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孩子三分天注定七分靠培养
2585900000009

第9章 让孩子在好的环境里茁壮成长(2)

正常的睡眠,是人体解除疲劳,恢复体力和脑力,从而更好地工作与学习的一种生理现象。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对孩子不切实际的期望,很容易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有的家长让孩子每天课内课外学很多东西,常常让孩子搞到晚上十一二点才睡觉。在紧张和压力下,不少中小学生出现睡眠不足、失眠、梦魇、遗尿等,还会使磨牙、夜惊加重,从而造成睡眠障碍。所以,家长应当尽可能减轻孩子的负担,适当安排休闲时间。这样不仅保障孩子健康的睡眠,也能让孩子学习有效率。

在熄灯睡觉前的半小时到一小时内,可让孩子作一下入睡前准备,读篇优美文章、听段柔和乐曲,这样可以帮助产生睡意。千万不要让孩子在睡前从事兴奋性活动,如打电子游戏、看恐怖片等。另外,躺在床上看电视也不提倡。

有些家庭喜欢开灯睡觉,也有些家庭父母喜欢看电视到很晚,让孩子听着电视发出的声音睡觉。但这些声光刺激常会对孩子的睡眠造成干扰,大大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应予以避免。另外,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也很重要,过热、过冷、空气差、噪声等都应尽可能消除。

有的孩子喜欢在睡前或深夜进食,这是一种影响睡眠的坏习惯,应加以纠正。夜间不可喝过多的饮料,更不可喝咖啡、茶,养成这些良好习惯才能有益睡眠。

锻炼能够促进睡眠,每天坚持一定时间的体育运动,可大大帮助增进睡眠质量。但是,不提倡孩子夜间睡前进行体育锻炼,因为这样做会造成夜间兴奋,延迟睡眠。

在孩子出现夜惊或梦游时,千万不可将之唤醒,如果此时将孩子唤醒,反而会加重这类睡眠障碍的发生。不过,家长在小孩出现夜惊或梦游时,可记下具体发作时间,以便在小孩下次发作时提前15分钟叫醒小孩,夜惊或梦游的发生一般是有规律的,这样可逐渐减少夜惊或梦游发生。

如果孩子到了十四五岁青春期后还出现夜惊,甚至发作相当频繁,就一定要去医院就诊,以免导致孩子发生精神障碍。

对于家长要怎样做,才能保证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有以下几点建议:

1.充足的睡眠时间

孩子究竟睡多少时间最佳?一般来说,5~9岁的儿童每天要睡10~11小时,10~13岁儿童要睡9~10小时,14~18岁儿童要睡8小时左右。不过,其中也有个体性差异,不可机械地套用。如果一个孩子虽然没有达到上述的睡眠时间,但白天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无嗜睡表现,就不应认为其睡眠不足。

2.正确的睡姿

关于睡眠的姿势,中医很讲究,强调”卧如弓“,其标准姿势为:身体向右侧卧,屈右腿,左腿伸直;屈右肘,手掌托在头下;左上肢伸直,放在左侧大腿上。中医认为这种姿势能”不损心气“,而睡醒之后要改为仰卧,伸展四肢,即所谓”觉须手足伸舒,睡则不嫌屈缩“,这样可使”精神不散“。

3.温馨的前期准备

孩子睡眠之前,一定要用温热水洗脚。这能使身体上(脑)下(足)保持协调,从而清心安神,使睡眠安宁。

4.舒适的枕头

枕头对智力和大脑的保健也很有讲究。由于孩子睡熟之后会辗转滚动,因此枕头要长一些。枕头不宜过高,”高枕无忧“这句话是错误的。因为过高的枕头会使颈项部的肌肉紧张,使通往大脑的血液循环不通畅,第二天会昏昏沉沉,头胀头痛。孩子们的枕头,一般以10~15厘米左右的高度为宜,正上幼儿园的孩子的枕头不宜超过10厘米,新生儿则可以不用枕头。

某些智力障碍或智力不全的儿童可以试用药枕(请医生开出针对病情的装枕药物),也可以选一些具有治疗作用的枕芯填充物,如荞麦皮、桑叶、菊花、绿豆皮(即发豆芽时剩下的绿豆壳),这些药物有清脑安神、除热宁心的作用。

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习是需要在一定的环境下完成的,而且需要不同的学习环境来学习不同的知识,而学习环境的创造是要家长和孩子共同来完成的。

很多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家长有时就会有类似这样的抱怨:在家里,要什么给你买什么,什么学习工具都有了,怎么成绩就是上不去呢?送你进最好的学校,买最好的学习文具,请最好的家教老师教,怎么成绩还是这么差呢?

在此,我们要厘清一个道理。今天学习的目的已不是唯博取功名利禄,不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而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结合自己兴趣爱好,让学习成为创造新事物新行业,创造美好生活、创造崭新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活动。这个信息时代是个人能力、才智在社会舞台中充分展现的时代。顺应时代的要求,对孩子的教育必须全面认识,如果抱残守缺,不仅是贻误孩子,还将可能危及一代或几代人。关注孩子的兴趣,引导发展孩子的潜能,是孩子教育的永恒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非常必要的。

那么什么样的环境是孩子需要的良好环境呢?

从社会层面上讲,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尽量让孩子融入到名师名校的学习环境里。名师就是优秀的师资力量。名校其真正实质的东西是校风,即学校里师生的教育和学习风气。即使不能选择名师名校,也要找校风好、信誉高、师资强的学校。

家庭方面上讲,学习环境主要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

硬件环境主要包括安静的住所、明亮的书房、舒适的桌椅、合适的灯光、必备的学习用品等物质条件。这些环境对一般家庭来说都不难做到,只是根据家庭经济实力,做到的程度不一样而已,条件好的家庭提供的环境就更好点,条件差点的家庭提供的环境就差点,这里就不一一详说了。

一个家庭软环境主要包括家长的学习兴趣与认识,家长对学校、对教师的态度以及家庭的经济状况(生活条件)、居住条件等因素。这些就不是就经济实力就能办到的,一些家长自己下班回来只顾自己娱乐,不是放录音机,就是开电视机,或是把一些无所事事的人约到家里喝酒聊天,玩牌,打麻将。因此,软环境的营造需要家长们足够重视了。

孩子们一般喜欢并尊重有文化、有教养、好学上进、作风民主、举止文明、关系和谐的家长。特别是家长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间接地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生长在一种充满学习气氛的环境中,很容易萌发一种自发学习的需要,以至形成一种千金难买的自觉学习的行动。因此,家长应率先热爱学习,形成家风,以自己的言行熏陶子女。

家长对学校、对教师的态度也很重要。家长应该多向孩子讲述自己小时侯在学校的趣事,向孩子多传达一些自己对学校美好的向往、美好的记忆的信息,努力培养孩子对学校的情感。否则如果家长给孩子传递的都是自己多么多么不愿意上学、学校生活多么多么枯燥无味等一些消极信息,可以想象孩子对学校的概念会是什么样。

无论家庭经济状况、住房状况如何,家长一定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固定的学习地点。孩子在学校里有固定的座位,在座位上的任务就是学习;在家里,孩子也应当有个固定的学习地方,它的作用主要是在于形成一种学习地点的定向,就是说,每当孩子在习惯的地方坐下来,便条件反射般地想到学习。有条件的可以单独安排一个房间,住房条件不允许的,也要为孩于安排一个墙角,放一个书桌,供孩子存放书和作业本,使孩子处在井然有序的学习环境中。

家里可以根据经济情况和孩子的兴趣订阅一些报刊杂志,茶余饭后家长翻看翻看,一方面自己拓宽知识面以便有与孩子交流的背景知识,另一方面可以以书中的某些内容为话题与孩子进行讨论与交流,这对做孩子的榜样、促进孩子学习、促进亲子情感交流、防止”代沟“的产生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孩子的交际环境来看,近朱则赤近墨则黑,引导孩子交往良友,是很重要的。孔夫子提出选择好朋友原则,明确告诉人们哪些是损友,哪些是益友。错误结交朋友导致孩子教育失误的案例相当丰富。同时,家长要谨防为了防止孩子交错朋友,而禁止孩子交往朋友的错误。大禹治水成功在于疏,孩子结识朋友更要注意疏导,而不是去堵。家长也要主动引导孩子建立志趣相投的朋友圈,志趣相投的朋友圈也许是他将来事业成功的摇篮。家长本人也可以做孩子的朋友。

带孩子与大自然进行亲密的接触

让孩子认识大自然,才能使孩子热爱大自然。大自然是人类的家园,是孩子的最好教师,大自然能教给孩子无穷无尽的知识。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渴望户外活动,但很多的孩子却很少有机会去爬山涉水、种树养花、认识动植物,甚至还有的孩子诉说”如果我去外面玩,就会挨父母骂“。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在大自然中”玩耍“更是认识世界、陶冶性情、锻炼身体、增长知识的有益活动,因此,家长以”平时工作较忙“”孩子还是多读点书“等理由,不主动给孩子走进大自然的自由和机会,显然是错误的。

《圣经》中说,上帝在创造了亚当和夏娃后,告诉他们:”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是我的作品,它们是多么美丽,多么值得赞美啊!我所创造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你们,牢牢记住这一点:不要让世界腐烂,也不要破坏它,因为如果你破坏了它,就没有人能够修补它了。“大自然是人类的家园,是孩子的最好教师,大自然能教给孩子无穷无尽的知识。

犹太父母经常带孩子去郊外,让孩子感受大自然之美,父母会向孩子讲解大自然中的动物、植物的有趣故事,讲解它们的来龙去脉。

对孩子来说,这可是一件其乐无穷的好事。大自然的广阔和无私奉献,还能培养孩子的广阔胸怀和高尚心灵。同时,大自然还会让孩子得到有关动物、植物、矿物、地质学、天文学等方面的科学知识。

犹太父亲西蒙是这样教育自己孩子的:

”我认为森林对孩子来说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游玩场所。在这样一个广阔的天地里,孩子想怎么样玩就怎么样玩,在草地上,在阳光下,他会感到自在、自由。我经常带孩子到这样的地方去,告诉他各式各样的树木和鸟类的名称。我们经常会摘一朵野花,共同研究花朵的构成;我们还会敲下一颗成熟的果子,与孩子一起剖析果子,我们经常砸下一块岩石进行观察;我们经常观察昆虫的生活习惯,窥视鸟类在树上做巢等等。这些都启发了孩子的好奇心,锻炼了他们的注意力,孩子在游玩中获得了很多知识。

“在大自然中,孩子是无拘无束的,我们用相机拍摄我们过去未曾见过的花草和景色,拍摄孩子们喜欢的白云、蓝天与树木,这些都是孩子们最为热衷的事情,他们总会惊喜不己。

”有了大自然的种种启示,孩子们总会特别喜欢某些小动物,对饲养小动物充满兴趣,于是我们就鼓励他们饲养少量小动物,但要求他们自行喂养。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孩子的仁爱之心,还可以培养孩子的高度注意力。

“大自然是广阔的,有大山,有海洋,有草原,有河流,还有沙漠。因此,我还会带领孩子远足旅游,这样可以扩展孩子的地理知识,让他们知道地球的神秘性,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

成功的家长,知道大自然才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1.激发孩子对大自然的兴趣

虽然孩子天生爱玩,但也有一些孩子性格内向、行事胆小,另有一些孩子则沉湎于玩具,不愿过多地进行户外活动。遇上这种情况,家长就更须有意识地加以引导了。你可以从美丽的童话中激发他对大自然的兴趣,也可以从讲述自然常识入手,掌握若干知识后再带其走进大自然,还可以用提问的方式潜默化地引导孩子。对于独生子女,一方面让其融入自己的朋友圈,另一方面还应与他共同“玩耍”,一同欣赏大自然。极少数孩子缺乏对大自然了解、认识的渴望,往往是与极少有机会亲近大自然有关。

2.引导孩子观察大自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