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可谓是一枝奇葩,有着悠久而独特的气韵。关于酒的故事、关于酒的典故、关于酒的诗词,如同一杯陈年佳酿,历久而弥香。我国古代,有人把杜康尊奉为酒神,至今在中原地区还流传着“杜康醉刘伶”的传说。杏花村汾酒是我国最早的酿造酒之一,因此,有关汾酒的故事也就格外的丰富了。以下就是几则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传说。
1.醉仙居的传说
相传,在吕梁山下,汾河岸边,有个叫“杏花坞”的小村庄。村里自古以来酿酒业很是兴旺,酒肆林立,酒旗高挂。远近一些文人骚客常来此聚集,吟诗作赋,观景赏花。在众多酒肆中,有一家酒店掌柜为人厚道,童叟无欺,在大伙中有着不错的口碑。
这一年三九时节,北风呼啸,大雪纷飞,酒店来了一个衣衫褴褛的老道。掌柜见他冻的浑身发抖,当下就给他舀了一大碗酒。老道二话没说,一口气便喝干酒。然后,他向掌柜笑了笑,扬长而去。次日,雪下的更紧了,突然一个满身是雪、快冻僵的人跌进店来。掌柜仔细一瞧,还是昨天那个老道。他急忙将老道扶到桌前,烫了酒菜给老道吃。老道吃罢,向掌柜道了声谢便又扬长而去。掌柜的儿子对老道很是不满,埋怨父亲自家本是小本生意,还要慷慨施舍。第三日,老道又到这家店里,一连喝了三大碗酒,喝完后便醉倒在店里。掌柜把他搀扶上炕休息。老道酒醒后走到院中水井旁,问掌柜:“做酒就用这井里的水吗?”掌柜点头说是。忽然,老道酒气上涌,打了一个响亮的嗝声,只见一股白色酒气从老道嘴里直冲井底,霎时间井水涌动,一股浓浓的酒香从井里飘散开来,四村八乡的人都能闻得到。这口井里的水就变成了醇香的美酒,人们纷纷赶来观看,都说这是一口神井。这时众人方才知道那老道是仙人下凡。酒店就改名为“醉仙居”,生意更加红火了。
数年后,老掌柜去世,他儿子好吃懒做,贪财刻薄。一天,那老道又来到“醉仙居”,掌柜的儿子见财神爷临门,忙满脸堆笑,摆出好酒好饭殷勤招待。老道问他生意做得如何,掌柜的儿子却叹气说:“井水变酒虽好,可没有酒糟喂牲畜了。”老道一听,觉得他也太贪心了,转身就走。当他路过井边时,用袖子轻轻一拂,见井里冒出一股白气,老道即飘然而去。待掌柜的儿子再打起井水时,发现酒又变成水了。掌柜的儿子正在纳闷,抬头看见老道在井边留诗一首:“天高不算高,人心高一梢,井水当酒卖,还嫌没酒糟!”掌柜的儿子自知好吃懒做生活不下去,只好动手亲自做酒。后来,他渐渐改掉了贪财刻薄、好吃懒做的毛病,用这井水做出的酒又变得醇香可口了。
明末清初大学士傅山先生亲笔题书的“得造花香”,就镶嵌在井边的墙壁上。
2.“马刨神泉”的传说
从杏花村往西走10余里,有个“壶芦峪”,峪口有股清泉清澈见底,终年不断,人称“马刨神泉”。
相传古代有个名叫贺鲁的将军,英勇善战,体恤部下,爱护百姓。一天,他率兵西进,路过杏花村,将士们很远就闻到了酒香,都在想:能到杏花村品尝一下汾酒,那该多美!杏花村百姓听说贺鲁将军的队伍来了,把贮存多年的好酒拿了出来。贺鲁将军高兴地品着美酒,连声夸奖:“好酒!好酒!”这时,将军的战马“红鬃骥”闻到酒香,昂首嘶鸣。乡亲们忙把酒糟取来喂食“红鬃骥”。贺鲁将军对乡亲们的款待十分感激。但是军情紧急,不能久留,即传令将士们继续西进。
大队人马行至“壶芦峪”,渐渐酒性发作。贺鲁将军和将士们都口干舌燥,希望能找口水喝,但是一滴水也没找到。这时只见“红鬓骥”也在不停地打转,马蹄不断地往地下刨,越刨越深。忽然头一低,腰一弓,一声长嘶,在马蹄拔出之处,一股清澈的泉水喷涌而出。泉水甘甜爽口,将士们喝了后精神振奋,都称赞这是一股“神泉”。
这时,前哨飞马来报:“敌方大军业已逼近!”贺鲁将军一声令下,将士们跃身上马奋勇杀敌,大胜而归。就在贺鲁将军西进离去不久,这里连续好几个月大旱。杏花村的庄稼树木枯黄了,酿酒的井水也快干涸了,而唯有此泉水延绵不绝,用之不减。杏花村的人们也到壶芦峪运水酿酒,酿出的酒一样清爽甘甜,芳香扑鼻。这一年,杏花村一带在大旱之年获得了丰收,杏花村的酿酒业也更加兴旺发达,以后人们便称此泉为“马刨神泉”。
3.“八仙种槐”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每逢端阳佳节,杏花村都要举行一次盛大的“花酒会”。这一天,各地的奇花异卉、佳酿美酒汇聚杏花村,远近客商百姓,纷纷赶来品酒赏花。这一年的“花酒会”开得特别盛大,那酒香花香直冲云霄,惊动了天上的八仙。八仙发现世上竟有这样的胜景,便驾起祥云飘下人间。八仙在“花酒会”上欣赏着各种奇花异卉,越看越高兴,信步来到“醉仙居”。“醉仙居”的掌柜殷勤接待,把最香的美酒端上来。八仙单闻着香气袭人的酒味,就先有几分醉意了。八仙在天上喝过琼浆玉液,也喝过吴刚的桂花酒,但这些都远远不及汾酒的香醇和甘甜。他们连声赞叹:“杏花汾酒,胜似琼浆!”八仙畅饮之后,依然兴致不减。吕洞宾建议,每人在门外栽一棵槐树,以纪念这次盛会。其他七仙都拍手称赞。这些槐树都长得枝繁叶茂,这条街后被称为“八槐街”。其中一棵长得又粗又高,传说是最爱饮酒的吕洞宾所栽,后来人们都叫它“洞宾槐”。
4.杏花仙子酿酒的传说
杏花村很早以前叫杏花坞,每年初春,村里村外到处开着一树又一树的杏花,远望像红云飘落人间,煞是好看。杏花坞里有个年轻后生叫石狄,常年以打猎为生的,生的膀宽腰圆,臂力过人。初夏的一个傍晚,石狄打猎归来,正走过杏林,听到林中传来阵阵抽泣声。他循声找去,发现杏林深处有一名无家可归的姑娘在伤心的哭泣。姑娘含泪诉说了不幸家世,石狄心存怜悯,将无家可归的姑娘安置在了自己的邻居家里,后来经乡亲们说合,石狄同姑娘结为夫妻。
这一年,正当杏子成熟的时候,一连下了十几天的连阴雨。雨过后,火辣辣的太阳晒得黄杏纷纷掉落下来,很快满筐的黄杏发热发酵,很快要烂掉。大家正在着急之时,一股奇异的香气传来。石狄寻着香气推开家门,媳妇笑嘻嘻地舀了一碗水送到丈夫跟面前,石狄喝了,顿觉一股甘美的汁液直透心脾。这时媳妇才说:“这叫酒,不是水;是用发酵的杏子酿出来的,快请乡亲们尝尝。”众人一尝,都连声叫好,纷纷打问做法,争相仿效。从此,杏花坞便有了酒坊,清香甘醇的杏花美酒渐渐开始闻名遐迩。
原来姑娘是王母娘娘瑶池的杏花仙子,因不甘受王母责罚,偷偷下凡。今见乡亲们遇到困难,故用发酵的杏子酿出美酒,解众人之急。美酒香飘天庭,热闹了王母,王母急命雷公电母寻迹捉拿。杏花仙子不愿在天庭受制,被雷电击中,从此杏花仙子不见了身影。至今杏花坞一直流传着杏花仙子酿酒的传说。每年到杏花开放时节,村里总要下一场潇潇春雨,据说,那是仙女们在天上思念亲人的泪水。
5.竹叶青酒的传说
以前,山西酒行每年都要举行一次酒会,大小酒坊的东家都要把自己作坊里当年酿造的新酒抬到酒会上一比高低。当时有家酒坊,虽说是祖传几代的老作坊,可年年酿出的酒总不见有多少起色,每逢酒会评比,总是名落孙山。
这一年酒会,东家吩咐两个伙计备好一坛新酒抬去应景,东家自己先走一步,让伙计们随后赶来。这两个送酒的伙计早就摸透了东家的心思,知道自家酒不好,不愿提早送到会上露丑现眼,所以,直磨蹭到日上三竿,才抬上酒坛子出门。由于天气燥热,两个伙计抬酒走了不久便汗流浃背。正午时恰巧来到一片竹林,决定先在竹林里歇凉喝口水。两个伙计四周寻了半天也没有找到水,实在口渴难耐,于是只好喝酒了。可是一掀开坛盖,满满一坛子酒,没有舀的工具,又犯了愁。这时,其中一个小伙计顺手从一株竹子上扯了两片大竹叶,用竹叶捻成小酒杯喝起酒来。很快小半坛酒便喝完了,两个伙计觉得自家酒总是在酒会上垫底,干脆走到有水的地方,加水添满就是了。二人走不多远,又见到一片竹林,翠绿的青竹里有几块大石头,石头缝里渗出清水,落在石根底下一个小水洼里。只见这小水洼,恰好在竹林中的几块巨石中间,上面飘着一层竹叶将洼中的水映的晶莹碧绿,甚是惹人喜爱。两伙计赶紧把酒坛子放下,又摘了两片竹叶捻成杯,蹲在小水洼边,往坛子里加水,不一会儿就把坛子灌满了。
两个小伙计来到酒会时,各家送来的酒已经快品尝遍了。酒会会长舀了一碗酒,看着东家笑了笑说:“好戏压轴,好酒封顶,今天酒会最后得尝尝贵东家的这碗酒了,想必是独占鳌头喽!”说完一阵哈哈大笑,在座的各酒肆东家们也随着嬉笑起来。但众人喝过后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这时东家不知出了什么事,心里直发毛,赶紧朝坛里一瞧,这才发觉酒色绿晶晶,青澄澄,还有一股说不出的浓味儿直冲鼻子。东家正在想其中原因时,酒会会长和众人一起称赞起这坛酒来。这年酒会上,两伙计送去的酒名列了榜首。
第二天,两伙计将送酒的经过一五一十说给了东家。东家看过那片竹林,亲口尝了泉水后,买下了地皮,将酒坊迁去,在那小水洼上打了一眼井,经过改进酿造技艺,在酿好的酒中加入新鲜的竹叶,终于酿出了别有色味的好酒,取名“竹叶青”。后来,经过酒工们的不断探索,又往竹叶青酒里添加了木香、公丁香、砂仁、栀子、零陵香、紫檀香等中药材,使竹叶青酒具有了保健功效,且色香味更佳了。明末清初,大医学家傅山先生又亲自改良了竹叶青酒的配方,使得竹叶青酒不仅味道芳醇,金黄微翠,而且对医治经络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美丽的传说,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动人的故事,展示了人民无穷的智慧。自古以来,文人骚客借酒抒怀,将军斗士以酒壮行,由此而产生的与酒有关的文化绵绵不绝。曹操《短歌行》中“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豪气干云;王羲之会稽山聚会,醉后留下的《兰亭序》被后人视为书法至宝;李白斗酒诗百篇,及其“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君同销万古愁”的豪迈激情,无不是我们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