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曾国藩冰鉴(第一卷)
2325700000007

第7章 神骨签评拆(4)

(二)毛义庐江毛义以行仁义名闻乡里,南阳张奉慕名前往拜访。刚坐定,赶上官府的文书到,任命毛义为安阳县令。毛义捧着文书走进来,喜形于色。张奉就有些看不起他。不久毛义的母亲去世了,官府接连征召而毛义坚持守丧不赴召。张奉感叹道贤良的人不可测量啊!他当初喜形于色,原来是为了双亲而屈从呀!”

(三)曹敞平陵人曹敞是吴章的学生,经常喜欢斥责他人的过失,世人都认为他轻薄。吴章后来被王莽杀死,没有人敢为他收尸下葬,他的弟子们都改名换姓改从其他老师。曹敞当时任司徒椽,只有他敢自称是吴章的弟子,收葬吴的尸首,人们才明白诚信耿直的人不被闲散无能之辈所谅解!平陵人在他还活着时为他在吴章墓旁立碑。

(四)山涛陈郡袁毅曾任鬲县县令,贪污又向公卿行贿,以获取虚名和赞誉,他也曾送给山涛丝绸一百斤,山涛不想和别人有什么不同,就接受而后存放在阁楼上。后来袁毅贪赃行贿的事情败露,被押上囚车送廷尉(东汉掌刑狱的部门)受审,凡是曾接受贿赂的都被检举揭发,此时山涛取出袁毅送的丝绸交给官府,丝绸上积多年的尘土,封印如当初一样。

我们把植物中长得特别奇异秀丽的称为“英”,而把动物中长得特异突出的称为“雄”。所以我们也以此来命名文武才能出类拔萃的人。在各种人才当中,才智出众、聪明敏捷的一类叫做“英才”,而胆力过人的一类叫做“雄才”,这是在称呼上大体的不同。如果要考察“英才”与“雄才”这两种素质在人的才能中所占的比重,那么就应该让这两者相互配合。如果“英才”与“雄才”各有两份,那么就各取对方的一份加以配合,这样协调配合之后才能各自发挥作用。为什么这么说呢?

聪明的人,具有“英才”这种资质,却没有“雄才”所具有的胆力,他的学说与见解就得不到推行。有胆力的人,具备“雄才”这种资质,却不具备“英才”的智慧,那么他的事业也无法取得成功。因此,英才出众的人,用他的智慧来出谋划策,用他的聪明来预测事物发展的趋势,这时只需再借助于雄才的胆略力量,就可以使他的主张、计谋得以推行实现。具有杰出雄才的人,用他的胆略力量来压服众人,用他的勇敢来排除一切困难,这时只需再借助于英才的智谋,他就可以建功立业了。这就是英才与雄才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互相弥补对方的不足。如果一个人的智慧足以出谋划策,但却没有预知事情发展状况的聪明才智,那么他只会不切实际地空谈,而不能处理现实生活中的事情。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聪明才智,既能在事情开始时就有所打算,又能在事情进展过程中见机行事,却没有足够的勇气将其付诸行动,这样他只能按照常规办事,却无法应付变幻莫测的形势。如果一个人力气过人,却没有做大事的勇气,那么他只能成为一个大力士,却做不了战场上的先锋。如果一个人力气过大,又有将思想付诸行动的勇气,却没有足够的智慧去进行判断,那么,他可以成为先锋,却不能当将帅。因此,一个人必须既要有足够的智慧在事情开初时就进行谋划、又要有足够的聪明才智在事情进展过程中随机应变,还要有出众的胆力进行决断定夺,然后才能成为出众的英才,张良正是如此。一个人既要气力过人,又要有足够的勇气敢于去行事,还要有足够的智谋去进行决断评判,然后才能成为杰出的雄才,韩信正是如此。英才和雄才这两种资质在一个人身上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我们根据这两种资质在人身上所占比重的多少来命名这个人。所以,我们就把有的人称为“英才”,而把有的人称为“雄才”,各自有着不同的称呼。但是无论是英才还是雄才,都属于偏才,只能担任大臣的职务。所以英才可以担任丞相,而雄才可以担当将领。如果一个人身上兼具英才和雄才两种才能,就有可能成为领袖人物,刘邦、项羽正是这样的人。

然而,在一个人身上,“英才”的比重应该大于“雄才”的比重,英才的成分绝对不能少。如果一个人身上英才的成分少,那么有智谋的人就会离他而去。所以尽管项羽力大无穷。也具有随机应变的机智,却不能听取不同的意见。身边虽然有范增这样的谋士却不会使用,致使陈平等人都离他而去。在汉高祖刘邦的身上,“英才”的资质多一些,所以群雄纷纷服从于他,英才也都归顺于他。这两种人才,刘邦都能得心应手地使用,所以他才能先后吞灭秦,打败楚国,安定天下。一个人身上“英才”与“雄才”比重的多与少,是决定他胜负的先天因素。如果只有“雄才”而不具有“英才”,那么具有“雄才”的人就不会服从于他;只有“雄才”而不具有“英才”,那么有智谋的人不会归顺于他。所以只具有“雄才”的人只能得到同样有雄才的人的辅佐,却得不到具有出众英才的人。只具有“英才”的人,能收服同样具有“英才”的人,却得不到具有超群“雄才”的人。因此,在一个人身上只有兼具“英才”和“雄才”两种成分,才能同时驾驭“英才”和“雄才”两种人才。只有能够支配“英才”和“雄才”两种人才的人,才能成就丰功伟业。

何谓英雄,刘邵作了最精彩的阐释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聪明谋抗,明能见机,胆能决之,然后可以为英,张良是也。”“气力过人,勇能行之,智足断事,乃可以为雄,韩信是也。”若一人能兼英雄,则能长世,高祖、项羽是也。英雄是能开创新基业的超群人物,智胆兼备,文武一身。一般材质的人不能成为英雄。

虽然聪明秀出称为英,胆力过人称为雄,然而两者之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彼此相辅相成,我们绝妒不可把他们截然分开。

此话怎么说呢?由于聪明是属于英的成分,如果没有雄的胆力的支援,那么其主张就不能实现了;而胆力是属于雄的成分,如果没有英的聪明的支援,那么就无法成其事。

因此,英必须依靠自己的聪明开始计议,掌握先机,预先纳祥避祸,并要依靠雄之胆力来实现其主张。雄必须以其胆力使众人佩服,以其勇气排除种种困难,并有待英之聪明帮助他。总之,英与雄相须成体,相辅相成,必须密切配合才能充分发挥其长处。如果有雄无英或有英无维都不能成大事,但英才和雄才可以各有偏重。

关于英才与雄才各有三个层次,分别加以说明如下:

英才的第一个层次是:开始会根据其聪明计议,可是不能预先知祸避害,只能坐而论道,不能够处理事情。

英才的第二个层次是:不但开始能够根据聪明计议,而且能够先通晓福祸,可是欠缺勇气去实行,这时能够处理寻常事务,却不能根据情况变化加以更变。

英才的第三个层次是:一则开始能够根据聪明计议,二则能够知未来事纳利避害,三则胆力能够决断事情,这才是真正的英才,譬如张良就是这种人。

雄才的第一个层次是:虽然胆量过人,可是欠缺实行的勇气,这时只能当个有力气的人,得个大力士的美称,不能够当先锋。

雄才的第二个层次是:不但胆力过人,而且有实行的勇气,可是遇到事情欠缺谋略,这时只能当先锋,而不能当个将帅。

雄才的第三个层次是:一则胆力过人,二则有实行的勇气,三则聪明能够处理大事,这才是真正的雄才,譬如韩信就是这种人。

英才含有智的成分,以文才为名,雄才含有胆的成分,以武略为名。前者可以担任宰相的职务,后者可以担任将帅的职务,两者虽然名目不同,但都是偏才,都是人臣的材质。只有兼具英才与雄才的人,才能开创出新事业,永世长存。就像刘邦与项羽。

“英”的素质非常之重要。因为智慧聪明是为人处事的关键,所谓“知人诚智,则众才得其序,而庶绩之业兴矣。”“钧材而好学,明者为师。比力而争,智者为雄。圣之为称,明智之极明也。”刘邦、项羽各有成败,道理就在这里。

以秦末楚汉相争,刘邦与项羽为实例说明,英雄人物固然应都具备英才和雄才,然而两者相较之下,英才比雄才更重要。

为什么英雄必须兼具英才与雄才呢?因为如果仅具有英才而不具有雄才,则雄才不会心服,仅具雄才而不具英才,则英才不会心服。因此,雄才可以招纳雄才,却很难获得英才;英才可以招纳英才,却很难获得雄才。所以,一个人必须兼具英才与雄才,才能够招纳驾御英才与雄才,也只有能够驾御英才与雄才的英雄,才能够干一番大事业。

为什么英才比雄才更重要呢?以项羽为例,他虽然具备了英才与雄才,可是英才成分相对比较少,骄傲自大,自以为是,不能广泛采纳意见,非但不能重用谋士范增,而且陈平等英才亦纷纷转而投奔刘邦,因此他虽然能在三年之内威服秦国诸侯,然而终究不能持久,仅仅维持五年,终于亡国,在乌江自杀而死。

至于刘邦,他兼具英才与雄才,而英才成分相对比较多,因此不但韩信等雄才臣服,而且张良、萧何、陈平等英才全都归顺于他,所以才能吞秦破楚,统一天下。

刘邦曾自论成功的原因,他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食鬼食襄,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这是对自己成功最客观的评价。可见英才和雄才都只是偏至之才,如果身兼英才和雄才便能成为领袖,“乃能役英与雄。能役英与雄,故能成大业也”。

英才与雄才,或“英”与“雄”两种素质的关系,换一个角度来说,或也可理解为德才观。作为“偏才”之一种,或有德无才、或有才无德、德才兼备的“兼才”是少数。因此德才就成为自古以来识别人才的标准。下面具体论述古人对德才的看法。

在古代论着中,贤者是什么样子的,或贤能之士应具有什么素质,由于所处的地位不同,论述的观点和角度各异,评论的对象不一,表达也形形色色,但就其基本内容来讲,大体上可概括为德和才两方面。

我国古老的典籍《尚书商书》中曾记载伊尹的一段话任官唯贤才,左右惟其人。臣为上为德,为下为民。其难其慎,惟和惟一。”意思是说,人君选人任官,只能是贤而有德的,才而有能的。至于辅佐在君主左右的大臣,又必须在贤才之中择其优者。贤臣的职责是奉上布德,顺下济民。选择这样的人很不容易,必须慎于听察,以便使君臣相济,始终如一。周初,姜尚提出选拔人才必须符合“六守标准”,即“一曰仁,二曰义,三曰忠,四曰信,五曰勇,六曰谋”,挑选将才,姜尚又提出“五才”标准。所谓五才,即“勇、智、仁、信、忠”。何谓“仁、义、忠、信、勇、谋”呢?姜尚解释说:“富之而不犯者,仁也;贵之而不骄者,义也;付之而不转者,忠也;使之而不隐者,信也;危之而不恐者,勇也;事之而不穷者,谋也。”后来,在《周礼大司徒》中记载说,周代举贤取士,是按大司徒(中央主持政务的长官)制定的“德”、“行”、“艺”三个方面,经由乡里考查选拔而出的。书中写道: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一曰六德:知、仁、圣、义、中、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德六行均属上乘的而又通晓六艺,那就是德才兼备的贤能之士。这套识贤的德才标准,自春秋战国以来的两千多年间,特别受到封建统治君主的推崇,奉为“先王法典”。后世的论述,个体内容虽有增有减,有繁有简,便未脱离这一基本框架。如《墨子尚贤》篇中讲道,贤能之士必须是“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的人。《说文》则说,贤,多才也。南朝《玉篇》讲:“贤,有善行也。”司马光则把贤与能结合起来,释为:德行高于人谓之贤,智勇出于众谓之能。所以,贤者也被尊为贤能之士。其中,以唐太宗与魏征的见解最为明确扼要。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唐太宗与大臣商讨用人问题时指出,德行与学识是用人的基本标准。“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贞观六年,魏征在与唐太宗关于如何用人的对话中,也强调“非才行兼备不可用也”。魏征的所谓行,也就是德,实际上明确确定了德才兼备的标准。在唐太宗、魏征论述的基础上,有些人也提出了另外一些标准。如明代刘斌认为,担任重要职务的人不仅要德才兼备,还必须有器量所谓“量者,能受善言,能容贤才,非包藏隐忍、持禄保位而己”。王夫之则又加上“意志”一项。认为成就大小看才能,才能发挥得如何看器量。器量大小看意志是否坚定。“夫人所就之业,视其器之所堪;器之所堪,视其量之所函;量之所函,视其志之所持。”其实器量、意志都可以容纳在包括个人操守在内的德的广义的涵义之中。

德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但无专门的系统的论述,如将古人的各种说法分类归纳,大体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忠君爱国。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最高的德的标准。如孙武在《孙子。计篇》中提出的“五事”之首的“道”,实际就是德。其内容为“道者,令民与上同意。

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意思是要让民众与君主的意愿一致,可以叫他们为君主而死,为君主而生,而不存二心。他在《孙子地形篇》中还提到“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其意是进不居功图名,退不推矮责任,只知道维护人民的利益和忠于国君,这样的将帅,才是国家宝贵的财富。《吴子》兵法中也要求将帅“师出之日,有死之荣,无生之辱”,即为了国家的利益,义无反顾,宁光荣地死,不苟辱地生。孔子曾赞扬郑国子产,说他有君子的四种道德,“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在孔子看来,子产所具有的四种道德正是“举直”的标准。这种正直的人,行为庄重、事奉君主恭敬、给百姓小思小惠、役使百姓合乎义理,所以最善于处理上下关系,是君主的忠臣,又能够笼络百姓。选拔这样的人参预国政,从事管理,就能够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第二,一心一意为民众谋福利,不谋私利,具有自我牺牲的精神。如孟子所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范仲淹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加充分地表达了这种见解。顾炎武在《日知录》中也提出,领导人物应当如舜、禹这些古圣王那样“能事人”,“其心不敢失于一物之细”,即对人民关心人微;要能“饭糗菇草”、“手足胼服”地为人民艰苦操劳。

第三,忠于职守,公而忘私。春秋时,鲁国敬姜夫人曾用前代诸侯、卿大夫每天辛勤从政的业绩来教育儿子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工作,当好大夫:“诸侯朝修天子之业命,昼考其国职,夕省其典刑,夜儆百工,使无鹙淫而后即安。卿大夫朝考其职,昼讲其庶政,夕序其业,夜胂其家事,而后即安。士朝受业,昼而讲贯,夕而习复,夜而计过无憾,而后即安。”以后韩愈在《争臣论》

中曾用禹、孔子、墨子公而忘私的事迹来说明忠于职守,是从事工作的必备德行。他说:“禹过家门不人,孔席不暇暖,而墨突不得黔。”这是因为“君子居其位,则思死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