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水惮师起初跟乞丐混在一起,独自修禅。后来,他在桥下搭了一个小茅棚,靠编制草鞋维持生计。一次,有位穷朋友到寺院里烧香,见到那里有结缘的佛像,不要钱,就顺便给桃水禅师请回了一张。他对桃水说:“你是一个和尚,连佛像都没有,太不像样了。你就好好膜拜吧,没准能保佑你上西天呢!”
桃水禅师道了谢,将佛像贴在茅棚的墙壁上,说道:“如来佛,你别生气,不是老僧我不恭敬你。你是一个匆匆过客,不妨在我这里暂时借住一阵子。你别介意我的小屋破,我也不会因为上西天的事麻烦你。”
开悟
桃水禅师不被世俗困扰,不被圣贤眩目,见自己的真性,融小我于宇宙大我之中,这是智者的追求。
挨打也是禅
一个学僧去拜访越溪禅师,问道:“禅师!我研究佛学、儒学二十年,但对于禅道却一窍不通,您能给我一些指示吗?”
越溪禅师一言不发,抬手打了他一巴掌。学僧莫名其妙,吓得夺门而出,心想:真是太过分了,我说错什么啦?无故打我!
学僧愤愤不平,在法堂外碰到首座老禅师。老禅师见他一脸怒容,和蔼地问:“出了什么事吗?到我那里喝杯茶吧!求道的人,有什么事值得生气呢?”
学僧一边喝茶,一边抱怨越溪禅师无缘无故地打他。学僧正说着,老禅师也突然抬手打了他一巴掌,震得他手上的茶杯“哗啦”一声掉在地上,他不禁目瞪口呆。
老禅师说:“刚才你说已懂得佛学、儒学,只差一些禅道,现在,我用禅道供养你了。你知道什么是禅道吗?”
学僧直发愣,不知如何回答。老禅师又追问一次,学僧还是答不出来。老禅师说:“真不好意思,就让你看看我们的禅道吧!”说着,老禅师把打碎的茶杯捡起来,然后拿起抹布,把洒了一地的茶水擦干,然后说:“除了这些,还有什么禅道呢?”
学僧恍然大悟,心中大喜。从此,他就在越溪禅师座下参学。
开悟
有一句话说得好:“须知烦恼处,悟得即菩提。”学僧自称研究佛学、儒学二十年,只差一些禅道,这是把禅当学问来做。但禅不是学问,而是实践,是内心体验。越溪禅师打他一巴掌,给了他一个体验,首座老禅师也给了他一个体验,他不悟,反而为挨打烦恼。当他悟出这一点时,才知道挨打也是禅,烦恼就没有了,反而充满了欣喜。
人们老觉得“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多数情况是因为想偏了,看错了。如果把心态摆正,人生哪有这么多不如意的事?
要行即行,要坐即坐
有一次,一个学僧对首山禅师说:“学人久处沉迷,请大师一接。”
首山不屑地说:“我没有这个闲工夫。”
学僧对他的回答感到很不满,就问:“和尚为什么这样?”
首山回答:“要行即行,要坐即坐。”
开悟
如果你知道要行,站起来行就是了。你知道要坐,坐下去就行了。如果你不知道要行要坐,你就会坐立不安。故事中的学僧就是如此,他要是真的知道沉迷,又想摆脱沉迷的话,从沉迷中走出来就行了,谁会拦他呢?关键在于,他并非真的知道自己沉在何处、迷在何方,错把不沉迷处当沉迷,在真正沉迷的地方,他还觉得自己很有眼光、很有见地、很有能耐……他不自知,也不想从此沉迷中走出,那他如何走出沉迷呢?
明白自己的去处
一位尚书问长沙景岑禅师:“何谓本性?”
景岑想起他曾看到的一件事:一个孕妇衣着破旧,脚上落满尘土,背着一只大大的竹箩,沉重的竹箩压得她直不起腰来。她左手牵着一个小女孩,右臂抱着一个更小的孩子,急急忙忙地赶路。孕妇的脸上洋溢着温婉、欢喜的笑容,让人一见而心生感动。想到这里,禅师找到了关于“本性”的答案,忽然开口叫道:“尚书!”
尚书应声道:“在!”
景岑摇摇头说:“回答我的不是一个清明的生命,而是一个空空的躯壳。”
尚书满脸不解道:“有躯壳,有口舌,才能回答你的话呀!清明的生命哪有口舌?”
景岑禅帅点头道:“回答与否都没关系,关键看自己的觉悟。只有明白自己的去处,才不会成为生命的奴隶!”
开悟
“尚书”是“真我”吗?不是“尚书”的时候,“我”又是谁呢?如果执著于外物,等于把“我”绑在外物上,就只好随时沉浮、随人俯仰,不得自由了。反不及那个穷妇,超然境遇之外,带着爱心生活,不失自在的本性。
想睡就睡,想坐就坐
有一天,一个学僧问长沙景岑禅师:“师父,如何是平常心?”
景岑本来是盘腿而坐,听学僧如此一问,就把腿放下来,改为平常人一样的舒舒服服的坐姿,然后问:“懂么?”
学僧一头雾水,老老实实回答:“不懂。”
景岑微笑道:“傻小子,想睡就睡,想坐就坐。热了纳凉,冷了烤火。”
开悟
景岑禅师的意思是:一切顺其自然。除了“想睡就睡,想坐就坐,热了纳凉,冷了烤火”之外,还有很多,比如:病了受苦,伤了挨痛,错了道歉,输了赔钱……总之,轻快地接受必然之事,不要勉强求取结果。
超越前人
有一次,睦州禅师给僧众说法时,一个僧人问:“什么是超越诸佛诸祖之说?”
睦州禅师举起手中的禅杖,对大家说:“我说这是禅杖,你们说它是什么?”
没有人回答。睦州又举起禅杖,问这个提问的僧人:“你不是问我什么足超越诸佛诸祖之说吗?”
开悟
睦州禅师讲述的道理很简单:你能超越前人之说,就是超越前人之说。前人说这是“禅杖”,你能提出一个更好的、更让大家接受的说法,你就超越了,从此禅杖不叫禅杖,叫你说的那个东西。你提不出来,还说什么超越前人之说?
很多人不迷信权威,不迷信前人,这是好事。但热衷于打破前人的学说,是不是好事,就不好说。你打破了,能拿出一个更好的东西来替代,你就是英雄,就了不起。你拿不出来,还是用前人的东西吧,要不然就没什么好用了。住旧房子总比没房子住好一点。
正见与邪见
一位学僧请教慧忠国师:“古德云:‘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不信的人认为是邪说,有信仰的人认为不可思议,不知信与不信哪个正确?”
慧忠国师答道:“这是文殊菩萨的境界,不是凡夫俗子所能接受的。”
学僧仍不明白,又问:“到底是信者正确?还是不信者正确?”
慧忠国师答道:“信者为俗谛,不信者为真谛。”
学僧大惊道:“不信者讥为邪见,禅师怎可说为真谛?”
慧忠国师说:“不信者自不信,真谛自真谛。正因为是真谛,凡夫俗子才斥之为邪见。”
开悟
凡夫俗子不信文殊境界,不是知道真谛,只是不信而已。老子《道德经》的一段话,能说明此等不信心态:“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凡夫俗子不发笑,不斥为“邪见”,怎见得真谛的精微深邃?哪值得“上士”追求呢?
穿衣吃饭的哲学
有一次,有人问睦州禅师:“我们每天都要穿衣吃饭,如何能免除这些呢?”
睦州禅师回答:“我们穿衣吃饭。”
那人说:“我不了解你的意思。”
睦州淡淡地说:“如果你不了解,你就穿衣吃饭吧!”
开悟
一位大师说:“吃饭是为了活着,活着不是为了吃饭。”睦州禅师所言,与此意相近。人活着,不吃饭穿衣哪行,何必摆脱呢?但吃饭穿衣之外,还有更高远的追求,生命价值也不一样。如果没有慧心、没有追求,就只好做个饭袋、衣架罢了!
要真正的生命做什么
有一天晚上,玄沙禅师在路上遇见雪峰禅师。雪峰说:“有一个远道而来的僧人,昨天不幸去世了,我心里感到几分悲哀。这让我想起前几天有人问我的一个问题。”
玄沙问:“什么问题?”
雪峰说:“他问我,人死后怎么样?”
“你怎么回答的?”
“我对他说:‘人死亡后,如冰归水。’”
玄沙转过身,望着夜空,说道:“哦,这样说有一定道理,可我不这么认为,但你的回答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你会如何回答呢?”
玄沙低头合十,说道:“人死亡后,如水归水。”
雪峰听完,万分敬佩。
第二天,有个僧人问玄沙:“真正的生命是什么?”
玄沙反问:“你要真正的生命做什么?”
开悟
“人死亡后,如冰归水”,是说死亡只是形态的变化,佛性不变。“人死亡后。如水归水”,是说人死亡后,形态和佛性都未变。这两个答案都很好,视角稍有不同,后者更通脱,给人无穷希望。按佛家观点,意识如梦幻泡影,虚而不实。假设佛性是一块石头,意识不过投在石上的阴影,阴影移走了,石头还是石头。当然,这道理不是那么容易领会的,倒是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弄清:要真正的生命做什么?
日用而不知
有一天,韦监军来拜访玄沙禅师,玄沙招待他喝茶。韦监军问:“如何是日用而不知?”
玄沙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只拿果子给他吃。韦监军吃完果子,又问这个问题。
玄沙说:“只是我们日用而不知。”
还有一次,有个僧人请玄沙禅师给他指明一条悟道的路,玄沙问他:“你听到溪流的声音了吗?”
僧人点头说:“听到了!”
玄沙说:“这就是你的入处。”
开悟
“日用而不知”的东西太多了,在佛家看来,是指人的自性,或者说佛性。但对常人来说,也许更应该关心其他“日用而不知”的事物。比如亲情,“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你知否?比如爱情,“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你知否?
佛祖来了也不接纳
鹤林玄素禅师是牛头宗第六代传人,他对佛法领悟的境界很高,常有出人意表之言行。
有一天,一个僧人敲响鹤林寺的大门,想在这里投宿。
玄素听到敲门声,便问:“什么人?”
“是僧人。”
玄素说:“莫说是僧人,佛祖来了也不接纳!”
“为什么不接纳?”僧人问。
“这里没有你栖身的地方。”
僧人默思良久,无可对答,只好转身而去。
还有一次,山下一位屠夫,请求玄素禅师某日到他家里去设斋供。玄素毫不犹豫,一口答应了。弟子们劝他,这人牛羊猪狗什么都宰杀,造孽太多,与这种人来往,会坏了名声。
玄素不以为然地说:“佛性平等,声誉显赫也好,声名狼藉也罢,只要是可度化的人,我就去度化他,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开悟
鹤林玄素禅师持平等无差别心,境界确实很高。那个僧人自以为“和尚不亲帽子亲”,他来投宿,寺院理当接纳。玄素却没有“帽子”概念,拒不接纳。如果僧人说自己“是一个需要帮助的人”,玄素也许就把门打开了。屠夫杀生甚多,站在佛家的角度来看,属于“恶人”,玄素却不抛弃。一个人在罪恶里沉拔越深,越值得同情和救拔。但我们要知道,这是从僧人角度看问题,常人的职业不同,对“恶人”不一定要取同样态度,好比不是医生的人,就应该远离传染病患,免得一不小心,染上“恶疾”。
何须待零落
有一次,法眼文益禅师与一位王公一边观赏牡丹花,一边谈佛论道。王公让文益禅师当场作偈,文益立即口占一偈:“拥绒对芳丛,由来趣不同。发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艳冶随朝露,馨香逐晚风。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
这首饱蕴禅理、诗趣的偈文,使王公顿悟玄旨。
开悟
“拥绒对芳丛,由来趣不同”,同是赏花,各人的心情、境界不同,情趣也不同。“发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时光流逝,年华老去,正宜走好眼前路,何必留恋昨日花?“艳冶随朝露,馨香逐晚风”,晨露降时,花更娇艳;晚风吹时,香更幽远,这是自然现象。“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何必等到一切成空之际,才知道一切皆空呢?不如尽早放下执念,用心体验生命的自然妙境。
请为我奏无弦琴
一个学僧来到首山禅师处,说:“请为我奏无弦琴。”
首山静默了好一会儿,然后问:“你听见了吗?”
“没听见。”和尚回答。
首山便说:“你为什么不大声一点问?”
那个和尚无言以对。
开悟
用“无弦之琴”,奏出来的自然是无声之音。首山禅师倒是会奏,学僧不会听,那就是对牛弹琴,对聋子讲笑话。此时无声胜有声,要用心去听才能体验妙味。
最好的回答
云岩昙晟禅师是药山禅师的弟子,是洞山良价禅师的师父。有一次,昙晟对僧众说:“有一个人,凡是向他提问题,他没有不能回答的。”
洞山便问:“他屋里有多少典籍?”
昙晟说:“一个字也没有。”
“那他为何有如此丰富的知识呢?”
“因为他日夜不睡觉。”
洞山想了想,问道:“我可以请教他一件事情吗?”
昙晟说:“他的回答,就是不回答。”
涧山又问:“既然没有他不能回答的,为什么不回答呢?”
昙晟说:“因为不回答,才是真正的回答。”
开悟
昙晟禅师所说的一个人,大概是指“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然规律,没有他不知道的,然而无言;他日夜不停地在“工作”,别人却不知不觉。
我们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有缺乏,一答就错,所以,“不回答”确实是最好的回答。但是,不回答也不行,明知是错也要答,否则生活就无法继续。所以,有什么样的境界就说什么样的话,办什么样的事,这也符合自然之道。
哪座山可以住
一天,洞山良价禅师问弟子道膺:“你到什么地方去了?”
道膺答道:“踏山去了。”
洞山又问:“哪座山可以住?”
道膺反问:“哪座山不可以住?”
“那么,天下名山都被你占去了。”
“不是的。”
“那么你找到了进山的路?”
“无路。”
“如果无路,你怎么跟老僧见面?”
“如果有路,就跟您隔座山了。”
洞山赞叹道:“道膺这个家伙,以后就是千人万人也挡不住他。”
开悟
只要心心相通,自然融洽无间,何须有路?若是要路互通,说明两心之间有屏障,如同隔着一座山。话说回来,沟通到底比无路可通好。我们现在大力提倡“沟通”的重要性,夫妻之间、老板与员工之间、厂商与客户之间……总之,凡是有人的地方,无不需要沟通。就是因为大家心里隔着一座山的缘故。
如何是佛
有一天,洞山良价禅师在厨房里量胡麻,一个学僧向他请教:“如何是佛?”
洞山顺口答道:“麻二斤!”
学僧不懂,又跑去问智门禅师:“为什么说佛是麻二斤呢?”
智门禅师看着眼前的景色,答道:“百花盛开,如织锦美丽。”
学僧仍是一头雾水。
智门禅师又提醒道:“南方竹,北地木。”
学僧更不懂了,又回到洞山那儿,把智门禅师的话告诉洞山。
洞山良价点化他说:“错的固然是错,对的又何尝不错?即或有理,又与佛性有何关系呢?”
开悟
“佛”是一种心境,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好比你头脑中产生某个灵感,你讲出来也好,写出来也好,虽然相似,跟那个灵感的意境、神韵还是相距甚远。洞山正在量胡麻,他的心境当时正好是“麻三斤”,所以这样说;智门禅师正在赏风景,他的心境正好是“百花盛开,如织锦美丽”,所以这样说。他们都回答了“如何是佛”的问题,学僧执著于文字,自然领会不了。
冷中冰,热中火
一个弟子问洞山良价禅师:“寒暑来时,如何同避?
洞山答道:“到没有寒暑的地方去。”
弟子又问:“哪里没有寒暑?”
洞山答道:“寒时化为寒凉,热时化为酷暑。”
开悟
“寒时化为寒凉,热时化为酷暑”,就是说,要情与境交融,不要置于境外,冬天里,冰会怕冷吗?夏天里,火会怕热吗?如果你善于把自己变成冷中冰、热中火,就没有那么多不良情绪了。
只用一个人工作
云岩昙晟禅师正在扫地的时候,沩山灵佑禅师问他:“你在忙着做事,是吗?”
昙晟答道:“要知道有不忙着做事的人。”
沩山问:“这样,便有第二月?”
昙晟举起扫帚说:“这个是第几月?”
沩山答不上来,低头而去。
后来,玄沙禅师听了这则公案,说:“正是第二月!”
开悟
假如你在工作,你感到辛苦吗?你感到烦恼吗?如果是,说明你的心不清静,杂念太多,这就像“两个人”在同时工作一样。假如你工作时,心是清静的,你就没那么辛苦了,更没有烦恼,这样只是“一个人”在工作。云岩昙晟禅师在扫地,心未为扫地负累,他的感觉并不像别人以为的那么累。
都是魔说的
有一次,沩山灵佑禅师对弟子慧寂说:“孩子!你要快点开悟哦,不要执著于文字和概念。”
慧寂说:“我连信仰都不要呢!”
灵佑问:“你是信了才不要呢,还是不信才不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