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家庭休闲娱乐百科全书:收藏鉴赏休闲娱乐
2382900000002

第2章 玉器类(2)

规定每年八月,地方官吏要为辖区内年满七十岁以上的长者敬献玉鸠杖。当时生存条件艰难,人活七十古来稀,七十岁以上即尊为有福德的寿星。传说楚汉相争时,刘邦曾有一次战败逃亡躲藏在芦苇丛中,楚兵追来,芦塘中的鸠鸟安详地鸣叫不已,楚兵误认为芦荡中没有藏人便没有搜查,使刘邦转危为安。因而汉代推崇鸠鸟,同时鸠鸟又能知四时,春季鸣叫提醒人们适时播种,因而制鸠杖以表彰社会贤达。这种形式的玉杖首,后来作为实用装饰物流传至明清。

香囊,悬挂室内或随身佩带。装饰品兼盛放芳香药物,散馨香气味。多为镂空雕刻,复合式,制作极为精巧,造型富于变化。

(三)丧葬玉器

远古的玉能通灵观念,至汉代转化为玉可保护尸体不腐,以便实现灵魂升天的追求。汉代不仅以玉器和其他器用作随葬物殉葬,还有专门用于保存尸体的葬玉。主要有:

(1)玉衣:又称玉匣葬具。由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多边形,最多为长方形的玉片拼缀成与人体相同的外罩。玉衣分头罩、上身、袖子、手套、裤筒、鞋六部分。每部分又各有二个部件组成。

每块小玉片的四角均有供穿系的小孔。用黄金缕线缀连的称“金缕玉衣”,为皇帝或皇帝特赐的亲王、大臣死后使用。妃嫔、亲王及高级官吏按等级分别使用银线、铜线、镀金铜缕编缀。每件玉衣所用玉片多达2000以上。河北满城一号汉墓出土的中山靖王刘胜金缕玉衣,共有玉片2498片。玉衣葬始于汉武帝初年(公元2世纪中叶)至黄初三年(222年)魏文帝明令禁止而废除。传世玉器中常有各种形状四角有孔的玉片,即为散落的玉衣部件,过去曾被误认为时代较晚的玉品。

(2)晗玉:葬玉之一。商周时代已盛行在死者舌上放晗玉珠,西周时开始将晗玉做成蝉形。古代认为蝉能变蛹钻入土地,又能脱壳飞上树梢。具有上天入地的本领,又有脱去皮壳重生的灵异,视为神虫。故以蝉晗口中,希望死者能像蝉一样获得重生。玉蝉有两种用法,在蝉头琢孔眼的是供佩带的玉饰,只有形状稍小,无孔眼的才是晗玉。晗玉也有半月形或者有柄圆镜形的,称为口塞,使用较为普遍。

(3)握玉:葬玉之一。在死者手中放置玉器,以示死后享有财富。商周时代玉握的形式为贝或璜形玉片。东汉初年起盛行以玉豚一对,分握两手中。豕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标志,代表生活安定和富足。玉豚造型作变形化处理为长条形四肢蜷屈伏卧状。多用玄色玉制作。

(4)九窍塞:葬玉之一。填塞或遮盖死者身体九个窍孔的玉器。

古代认为将躯体九窍用玉堵塞可以防止精气外泄,可防止尸体腐朽并能帮助灵魂升天或重生。计有:双耳,鼻孔,口和肛门塞六件;双目和生殖器盖三件。眼盖形如椭圆形杏子,常琢几个细孔,可以缝缀在布眼罩上。耳塞与鼻塞均为圆柱形,长约2厘米左右。

肛门塞亦为圆形,长约4厘米。口塞为新月形玉片,长约72厘米。当中晗入口中,两端露在口外。使用九窍塞者,多为贵族,晗有口塞的,一般不再含玉蝉。

(四)陈设玉器

宋代以后,随着尚玉观念转化为以玉为祥瑞和珍宝,加之艺术上的复古思潮,兴起以玉制作玉陈设品的风气。元明清三代玉陈设品更为发达,主要品种有:

(1)纪念性雕刻:为纪念重要事件或显示国力而制作的大型陈设观赏玉器。如元代渎山大玉海,清代大禹治水玉山,香山九老玉山等。

(2)殿堂居室陈设品:明清时代盛行在厅堂陈放玉摆件,有仿古器皿;成组连环吊件等。

(3)陈设实用器皿:清代盛行仿生式器皿如各种花卉、嘉果或鱼、龙花插等。

(4)文房用具:玉砚、玉制笔杆、笔筒、玉镇纸、玉璧搁、笔洗、砚滴、笔山等。

(5)观赏雕刻:清代盛行以玉雕刻书画形式的玉山子等观赏玉。如故宫收藏的《桐荫仕女》充分发掘玉石质地晶润的特点,利用薄厚层次变化,雕刻出绘画透视和光影的效果,形成立体的玉画图更有大量立体山水画玉山子。

二、玉器制造工艺技法术语

玉石的质地坚硬,一般均在摩氏4—6度。铜铁钢等刀具的硬度均低于玉石,制作玉器无论切割,雕琢纹饰,穿孔最初都同打磨石器的工艺相同,只能作较粗犷简单的器类。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大量玉璧有圆弧状阴痕和同心圆的磨痕。显然是使用了旋转性工艺,可以推知当时已将制造陶器的旋转工具运用在制玉上。使用轴旋转式的原始砣具。其特点是席地坐式手力制动。最初的砣头材料为石、木竹或兽牙兽骨。先秦时代改用金属砣头,春秋以后出现了铁器,砣具进一步完善。至隋唐时代进化为垂足坐式,双足踩动踏板,以皮带转动带动砣头旋转。这种手足并用操纵旋性琢玉工具的水凳一直沿用至清代。为什么称为水凳,早在采用原始砣具时,琢玉便已使用了中介物质,用金砂、柘石砂、榴石等蘸水,以增强砣头的磨擦力。《诗经》鹤鸣即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记载,可以看出这种奇特的碾玉、琢玉工艺的悠久历史。

治玉工艺不是直接的刀具切削,雕刻,而是琢磨、拉碾,但其工艺技法习惯上仍借用雕刻工艺的名称:如阴刻、阳刻、浮雕、圆雕等,现分别介绍:

阴刻线:指在玉器表面琢磨出下凹的线纹。有单阴线或两条并行的双刻阴线。汉代以前的阴线纹大多极浮浅,由一段段短线连接而成,若断若续。这是因砣具旋转轻起轻落形成的。一般论述称之为“入刀浅”、“跳刀”、“短阴刻线”,已约定俗成,形成意会共识。

勾彻:侧入“刀”,相对用彻刀形成当中保留的凸起条纹,亦称阳线。商代始用。西周时为单彻,即一面斜入刀,另一面为阴刻线,亦产生阳文凸起效果,俗称“一面坡”。

隐起:在线条或块面外廓略减地,形成隐约凸起,触之边棱不明显。红山文化即采用。

浅浮雕:利用减地方式,挖掉线纹或图像外廓的底子,造成线饰凸起的效果。良渚文化玉琮兽面眼、口、鼻即用浅浮雕。

高浮雕:挖削底面,形成立体图形,并加阴线纹塑形。始于战国,明清时流行。

圆雕:立体造型人物、立兽等。红山文化及商代玉器中即出现此类玉器造型。

活环:将玉料削琢成相连的活动环索,可延伸玉料的跨度,春秋时即已采用。

镂空雕(又称透雕):在穿孔的基础上加以发展。最早见于良渚文化镂空的玉觹,冠状饰。镂空雕的程序是先在纹饰外廓等距的管钻打孔,再用线锯连接形成槽线。商代时镂空玉凤的镂空剖面即很光滑平整说明镂孔连点对接技术已很娴熟。元代镂雕技艺有新的发展。透雕玉炉顶,荷花芦叶枝叶穿插偃仰多达三四层,十分剔透。明代更有仿青铜器三层花式以极细密透雕图案作底上套两层浅浮雕纹饰的绝技,称为花下压花。

打眼:红山文化时打眼穿孔的形式就很丰富。当时用竹木、皮革钻具,借助中介水砂钻磨,硬度极低,造成孔洞口沿磨损,两面钻孔的对接不够准,孔径壁有条痕等。良渚文化打眼、穿腔技术有很大提高,玉琮的内壁均很光洁平直。先秦以前由于钻具原始孔洞多呈马蹄形眼(单面钻)蜂腰眼(对穿形成)战国以后使用铁钻头穿孔形成整齐的管状。汉代时能钻制复杂的人字眼、象鼻眼等。

底子:铲削后的器面器壁。古代制作精益求精,纹饰底子也不惜工本,注意削平磨光,因而十分平整。

挖膛:良渚文化的高筒玉琮,商代大玉簋的制作,已显示出挖腔技巧的高超。清代玉鼻烟壶更追求薄壁,挖腔技术更加娴熟。

抛光:分粗光和精光。战国以后的玉器都很重视最后的抛光工序。使玉质的晶莹润泽质地充分焕发,表面形成玻璃质光泽。

三、历代玉器特征

(一)长江流域玉器

长江流域中游新石器时代重要玉器文化有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薛家岗文化,凌家滩文化(今四川、湖北、安徽境内)。

公元前5000年—2300年,这几个新石器时代文化中的玉器均以小型的饰物、决、环、璜、坠、管等为主。其中引人注意的是凌家滩文化玉器中有一块小玉版。这块玉版略成方形,短边略向内收,边上钻孔。玉片四角阴线刻圭形纹象。向内为一大椭圆圈内套一小圆圈。小圈内阴刻方心八角星纹,大小圈之间分成等距八格,每格内阴线刻一圭形纹。玉版长约11厘米,出土时夹在长94厘米的玉龟中。这块玉版的装饰和使用情况显然与巫术礼仪有关,从而揭示出玉器由初始的装饰物,向神异灵物演变的轨迹。玉器作为灵物崇拜的表征在长江下游良渚文化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著名的良渚文化。前三个文化出土玉器数量不多,主要是头饰和佩饰璜、决、珠、环等及玉斧、玉磷等小型玉工具。

良渚文化玉器:距今约5000—4300年。发现玉器的重要地点有江苏吴兴钱山漾、吴县草鞋山、张陵山、上海青浦福泉山,江苏武进寺墩、浙江余姚反山、瑶山等。良渚文化玉器数量很多,解放前即已流传于世,被误为战国时代玉器。良渚文化玉器以玉筓、镯、佩、珠、管、装饰品数量最多。并有玉璧、玉琮、璜、环、瑗、钺等礼器及梯形,半圆形,三叉形冠饰等。良渚文化玉器的玉材质地和制作工艺精粗差别悬殊。一般玉器所用玉材为太湖地区所产各种粗玉(透闪岩、阳起石、蛇纹石),颜色以绿为主,或泛青或透黄,玉质透明度、硬度都不高(4°左右),手感较轻,有些玉料疏松吸水。上好的良渚古玉重器,则选用质地细密晶润的玉材,触感平滑细腻,器物表面泛宝石光泽,近乎铜镜的亮度(俗称色浆壳)与人工上蜡或机器打磨的光泽有别。色泽多以黄绿为基调。

制作精致的玉璧璧面光洁,边沿和孔径规整,很少留下旋钻痕迹。

玉琮、玉环、玉镯等立体器型造型严谨,规格化。良渚文化玉器中,制作最精美的当属玉琮、玉钺以及冠形饰。不仅规格严正雕琢纹饰精细。尤其是良渚文化的象征——人神兽合体的神徽,用细密的阴刻线纹琢出。极为复杂的图像浓缩到仅有指甲盖的浮雕画上,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也要很吃力才能看清。玉琮的形制外方内圆,立面分为若干节。矮体的只有一节,最多的有十五节(尚未发现十节,十四节者)每一节方柱四角以转角边沿为中心线,雕刻对称的变形兽面纹。玉琮中心射径的挖料技艺高超,大型玉琮高30多厘米、孔径大多仅有1—2厘米,孔径口沿棱角规正,孔壁光洁,说明上下对接的误差很小。良渚文化玉器中有镂空雕刻的玉觽,王冠饰,还采用了镶嵌松石等装饰手法。

良渚文化玉器至少在清乾隆时已陆续出土,因非正规的考古发掘,直至本世纪40年代,曾被误认为是战国文物。许多流失国外的良渚玉器在英、美等国博物馆收藏时也在断代上多有误差。

自50年代以来,随着长江下游考古的深入,逐渐廓清了良渚文化的面貌。良渚玉器一时成为世界古物收藏家的搜集目标,利之所趋,出现了仿制品。鉴别良渚古玉最可靠的手法是利用科学手段进行测定。一般的目测,可以从良渚玉器质地入手;真正的优质良渚古玉,质地细密坚韧,器表泛宝石光泽,晶莹光泽。触之手感平滑,与人工上蜡或机器打磨的光泽不同。玉色以黄绿为基调,少量为淡赭红色。出土的玉璧、环等器面常有白色、赭色或墨绿色的筋状条斑、颜色驳杂、质地并不纯净。在工艺上有粗放和精致两种。制作精致的,表面光洁,轮廓线挺拔,转折圆润,并且很少见到旋钻的痕迹;粗放形则有厚薄不匀、边缘磨损,有明显的切割,旋钻擦痕。鉴定良渚玉器最重要的是要考察琢制工艺。

良渚文化玉器运用细密阴刻线的技法十分娴熟,在放大镜下观看,那些细如发丝的线纹,显出短线切割连缀的痕迹,跳刀贯气,极为精密严整。此外,抛光工艺考究,也是良渚古玉的特点。良渚古玉器表平整光洁,但仍能感受到手工打磨,长久搓磨的痕迹。用现代机器快速切割、抛光,器面和轮廓转折则显得生硬,而且在细微处往往加工不到位。琢磨纹饰也粗重生硬,图案结构松散,笨拙。

(二)辽河流域玉器

新石器时代文化中另一重要玉器代表是黑龙江流域,分布在辽宁、内蒙古地区的红山文化。红山文化目前发现的玉器,不但类型很多,反映了与当时的社会生活,特别是巫灵崇拜的联系。

具有很高的科学历史价值。

红山文化玉器的玉材多为岫岩玉(蛇纹石)硬度4—6,呈油脂光泽,有黄绿或淡黄色。少量的墨玉、青玉、玉髓、玛瑙和煤玉。

器类有装饰品玉环、串饰、勾云形玉佩、马蹄形玉箍、竹节玉饰等;动物形象的佩玉、艺术品最多:有玉龙、鹰、鸮、燕、蚕、鱼、龟、猪首兽、猪龙形兽等。器型一般较小,但采用大块面塑形手法,造型概括、简练,质朴。装饰纹饰简洁,疏朗多为抽象图案。一般多着重大块面抛光,仅在眼、口部作精细雕琢。器形多为扁平体,无论单面或双面雕琢均有厚薄变化,常将器物外轮廓琢成薄形钝刀状。琢制工艺擅长以磨碾手法制作类似泥塑刮削效果的沟槽,如勾云形玉佩的纹饰;压地隐起的阳纹和斜面棱线,如玉龙、玉鸦的装饰有的棱线触之有感,视之不见,说明琢磨很精细。后期才在隐起图案上加刻阴线纹。阴刻线无起止痕迹,入“刀”浅,若断若续,但能出现曲线流畅,转折圆润、直线挺拔的效果。因为大多应用于悬挂、佩带,几乎所有的器物都琢有孔洞。

一般为单面钻孔,两面孔径大小不同,剖面呈倒梯形,俗称马蹄孔。可能出于减少钻孔难的设想,有的孔洞打到一道凹槽上,有的打在磨薄的平面上。有一定厚度的大形器物则采用双面打孔,孔径两端大,中间小,俗称蜂腰眼。有的对穿孔对接有误差,因而孔径有台阶式痕迹。这两种琢孔方式商周时代仍沿用。另有三种为红山文化玉器特有,一为在一面打两个孔,斜入“刀”在深处穿通,俗称象鼻眼,这种打孔方式唐代以后才又采用;一为在高超的脊棱上斜刀对穿,另一为在先磨出的两道横向沟槽内斜向对穿。这三种穿孔方式可统称为双眼穿洞单面成孔法是红山文化琢制工艺的独特特征。

红山文化玉器的仿制品,在20世纪30年代陆续出现,已发现的有玉鸦、三联璧、丫形器等,除了玉质、光泽,沁色火爆生硬的破绽,由于使用高速运转切削工艺割料,琢制纹饰,所以扁平体器物作成无厚薄变化的平板,所琢凹槽和阴刻线都较原作生硬、呆板。孔洞洞壁平直,显出刻意加工的痕迹,很少有象鼻孔,近年来,河南以当地所产烁石、粗玉仿制勾云形刀、小形玉龙,从材质和工艺上都比较容易识别其伪。

(三)黄河流域玉器

黄河流域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玉器。大汶口文化玉器多为佩戴的小型玉装饰品——头饰,颈饰和手饰——珠、环、镯、佩、坠、筓、指环、束发器等。龙山文化玉器数量较大汶口多,除装饰用的决、镯、环、璜、珠等。过去,因缺乏确切的地层关系考察,往往误认为商周文物,应重视结合考古发掘成果,认真的对照、识别。

(四)商周玉器

商周玉器:重视选材,大量使用新疆优质软玉,色淡绿或白中泛绿,玉质细腻,抛光后表层呈柔和的玻璃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