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学中的做人道理
2370900000015

第15章 水只注五分,器便稳,谦卑处世为智者(1)

古人云:“帆只扬五分,船便安;水只注五分,器便稳。”涧谷把自己放低,才能得到一脉溪流。做人要谦虚,虽然不可缺少锐气,但不可锋芒太露,骄傲自大,自以为是,适时地放低自己,谦虚地听听别人的想法和意见,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思想,还可以更好地做出决策。多多自我反省,谦卑待人处世,方为智者所为。

1把自己压得低低的,才是真正的尊贵

做人要放低姿态,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才是一种明智合理的态度。只有放下架子做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敬,自己的收获也才会更多。

有一位信徒到寺院礼完佛后,便到客堂休息。才坐下来,就听到一位年轻的知客师对已非常年老的无德禅师道:“老师!有信徒来了,请上茶!”

不到两分钟,又听到那位年轻的知客师说道:

“老师!佛桌上的香灰太多了,请把它擦拭干净!”

“拜台上的盆花,别忘了浇水呀!”

“中午别忘了留信徒用饭。”

这位信徒见年老的无德禅师在知客师的指挥下,一下子跑东,一下子跑西,实在看不过去,就问无德禅师道:“老禅师!知客师和您是什么关系呀?”

老禅师非常得意地答道:“他是我的徒弟呀!”

信徒大惑不解地问道:“这位年轻的知客师,既然是您的徒弟,为什么对您如此不礼貌?一下子叫您做这,一下子叫您做那呢?”

老禅师非常欣慰道:“我有这样能干的徒弟,是我的福气。信徒来时,只要我倒茶,并不要我讲话;平时佛前上香换水都是他做,我只要擦一擦灰尘;他只叫我留信徒吃饭,并不叫我去煮饭烧茶,寺内上下一切都是他在计划、安排。这给我很大安慰,否则,我就要很辛苦了!”

信徒听后,仍不甚了解,满脸疑惑地问道:“不知你们是老的大?还是小的大?”

无德禅师道:“当然是老的大,但是小的有用呀!”

有句俗谚说:“和尚要能老,老了就是宝!”信徒供养僧众,大都也是供老不供小,护持僧众也是护老不护小。其实,这种现象在社会当中更普遍。很多人也往往因此端着架子倚老卖老,也许他并没有什么本事,只是资历老,便对比自己年轻的领导颐指气使,顶着来。最后,这种端着架子过活的人也影响了一大批年轻人。他们自以为是,觉得自己文凭高,本事大,往往对才能不及自己的领导横挑竖挑,这也不干,那也不摸。最终吃亏的还是他自己。相反,放下架子的人往往会收获很多。

有一个年轻人,大学刚毕业就进入出版社做编辑。他的文笔很好,几乎在编辑部首屈一指,然而更可贵的是他的工作态度。

那时出版社正在进行一套丛书的编辑,每个人都很忙,但老板并没有增加人手的打算。于是编辑部的人也被派到打印部、业务部帮忙,但整个编辑部只有那个年轻人接受老板的指派,其他的都是去一两次就抗议了。他们说:“我是编辑,不是打杂的!”

但是年轻人却说:“吃亏就是占便宜嘛!”每次都乐呵呵地去帮忙。

事实上也看不出他有什么便宜可占,因为他要帮忙包书、送书,像个苦力一样!他真是个可随意指挥的员工,后来他又去业务部,参与直销的工作。此外,连取稿、跑印刷厂、邮寄……只要开口要求,他都乐意帮忙!

“反正吃亏就是占便宜嘛!”他还是这句话。

两年过后,他自己成立了一家出版公司,做得还不错。

原来他是在帮忙的时候,把一个出版社应有的编辑、发行、直销等工作都摸熟了。低调做人,自己的收获也才更多呀!

“满招损,谦受益”,把自己压得低低的,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人生百态,会让自己有更多的收获。而事实上人们也更愿意和一个为人谦虚低调的人相处或做朋友,这种人给别人以安全感。看来谦虚和低调还能让我们收获更多的友情和信赖。饱满的麦穗总是低垂着头,这不仅是健康、乐观的心态,也是尊贵者的风度。

2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痴

傲慢自大的人以为自己的气势胜了他人,其实这种伟大在他人眼里正是最大的愚痴。聪明人从不自以为是。

苏东坡年轻时,有一天到金山寺和佛印坐禅。坐了两个时辰,东坡觉得身心通畅,便忍不住问佛印:“你看我坐禅的样子如何?”

“像一尊佛。”佛印接着问东坡,“你看我坐禅的样子怎样?”

“像一堆粪。”东坡揶揄地说。

东坡回家后,高兴地告诉苏小妹:“我今天赢了佛印禅师。”

苏小妹不以为然地说:“其实你今天输了。佛印心中有佛,所以才看你如佛,你心中有粪,所以才视禅师如粪。”

生活中有很多这种自以为是的人,总觉得别人不如自己,别人都是傻瓜,其实追根究底还是自己愚痴。

某人去动物园看猩猩。他先向猩猩敬礼,猩猩也模仿着对他敬礼,他觉着很好玩,又向猩猩作揖,猩猩便也向他作揖。他接着向猩猩扒眼皮,不料猩猩这次没有模仿,而是打了他一巴掌。

某人生气地去问饲养员。饲养员告诉他:在猩猩的语言里,扒眼皮是骂对方傻瓜的意思,所以猩猩要打你,某人大悟。

第二天,某人再去动物园以图报复。他向猩猩敬礼、作揖,猩猩都跟着做了。接着他拿出一根大棒子向自己头上打了一下,然后把棒子交给猩猩。

不料,猩猩这次又没有模仿,而是向他扒了扒眼皮。

究竟谁是傻瓜笨蛋,聪明的你自然心知肚明。所以,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不要自以为是,因为把别人当粪便的人自己就是粪便,把别人当成傻瓜的人自己就是傻瓜。

自以为伟大的人最终往往会吃亏,就算人确实很聪明,也不要表现出来,表现出自己的聪明往往是愚蠢的做法。

这里有一段因为夸耀自己有先见之明而导致失败的事例。

战国时,魏王的异母兄弟信陵君,在当时名列“四公子”之一,知名度极高,因仰慕他的盛名而前往的门客,达数千人。但是,他也有自己致命的弱点。

有一天,信陵君正和魏王在宫中谈论一些国家大事,这时忽然接到报告,说是北方国境升起了狼烟,有可能是敌人来袭的信号。魏王听到这个消息后,脸色突然严肃起来,立刻终止了谈话,打算召集群臣共商应敌事宜。这时候,坐在一旁的信陵君显得很自信,他不慌不忙地阻止魏王,说道:“先别着急,这不一定是敌国入侵,或许是邻国君主进行围猎,边境哨兵一时没有弄明白,误以为敌人来袭,所以升起烟火,以示警戒。”过了十几分钟后,又有人来报告说,刚才升起狼烟报告敌人来袭,是有误的,事实上是邻国君主在打猎。

此时,魏王很惊讶地问信陵君:“你好像早就知道了这件事情?”听到了魏王的询问,信陵君很得意,他回答:“我在邻国布有许多眼线,所以我早就知道邻国君主今天会去打猎。”魏王看了看信陵君,嘴上没说什么,但从此以后,魏王对信陵君逐渐地疏远了。后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信陵君受到别人的诬陷,失去了魏王的信赖。

人往往有这样的心理,当自己知道了别人都不晓得的事情时,难免会产生一种优越感。但是,要想从容地生活,必须将这种其他人不及的优点隐藏起来,以免招祸。千万不要像信陵君那样,因一时不知收敛而导致终生遗憾。

把自己看得很伟大的人都不是聪明的人,有时候聪明反被聪明误。即便自己得意忘形也不要炫耀,要懂得掩饰自己的才能,隐藏自身的光耀,要知道树大招风,必有后患。收敛起自己的聪明之处,才是明智的处世之道。

3智慧中不能

夹杂傲慢,谦虚中不能缺乏智慧有智慧有才能的人是幸福的,但是智慧与才能如果与傲慢为伍就是一种遗憾;谦虚和低调是一种品质,但是这种品质一定不是因为缺乏智慧和自信的产物。

一位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法六寺,对住持释圆和尚说:“我一心一意要学丹青,但至今没有找到一个能令我满意的老师。”

释圆和尚笑笑问:“你走南闯北这么多年,真的没能找到一个好老师吗?”年轻人叹气道:“许多人都是徒有虚名啊,我见过他们的画,有的画技甚至不如我呢!”释圆听了,淡淡一笑说:“老僧虽然不懂丹青,但也颇爱收集一些名家精品。既然施主的画技不比那些名家逊色,就烦请施主为老僧留下一幅墨宝吧。”说着便吩咐一个小和尚取来了笔墨纸砚。

释圆和尚说:“老僧的最大嗜好就是饮茶,尤其喜爱那些造型流畅古朴的茶具。施主可否为我画一个茶杯和一个茶壶?”年轻人听了,说:“这还不容易。”于是调了一砚浓墨,铺开宣纸,寥寥数笔,就画出一个倾斜的水壶和一个造型典雅的茶杯。那水壶的壶嘴正徐徐吐出一脉茶水来,注入到茶杯中去。年轻人问释圆和尚:“这幅画您满意吗?”

释圆摇头说:“你画得确实不错,只是把茶壶和茶杯放错位置了。应该是茶杯在上,茶壶在下呀。”年轻人听了,笑道:“大师为何如此糊涂?”

释圆听了,微微一笑说:“原来你也懂得这个道理啊!你渴望自己的杯子里能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茶,但你总把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壶还要高,茶怎么能注入你的杯子里呢?茶杯把自己放低,才能得到一脉清水;人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吸纳别人的智慧和经验。”

年轻人恍然大悟。

澄一大师在风烛残年之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缘慧。他把缘慧叫到床前说:“我的蜡烛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烛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缘慧赶快说,“您的思想光辉是得很好地传承下去……”

“可是,”澄一大师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承传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直到现在,这样的人选我还未见到,你帮我找一位好吗?”

“好的,好的。”缘慧躬身说道,“我一定竭尽全力地去寻找。”

澄一大师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缘慧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寻找师父的传人。可他领来一位又一位,都被澄一大师一一婉言谢绝了。一次,当缘慧再次无功而返地回到澄一大师的病床前时,病入膏肓的澄一大师硬撑着坐起来,抚着这位助手的肩膀说:“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还不如你……”

“我一定加倍努力。”缘慧言辞恳切地说,“一定把最优秀的人选挖掘出来,举荐给您。”

澄一大师笑笑,不再说话。

半年之后,澄一大师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敲定。缘慧非常惭愧,他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边,语气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澄一大师停顿了许久,才不无可惜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话没说完,澄一大师就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缘慧后悔不已,在叹息中度过了整个后半生。

茶杯把自己放低,才能得到一脉清水;有智慧的人只有摆脱傲慢才能吸纳别人的智慧和经验。妄自尊大不行,妄自菲薄也要不得。不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不要大包大揽的逞强;但如果是自己力所能及的,就应该相信自己的能力,勇于承担。记住,该谦虚的时候谦虚,但这谦虚也不能缺乏智慧。

4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正所谓“枪打出头鸟。”做人不可太过高傲和自大,要懂得适时掩藏自己的锋芒,以免被“摧之”。

英国哲学家斯宾塞说过:“成功的第一个条件是真正的虚心,对自己的一切敝帚自珍的成见,只要看出与真理的冲突,都愿意放弃。”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也曾说:“缺少谦虚就是缺少见识。”可见,谦虚不仅是成功的条件,更是一个人有高尚修养的表现。

一个人要清楚外面是一个非常精彩的世界,但外面又是一个让人特别无奈的世界。因此每个人都应该这样:“得意时不要太张扬,失意时不要太悲伤。”

真正聪明的人是绝不会滥用优点和荣誉的,他不会等待着去享受荣誉,他会继续努力去做那些需要去做的事。因为你在得意时越夸耀自己,别人越回避你,越在背后谈论你的自夸,甚至可能因此而怨恨你。同时,骄傲的人必然妒忌,他喜欢那些依附他的人或谄媚他的人,他对于那些以德行受人称赞的人会心怀嫉恨的,结果,他就会失去内心的宁静,以至于由一个愚人变成一个狂人。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失意时敬人,得意时更要敬人。敬人者,人恒敬之。

有这样一个现实的故事,老李约了几个朋友来家里吃饭,这些朋友彼此间都十分地熟识。老李把他们聚在一块,主要是想借着热闹的气氛让一位目前正陷于低潮的朋友心情好一些。

这位朋友不久前因经营不善结束了一家公司的经营,妻子也因为不堪生活的压力正与他谈离婚的事。内外交逼,他实在痛苦极了。

来吃饭的朋友都知道这位朋友目前的遭遇,大家都避免去谈与事业有关的事,可是其中一位因为当时发了大财,赚了很多钱,酒下肚之后忍不住就开始谈他的赚钱本领和花钱功夫,那种得意的神情连老李看了都有些不舒服。而老李那位失意的朋友更是低头不语,脸色特别难看,一会儿去上厕所,一会儿去洗脸,后来借故提早离开了。

老李送他出去,走在巷口时,那位朋友愤愤地对老李说:“老吴有本事赚钱也不必在我面前吹嘘嘛!”

此时,老李最清楚他的心情,因为在10年前老李也有过人生的低潮期,当时正风光的亲戚在老李面前炫耀他的薪水如何如何的高,年终奖金如何如何的多,那种感受就如同把针一支支插在心上一般,说多难过就有多难过。

所以,与人相处一定要牢记“不要在失意者面前谈论你的得意”。

你的得意会让你的朋友疏远你,避免和你碰面,以免再听到你的得意之事,于是,你不知不觉就失去了一个朋友。

不管失意者所采取的泄恨手段对你造成的损伤是大还是小,至少这是你人脉资源上的危机,对你绝不会有好处的。

像前面老李的那位失意的朋友,只要一谈起那位曾在他面前谈论得意之事的朋友就闷声不语,后来老李才知道,他们再也没有来往过。

因此,当你有了得意之事,不管是升了官,发了财,或是一切顺利,不要在正失意的人面前谈论,如果不知道某人正在失意也就算了,如果知道,绝对不要开口。切忌“在失意人面前谈论得意之事”。

不过有一点你必须注意,就算在座没有正失意的人,但总也有景况不如你的人,你的得意还是有可能引起他们的反感;人总是有嫉妒心的,这一点你必须承认。

所以,得意时就少说话,这样既敬人又敬己。做人要懂得谦虚。

爱因斯坦由于创立了相对论而声名大震。据说,有一次,他9岁的小儿子问他:“爸爸,你怎么变得那么出名?你到底做了什么呀!”

爱因斯坦说:“当一只瞎眼甲虫在一根弯曲的树枝上爬行的时候,它看不见树枝是弯的。我碰巧看出了那甲虫所没有看出的事情。”

谦虚不仅是成功的要素,谦逊与内心的平静也是紧密相连的。我们越不在众人面前显示自己,就越容易获得内心的宁静,这样,就容易引起别人的认同,得到别人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