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厚黑学(全集)
2785000000006

第6章 厚黑学智慧全面观(3)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她“通晓文史”,而“多权谋”。公元655年,高宗立她为皇后。公元660年,年轻的皇后开始代替高宗处理朝政。高宗于公元683年驾崩,武则天开始临朝称制,并于公元690年称帝登基,改国号为周。

武则天上台后,励精图治,采取吐故纳新的用人策略,决心与各种守旧势力斗争下去。

她首先进一步发展了科举制度。在科举考试时为防止作弊,首次采用“糊名法”,此法一直沿用至今,无人不知,可见女皇非凡的才智。登帝位后数月内,武则天创殿试制度,“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数日方了”。由于她颇涉文史,通文艺,所以也就更加重视以文章取士,此举也成全了盛唐文学蓬勃的发展。公元702年,武则天又开设了武举。“每岁如明经,进士之法,行乡饮酒礼,送于兵部”,这正是当时科举取士的真实写照。

武则天命人新修《姓氏录》以取代《氏族志》,因为后者极力鼓吹并维护守旧贵族的特权。史料记载,新修的《姓氏录》以武则天的家族为先,共分九等,全按当时仕唐官员官职高低为准,规定凡是五品以上的官员皆升为士流,武则天借此以培植和更新拥戴自己的官僚队伍,也为大批中下层知识分子登上政治舞台铺平了道路。

武则天为谋取帝位。还曾组建了北门学士集团,以分相权。北门学士集团中的人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他们以修撰为名,被特许从北门进入朝中。除了编写《烈女传》等书以扩大武则天的影响外,他们还秘密参与朝政,成为武则天的智囊集团。

史书对于武则天吐故纳新的用人之策也大为赞叹:“十道使人,天下选残明经进士,及下封教童蒙博士,皆被搜肠,不曾试练,并与美职。”对于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为此,“挟刑赏之柄驾驭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群贤亦竞为之用。”她选拔纳新的杰出人才颇多。文臣如狄仁杰、张柬之、张崇、李昭德、魏元忠等,武将如郭元振、唐休璨、娄师德等。当然,被她废黜诛杀的庸劣之辈及政治敌手也很多,这正是不吐故,无以纳新。

不拘一格招集人才,为己所用,武皇不愧有贞观之遗风,唐王朝在她的手中被治理得井井有条。

【点评】

武则天“吐故纳新”之策,给了中下层知识分子当官的机会,武皇的目的自不在此。她要借此机会给自己手下的官僚队伍大换血,打击旧势力,培植亲信。这样,她这个女皇帝才能做得安稳。武则天虽为人极为狠毒,排除异己,打击敌人毫不心慈手软,但当时“英贤竞为之用”,这就是黑而亮的功夫了。

厚黑故事

不愠不怒,以柔克刚

“厚如城墙”还是难以抵挡大炮的轰击,高明的厚黑者则懂得避开大炮,以柔克刚。

蜀相诸葛亮说:“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刚,纯柔纯弱,其势必削,纯刚纯强,其势必亡;不柔不刚,合道之常。”可惜他最终却上了司马懿的当,殁于五丈原。

公元234年,诸葛亮率蜀军12万余人冲入斜谷,进军渭水以南。河北的司马懿闻讯调动魏军连夜渡河,背水展开阵势。诸葛亮驻扎于五丈原,多次挑战,可惜魏军紧闭营门坚守不战。双方相持达数月之久,眼见军中粮草已是不足,后援又未到,再这样下去于蜀军不利,诸葛亮欲打破僵局,于是派人给司马懿送去“巾帼妇人之服”,欲激怒使之出战。可司马懿却不以为然,依然如故。孔明劳而无功,心中甚为恼火,再加上连日来操劳过度,竟然病殁五丈原。

当蜀军士气正强之时,如果魏军贸然出战,必难取胜;反之,司马懿以柔克刚,坚守不战,使敌军斗志与士气渐衰,不战而已成败势。

赵佗原是秦朝官吏,被派往管理南越。秦朝灭亡后,他便自立为“南越武王”。

汉高祖刘邦灭秦建汉之后,对赵佗实行安抚政策,互遣使节,并由赵佗统治南越诸国,实行与民生息的政策,使汉朝南疆偏远地区的统治得到巩固。

然而吕后专政后,却听信谗言,视南越为蛮族,打算铲除南越王。南越王先发制人,攻城破县。南越军队利用地形及气候条件之利。多次对前来征伐的汉军进行袭击,并屡屡得手。赵佗降服周围诸国,以天子自居,决心与汉朝对抗。

吕后一死,文帝即位。为安抚赵佗,汉文帝封其在京的亲属为官,还将赵佗已故双亲之墓所在地封给他,并派人按时祭扫。

文帝“以柔克刚”的举动果然奏效。赵佗大为感动,主动上书请罪,诚恳地感谢文帝之恩德,并且请求以藩属臣民的身份入京进贡。

由此可见,以柔克刚,有时比“以刚克刚”更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厚黑为本:厚黑是为人处世的根本

【原文】宗吾曰:“君子务本立,本立而道生。厚黑也者,其为从之本与?”

【译文】

宗吾说:“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做事情也就有路可循了。黑与厚,大概就是做人的根本吧。”

【解析】

做人总得有一个“根本”的东西在,所谓“根本”,就是为了做事情时“有路可循”,就是说为人处事有一种方法、有一种原则可以帮助你、指导你。

作为一个人,如果没有这样的“根本”,就会变得盲目,面对一些事情时会显得“手足失措”,没有章法。

《中庸》云:“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万道并行而不相悖。”儒家主张以仁义为本,“仁义”带有很浓重的道德色彩。而李宗吾先生主张以“厚黑”为“人之本”,何哉?

首先,“厚黑”是宗吾先生研究历史及现世人事而得,其存在与影响,已得到“三王诸众”证明。

其次,“厚黑”“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心”,二字有谋有断,刚柔相济,实把为人处世手段概括尽了,事无大小,总可以“厚黑”应而付之也。

郭子仪大敞府门求自保

大将郭子仪因平定“安史之乱”有功被唐王朝爵封汾阳王,王府就建在长安城的繁华闹市之地。汾阳王府自从落成后,郭子仪便叫家人大敞府门,任由人们进出,不允许府中之人对此加以干涉。

有一天。郭子仪手下的一名将官要调到幽州任职,特来王府辞行。他知道在汾阳王府可畅行无阻,就径直走进了内宅。恰巧,他看见郭子仪正在服侍妻子及女儿梳妆打扮,样子甚是谦恭,一会儿给她们打水,一会儿又去给她们递毛巾,简直就像个仆人。

这位将官当时强忍着不敢笑,回去之后禁不住对许多同僚谈起此事。于是没过几天,整个京城的人无不在茶余饭后像讲笑话一样谈论此事。

郭子仪听说之后心中倒是坦然,可他的几个儿子听了却觉得自己在朋友、亲戚面前丢了面子,于是相约来对父亲提出抗议。

“父亲,希望您还是关起大门,莫让闲杂人等出入为好。”郭子仪听了哈哈一笑,不予理会。

几个儿子哭着跪下来求他。一个儿子说:“父王功高盖世,受普天下百姓的尊敬,可是您却不尊重自己,任凭他人随便进入内宅。孩儿们以为即使是西周的贤相姜尚、大汉的贤相萧何也无法做到您这样啊。”

郭子仪听了这些之后,收敛了笑容,对他的儿子们语重心长地说:“我大敞府门,任外人自由进出,并非是为了追求什么浮名虚荣,而是为了保全我们一家人的性命寻求自保啊。”儿子们听了之后都十分惊讶,连忙询问其中的道理。

郭子仪捋了捋胡须说道:“你们只看见郭家表面上声势显赫,却没有看见这背后的危险。我爵封汾阳王。往前走,再无其他功名荣华可求了。人们常说急流勇退,可是眼下朝廷正重用我们,叫我们如何隐退啊。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们紧闭大门,不与外面来往,万一有人与我们郭家结下仇怨,则忌贤妒能者还不一窝蜂地为我们添油加醋、落井下石,甚至是制造冤狱啊,那时恐怕我们郭家的上下都要被灭族了啊!”

郭子仪之所以大开府门,是因为深知官场险恶,且伴君如伴虎。同时他也善于忍受各种复杂的政治环境,循着“厚”与“黑”的根本,老将军早已做好了应付各种危险的准备。

【点评】

俗话说:“功名利禄四道墙,人人翻滚跑得忙:若是你能看得穿。一生快乐不嫌长。”一个热衷于追求名利的人,常常忽视了繁华背后的种种危机,甚至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月盈而蚀,盛极而衰,人世间诸多的危险便悄无声息地潜伏在外表似乎完美的人和物里。只有利用“厚黑”并以之为要本,千方百计保护自己,方能避开一切可能的危险。

厚黑故事

龚遂淡化功劳

宗吾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龚遂便是这样一个懂得“务本”之人。西汉宣帝刘询时期,渤海(今河北沧州)一带及附近州县连年灾难,盗贼四起,郡守、县令们忙得不可开交,却始终不能制止,一时间闹得民不聊生,人心惶惶。

宣帝打算选拔一位有才干的人去治理渤海郡,许多官员都推荐贤士龚遂,说他很有才干。于是皇帝任命他为渤海郡太守。

皇上召见龚遂时,却不禁大失所望:见他已经70多岁了,况且身材矮小,其貌不扬,看起来根本不像所说的那样有才干。刘询心中颇为瞧不起他,便问道:“你有何办法可以平息匪患,治理渤海啊?”龚遂回答道:“海滨辽海之地因为没过沐浴皇上的教化,当地百姓饥寒交迫,而官吏又不关心他们,只知一味镇压,结果反而情形更坏。那里的百姓就像是一群顽童,偷拿了大人的兵器,在水池边舞枪弄棒一样打斗起来。现在陛下是想让为臣把他们镇压下去,还是去安抚他们啊?”

皇帝听他讲出这番道理,神色也严肃起来,说:“我选用贤良的臣子任郡守,自然是想让其安抚百姓。”

龚遂说:“臣下听说。治理作乱的地方就像整理一团乱麻,切忌操之过急。”宣帝大为赞赏,便下定决心将龚遂送往了渤海郡为郡守。

龚遂一到渤海郡,便将郡中那些追捕盗贼的官吏通通撤掉,并颁布文告说凡是手中拿着锄、镰等农具的人都是良民,官吏不得拿问,只有手中拿着兵器的才是盗贼。

龚遂单独乘车来到郡府。闹事的盗贼们知道龚遂的政策后,纷纷放下兵器回家务农。经过几年的治理,渤海一带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龚遂名声大振。

汉宣帝见渤海郡大治,召龚遂还朝。龚遂在上殿朝圣前,手下一位谋士拜见龚遂,问他说:“天子如若问大人如何治理渤海,大人该如何回答啊?”

龚遂说:“我当然说任用贤才、各尽其能、各司其职、严格执法、赏罚分明。”

谋士说:“差矣!差矣!这样说是在自夸其功啊。请大人如此回答:‘这不是小臣的功劳。而全是当地百姓被天子的神威严武所感化!”’

龚遂接受了谋士的建议,按他的话回答了汉宣帝,宣帝果然十分高兴,便将龚遂留在京城继续委以高官。

恩威并施的乾隆帝

历史上许多统治者都采用软硬兼施、厚黑并用的手段,软与硬,作为一种处世谋略,被乾隆帝运用自如。

乾隆在位期间对于文人大兴文字狱,多达70余次,远远超过他的先辈康熙帝。文人们几篇游玩的文章,几句赏花吟月的句辞,也往往被弄出个莫须有的罪名,只搞得文人仕士人人自危。乾隆苦心经营着自己的江山,用这种无情的手段巩固住了自己的地位。

但同时乾隆也没有忘记对知识分子采取怀柔的政策:一方面大搞正规的科举活动,不断罗致人才:另一方面特开博学鸿词科,命地方官或巡游大臣将那些遗老孤忠或写诗文发泄牢骚的诗人等推荐而来,由皇帝直接面试,这样的活动乾隆前后搞了三次,录用20余人。录用者自己春风得意,感激皇上圣明:落榜的众人也自无颜面去讽刺朝廷。

另外,乾隆规定皇族的老老少少见了大学士要行半跪礼,称“老先生”;如若这位大学士还兼“师傅”之职,就称之为老师,自称“先生”或“晚生”。同时乾隆对自己任用的文人关心备至,授予高官,赐给良宅。

乾隆之所以如此做,全是出于维护他的皇权至上、族权至上、朝廷至上的目的,是要保持“大清”永不变色。

改不厚黑:要善于向厚黑者学习

【原文】宗吾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厚黑者丽从之,其不厚黑者面改之。”

【译文】

宗吾说:“三个人在一起赶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选择那厚黑的人跟随他学习。改掉自己身上不厚不黑的地方。”

【解析】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所谓“厚黑学”是李宗吾先生考诸历史、察诸现世而得,它是来自古今人事的,自然可以从古今人事中得到印证。而那些人事,便是我们学习的对象。

厚黑尽管是天生的,但于后天之运用发挥,各人有高下之分,小用者小效,大用者大效。我们有志于以“厚黑”为谋略手段的,自然应该善于向那些“厚黑名家”学习。这样,不仅可以直接汲取营养,还可以替自己省去许多工夫,可以让自己少走许多弯路。

当然,光这样的学习还是不够用。真正的学习,是“知行结合”的。除了努力向那些擅长厚黑者学习外,还要时常在一些事务上自觉应用“厚黑”的谋略及手段,“择其不厚黑者而改之”,发现不足,改正缺点,不断总结,把别人的经验与自己的实践相结合,方可真正有所得。

曹孟德隔岸观火

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大败袁绍,袁军士气低落。袁绍心中甚是恼火,后竟一病不起,于公元202年去世。袁绍刚死,他的三个儿子便起了内讧,都争着要继承他的权势。

结果,袁绍的长子被排挤,权力由次子接管,幼子也支持这一决定。长子当然不同意,于是袁氏三兄弟间展开了勾心斗角的斗争。

曹操把这场内讧看成一次机会,想趁机发动进攻。但谋士劝他说不可如此,因为这样一来,袁氏兄弟便会把争斗搁置一旁,团结御敌。

于是曹操撤回部队没有进攻,而是坐观时局的变化。果然三兄弟之间越发地离心离德。斗争愈演愈烈。

结果曹操充分利用袁氏三兄弟的矛盾冲突,一直都没有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同时还用重金收买袁军的将官,加速他们内部的分化与瓦解。

公元205年,曹操见时机成熟,便派军成功地袭击了袁绍长子的营地并将其杀死。袁绍的另外两个儿子被迫逃离自己的领地去投奔了乌桓。此时,曹操已经占据了袁氏家族的绝大部分地盘。

公元207年,曹操又袭击了乌桓,杀死酋长。袁家两兄弟如丧家之犬又逃到了边远部落的首领公孙康的麾下。

曹操的将领们都主张乘胜追机,一鼓作气将其消灭掉。曹操却拒绝了这样的建议,他说:“我们不妨再次隔岸观火,相信情形很快会有转机的。”

果不出曹操所料,半个月后,公孙康派人送来两个盒子,曹操命人打开一看,发现装着的正是袁氏两兄弟的首级。

曹操大喜,但许多将领们却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追问曹操原因。

曹操笑着说:“其实公孙康一直都对袁氏两兄弟怀有戒心,他担心袁氏兄弟日后会夺走他的地位,又赶上我们大军压境却又不去进攻,公孙康自是怕夜长梦多,除去了这兄弟二人。当初我们若是大举围攻他们,他们定会团结一致与我们作对,我军的损失定会十分惨重。现在我却隔岸观火,正好促使他们自相残杀。”

曹操虽两次使用“隔岸观火”之计,却都取得了奇效:第一次“隔岸观火”,便以微小的代价,占领了袁氏家族的领地;第二次“隔岸观火”,将袁氏势力消灭殆尽,斩草除根,不留后患。

【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