄说:“你见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臣没有见过。”秦王说天子一发怒,可以使上百万的人死亡,血流千里。”唐雎说:“大王你见过老百姓发怒吗?”秦王政冷笑说:“老百姓发怒,也只不过是摘掉帽子,脱掉鞋子,把头往地上撞罢了。”唐雎非常严肃地说:“你说的只不过是平庸之辈的人发怒罢了,并非有本领有胆量的人之怒。专诸刺杀王僚的时期,扫帚刺星冲击月亮;当聂政刺杀韩傀的时期,一道白光直冲太阳;要离刺庆忌时,苍鹰在宫殿上扑击。这三个人都是老百姓中有本领有胆识的人啊!心里的愤怒还未发作出来,上天就降出吉凶的征兆,他们三个人再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了。如果你一定要激怒我,咱们两人就将会一块死亡,血流于五步之内,天下人今天都要穿起孝服。”于是拔剑而起,走向秦王。
秦王见到这种情景,顿时脸色大变,立即跪立着向唐雎道歉说唐先生请坐,怎么能够这样呢?有事好商量。我现在明白了,韩、魏两国被灭亡,而安陵仅凭五十里的土地能存到如今,只因为有唐先生这样有胆有识的栋梁罢了。”
唐雎有勇有谋,能言善辩,是一个优秀的外交人才。安陵君知人善任,委派唐雎出使秦国,用才十分得当。唐雎出使泰国而不辱使命,使秦国不能吞并仅有50里土地的小国安陵。如果安陵君不能知人善任,重用唐雎,并委派他为出秦使者,那么,安陵也就只能被秦鱼肉刀俎了。
据《史记·陈丞相世家》记载,阳武户牖乡(今河南陈留一带)有一个名叫陈平(?一前178)的人,年少家贫,博学多才。他自幼与兄嫂住在一起,其兄在家种田,让他外出游学。陈平长大以后,眉清目秀,体魄健壮。有的人问陈平说:“你家里这样穷,你吃的什么长得这样健壮?”他的嫂子非常讨厌陈平不管家里事情,不帮哥哥种田,因此说道:“吃的糠核罢了,身体那么好有什么用?”陈平的哥哥听到妻子这样说弟弟,很不高兴,最后便把她逐出家门。
陈胜、吴广起义后,在陈称王,并派周市去平定魏地,封魏咎为魏王,和秦军在临济交战。陈平就告别了兄长,带领一群年轻人加人了魏王咎的反秦队伍。魏王任命他当上了太仆,他多次向魏王献良策,魏王不但不予采纳,反而听信有些人散布陈平的坏话。陈平知道后便离开魏王逃走了。
后来,陈平听说项羽在黄河边上与秦军作战,于是便又投奔了项羽,赐爵为卿。殷王反楚,项羽封陈平为信武君,打败殷王受降而归。过了一段时间,楚汉战争爆发后,殷王反楚投汉,项羽因为陈平是定殷的将领之一,所以企图要杀害他。陈平得到消息后,急忙把将印和项羽赐金封好,命人送给项羽,独自佩剑逃走,去投奔汉王刘邦。
陈平经好友魏无知(西汉时汉朝大臣)的推荐,汉王刘邦召见陈平,经过与其交谈知道陈平很有谋略,是个奇才,于是就拜陈平为都尉,并兼任自己的侍卫和参谋,监督军队。
刘邦手下的两员大将周勃(?一169,西汉初高祖功臣。沛人,少时以编织蚕箔为生。常为人吹萧办丧事,能引强弓,被任为武官。秦末以中涓职位随从刘邦起兵反秦。刘邦先后封他为虎贲令、威武侯,又以军功为将军,高祖六年封绛侯。惠帝时任太尉。吕后死,与陈平合谋诛诸吕,迎立文帝,任右丞相。卜文帝十二年嗣袭成陶侯。)灌婴(?一176,睢阳人)对汉王刘邦这样重用陈平感到不满,便在汉王面前说陈平的坏话:
听说他在家中同他嫂嫂私通,品行不端;先跟魏王,魏王不容,后又投奔项羽,项羽不用,才来归汉。现在大王授陈平于重任,命为监军。我们听说他曾经收受诸将的钱财,谁送得多他就对谁好,谁送的少就对谁不好。像这样反复无常的乱臣,你应该警惕。”
汉王刘邦召见陈平责骂他说道听说先生过去侍奉过魏王,不合意又到项羽那里,现在又到我这里来了。请问,守信用的人能这样三心二意吗?”陈平非常坦率地回答说:“魏王咎非常固执,不纳忠言,我才投奔项王;项羽志大才疏,任人唯亲,他所信任的人,只是他的本家兄弟子侄,姻亲好友,即使无能也把他们当成栋梁之材,对于其他人,即使是天才、奇才,他也不予重用,所以我就离开了项王。听说汉王重视贤才,任贤使能,所以我才来投奔于你。离开项羽时,我把他赏给的东西和钱财,全部送还了他,现在我两手空空,不接受别人的钱财我就无法生活,这难道是我的错吗?如果大王认为我的计策有可取的,就把我留下;如果听信别人的传言而不用我的计策,请大王准许我回家。这些金钱都还未用掉,我原封交回好了。”汉王刘邦听后,觉得陈平的话很有道理,便向陈平道歉,又赏赐了陈平许多钱财,并拜他为护军中尉(掌管调节将领的关系),让他监督和考察所有的将官。从此,诸将不敢再说他的坏话了。
后来楚兵攻汉,切断了汉兵退路,把汉王刘邦围困在荥阳城。时间一长,汉王非常忧虑,问陈平道:“天下纷纷,何时定乎?”就是说,天下这样纷乱,什么时候才能平定呢?陈平回答说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今大王慢而少礼,士廉节者不来;然大王能饶人以爵邑,士之顽钝嗜利无耻者亦多归汉。诚各去其两短,袭其两长,天下指麾则定矣。然大王恣侮人,不能得廉洁之士。顾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昧,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问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汉王以为然。就是说,项羽对人表面上恭敬仁爱,所以那些廉洁讲礼的人大多数归附于他。但他对于有功之臣的论功行赏,却太吝啬了,因此也有不少有才之士不愿跟随于他。现在大王你傲慢少礼,廉洁之士不来;然而大王你能给有功的人以重赏,那些贪财之人都来投靠你。如果你能把双方不足的地方去掉,吸取双方的长处,天下就可平定了。然而大王不尊重人,不能得廉洁之士。
楚国的骨干之臣,不过是亚父、钟离昧、龙且、周殷等几个人罢了。大王只要出重金行反间之计,离间他们君臣的关系,项羽又刚愎自用,猜忌心强,必定内乱,自相残杀,那时出兵攻之,就一定能够灭掉项羽。汉王刘邦听后认为陈平这一计策非常之好。陈平很有奇才,为何三易其主?很值得人们深思。陈平去魏王那里谋事,魏王非常固执,不纳忠言,所以陈平又投奔项羽。
项羽志大才疏,任人唯亲,不讲政策,使人才无用武之地,因此,陈平无法便又投奔了刘邦。但是,因为陈平三易其主,引起了不少谗言,遭到怀疑,什么“品德不正”、“三心二意”“反复无常的乱臣”等等。幸亏刘邦能够调查研究,问个明白,并且十分爱惜人才,能够因材使用。要不陈平又只得告辞回家了。刘邦重用了陈平,陈平为辅佐刘邦灭掉项羽,建立汉业起了重大作用。后为巩固刘氏政权,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在三国时期,曹操为了夺取政权,非常注重选用人才。他在选用人才中,能够做到知人善任,善用良才,一旦发现,就大胆起用。因此,大批有用之才荟萃在曹魏政权中,为曹魏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对此,史书中多有记载。在《三国志·魏书》卷十中,记载了曹操善用奇才荀或而在官渡之战中转危为安的史实。
荀或(163一224),字文若,颍川颍阳(今河南许昌)人。少年时,南阳何顺就发现他具有奇才,称赞道:荀或是“王位之才也”。永汉元年,荀或被举为孝廉,拜为守宫令。董卓之乱时,荀或带领着宗族家室迁到冀州。这时,袁绍:(132——202)已夺取韩馥的位置,霸占了冀州,见到荀或待之以上宾之礼。荀或的弟弟旬湛以及同郡的辛评、郭图等人,都被袁绍重用。荀或通过同袁绍接触盾,认为袁绍不能成就大事,于是,便在初平二年(191)离开了袁绍,投奔了当时任奋武将军的曹操。曹操通过和荀或纵论天下大事后,认为荀或确系当时少有的奇才。他非常高兴地对文武群臣说道荀或就是我的张良。”于是,便任命他为司马,当时荀或只有29岁。
建安元年(196),曹操把汉献帝迎到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袁绍很不服气,就给曹操写了一封信,措词骄横傲慢。曹操看罢大怒,于是把袁绍的书信交给荀或看,并说我想讨伐这个不顾大义之人,但我的力量还比较弱小,怎么办?”荀或说古之成败者,诚有其才,虽弱必强,旬非其人,虽强易弱,刘、项之存亡,足以观矣。今与公争天下者,唯袁绍尔。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绍迟重少决不失在后机,公能断大事,应变无穷,此谋胜出。绍御军宽缓,法令不立,士卒虽众,其实难用,公法令既明,赏罚必行,士卒虽寡,皆争致死,此武胜也。绍凭世资,从容饰智,以收名誉,故士之寡能好问者多归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诚心不为虚美,行己谨俭,而与有功者无所吝啬,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愿为用,此德胜也。夫以四胜辅天子,扶义征伐,谁敢不从?绍之强其何能为?”就是说,从古代战争的成败得失看,如果拥有人才,即使是弱小会变为强大,假如没有人才,即使强大也易衰败。刘邦、项羽的胜败,足可以说明这个问题了。现在想要与你争夺天下的,只有袁绍。袁绍表面待人宽而内心忌刻,用人而疑其心,内部不团结。而你宽宏大量,既能广泛延揽人才,又能对其合理使用。这在用人的度量上你就胜过了袁绍。袁绍遇事疑惑犹豫,常常失去良好时机,而曹公你处事果断,善于随机应变。这在智谋上朗胜过了袁绍。袁绍不知用兵之法,军令不立,兵多而难用。而曹公你法令严明,赏罚分明,士兵虽少,却都勇敢善战,这在武力上就胜过了袁绍。袁绍凭其门第高,势力大,任人唯亲,所重用的多为亲戚、子弟,并以门第资历取人,跟随他的多为务虚名而没有实际本领的人。而曹公你则在用人上任人唯才,不分亲疏,自己谨慎节俭,而对有功者从不吝啬奖赏,因而手万人多是具有真才实学之士,这在品德方面你又胜过了袁绍。凭这四胜辅佐天子,匡扶正义,征伐不义,谁敢不从?袁绍的兵虽多又能怎么样呢?”曹操听后非常高兴。
初平三年(192),曹操平定徐州后,就与袁绍相对抗。孔融被袁绍的表面优势所吓倒,非常耽心地对荀或说袁绍地广兵多,有田丰、许攸这样的智谋之士出谋划策;有审配、逢纪这样的忠臣奔走效劳;有颜良、文丑这样的勇将带兵打仗。我们同他们较量,恐怕是难以取胜的。”荀或说道绍兵虽多而法不正,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治。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自用,此二人留知后事,若家犯其法,必不能纵也,不纵,他必为变。颜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战而擒也。就是说,袁绍虽然兵多,但法纪不严整。田丰刚惺自用,袁绍对他不满;许攸贪得无厌,不识大体;审配专断独行,没有谋略;逢纪心胸狭窄,骄傲自大。这几个人在一起,必将发生内变。至于颜良、文丑,不过是匹夫之勇,一战就可以擒获。听了荀或的分析,孔融等人打消了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