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冯友兰说传统文化
279400000011

第11章 墨家 —纪律严格的新学派 (2)

第六章 墨家 ——纪律严格的新学派 (2)

两位哥哥对于弟弟的变节非常不满,认为他太没有志气,出外参学,才见到一个寡妇就动心想留下来,气愤地拂袖而去。寡妇看到老三一表人才,就自愿以身相许。老三说:“你丈夫刚死不久,我们马上就结婚实在不好,你应该为丈夫守孝三年,再谈婚事。”

三年以后,女方提出结婚的要求,老三再拒绝道:“如果我和你结婚实在对不起你的丈夫,让我也为他守孝三年吧!”三年后,女方又提出要结婚,老三再度婉拒道:“为了彼此将来的幸福美满,无愧于心,我们共同为你的丈夫守孝三年再结婚吧!”

三年、三年、再三年,经过九年,这户人家的儿女们都长大了,老三看到他助人的心意已完成,就和妇人道别,独自步上求道的路。

这则故事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无私博爱是做人的根本,一个身怀无私之心的人,用最真诚的人间大爱,谱写出一段绚丽的人生篇章,这种人是幸福的;相反,现实中也有一些人,他们心中只有自己,自私自利,结果却生出许多无端的烦恼。

仁爱虽然是儒墨都讲的,儒家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有渐进关系的,是由亲到疏,由近到远的;但是墨子的兼爱主张视人如己,人与人之间的相爱是没有差别,也无关亲疏的。而这种兼爱的精神是极其伟大的,是非常真诚的。

有一位修行的禅师住在山中茅屋,散步归来,眼见自己的茅屋遭到小偷光顾,找不到任何财物的小偷要离开时在门口遇见了禅师。原来,禅师怕惊动了小偷,一直站在门口等待,且早把自己的外衣脱掉拿在手中。

小偷遇见禅师,正感到惊愕之时,禅师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归呀!夜深了,带上这件衣服走吧!”

说着,就把衣服披在了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

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消失在山林之中,不禁感慨地说:“可怜的人!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他,照亮他下山的路。”

第二天,禅师在温暖阳光的抚摸下睁开眼睛。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被整齐地叠好,放在门口,禅师高兴地说:“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禅师送了小偷一轮明月,这轮明月也最终照亮了小偷黑暗的心房。禅师的无私大爱与宽容便是这轮拯救了迷途的小偷的明月!

墨家的兼爱精神,指的就是这种没有等差的爱,这种爱,不会因为对方地位的高低、职业的贵贱、人性的好坏而有差别。能做到如此兼爱,需要多么博大的胸怀啊!

然而在墨子去世之后,他的学说逐渐被人们抛弃,试想,如果兼爱思想能够从亘古就被人们谨记在心并且广为传播、实践,那么这个世界便会少了许多阴霾。在今时今日,我们更加需要珍视兼爱思想,这是一个不朽的思想,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生活中感悟兼爱,感悟墨子吧,博大精深的人生需要用爱来填充。

文化拾遗

神父的忏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一位德国神父忏悔道:“当他们来抓工会组织者的时候,我没有站出来反对,我想反正我不是工会的人。当他们来抓犹太人的时候,我没有站出来反对,我想反正我不是犹太人。当他们来抓天主教徒的时候,我没有站出来反对,我想反正我不是天主教徒。后来,当他们来抓我的时候,已经没有人能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兼容并包,唯才是举

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访孔明是求贤;曹操赤兔宝马赠关羽也是求贤。他们此举不仅仅为自己求得一两个经天纬地之才,更是向天下展示了自己的求贤若渴之意,以此吸纳网罗英才来构筑自己的智囊团。而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明确提出“尚贤”思想的当属墨子

墨子认为一个国家的兴败关键在于用人,他心目中的贤良之士,就是德行忠厚,道术渊博的德才兼备之人。通俗一些,也就是被国家、百姓、君王所需要的人。

墨子是一个平民,他自称“贱人”,来形容自己的草根身份。许多草根阶级的有才之士,最初因为身份的卑微,而没有受到重用。墨子“尚贤”的思想,便给这些贤才创造了走上历史舞台的机会。

墨子游历到了楚国,去拜见楚惠王。惠王以年老作为借口推辞,派穆贺去见墨子。

穆贺听了墨子的游说之后很高兴地说:“你的主张确实不错,但我们国君是天下的大王,恐怕会说:‘这是贱人干的’而不采纳。”

墨子说:“这就像药一样,天子也吃草根来治病,难道会因为那是草根而不吃吗?农民们缴纳粮食给达官贵族,贵族们再用这些来来祭祀上帝和鬼神,上帝和鬼神难道会因为这些是贱人种的而不享用吗?即使是贱人,往上把他比作农民,往下把他比作草药,难道还不如一把草根吗?再说,您应该听过商汤的故事吧?以前商汤想要去见伊尹,让彭氏的儿子驾车,走到半路上,彭氏的儿子问他将要去哪里,商汤说去见伊尹。彭氏的儿子就说:‘伊尹是天下的贱人,您要是想见他,派人去召他来面见您,他都算是受到恩赐了。’商汤说道:‘你懂什么!如果现在这里有一种药,吃了它耳朵会更加灵敏,眼睛会更加明亮,那我一定会高高兴兴地吃药。现在伊尹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就是这种药,你却阻止我去见他,你真是目光短浅。’如果楚王能像商汤一样,那以后就能采纳贱人的意见了。如果贱人的意见是可用有效的,用了又有何不可呢?”

用才之道就应该不拘一格,不管这个人身份如何,只要他有才能,就应该重用,这样才能使国家更强大。几千年前墨子提出的这个思想,在今天来看,依然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不管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业单位,都需要有大批的人才,才能保持事业的长盛不衰。在教育方面,冯友兰先生说,学校也是一个尚贤的地方,应该兼容并包,唯才是举。

蔡元培先生曾经担任北大校长,他在聘任教师方面,不论一个人的政治派别和文凭高低,只要他在某一个专业上有特长和贡献,就请他开课,可谓不拘一格,兼容并包。

当时梁漱溟刚刚二十岁出头,通过自学,取得了一些成就。他通过别人的介绍,慕名前去拜访蔡元培,并呈上自己的文章《究元决疑论》请蔡元培指教。

蔡先生早先已经在《东方杂志》上读过这篇文章,对梁漱溟在佛教方面的造诣非常欣赏,当即邀请梁漱溟到北大开课,讲印度哲学。梁漱溟感到十分惊讶,急忙拒绝了他。

可是蔡元培十分不舍这位人才,后来,他和陈独秀多次邀约梁漱溟,苦心劝说,终于说服了他到北大任教。于是1917年冬天,梁漱溟这个自学成材的青年,虽然没有骄人的学历,却因自己的真才实学而走上了北大的讲坛。

尊重人才,善用人才,举贤用贤,这是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话题。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萧何月下追韩信,曹操唯才是举,李世民知人善任,这些都成为千古佳话。一部中华文明史,处处无不闪耀着仁人志士奋斗的光芒。得贤者兴,失贤者亡,这是被历史验证成经典的灼灼真理。

当今的时代,是人才辈出的年代,也是需要无数人才努力奋斗的年代,然而社会上的许多“潜规则”、“走后门”等风气却让许多真正的人才被埋没。墨子早在几千年前就告诉我们,用才要不避亲疏,不分远近。他打破了世袭制度和重用贵族富人及亲戚的旧思想,反对世俗偏见,有着深刻的道理。

尚贤的思想中透露着墨子鲜活的智慧,统治者和管理者确实应该给有才之士一片能够施展才能的天地,让大德大贤的人用自己的贤才造福百姓。社会需要千里马,但是如果没有伯乐,谁又能识别出千里马的优势呢?

文化拾遗

唾面自干:娄师德的才能非常得到武则天的赏识,招来很多人的嫉妒。

他弟弟外放做官的时候,他嘱咐说:“我现在得到陛下的赏识,已经很都人在陛下面前诋毁我了,所以你这次在外做官一定要事事忍让。”

他弟弟就说:“就算别人把吐沫吐在我的脸上,我自己擦掉就可以了。”

娄师德摇摇头说:“这样还不行,你擦掉就是违背别人的意愿,你要能让别人消除怒气你就应该让唾沫在脸上自己干掉。”

中国最早的博弈论

“断指以存腕,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也。害之中取小也,非取害也,取利也。其所取者,人之所执也。遇盗人,而断指以免身,利也;其遇盗人害也。断指与断腕,利於天下相若,无择也;死生利若,一无择也。杀一人以存天下,非杀一人以利天下也。杀己以存天下,是杀己以利天下。于事为之中而权轻重之謂求,求为之,非也,害之中取小,求为义非为义也。”

这是《说经上》中的一段话。墨子的推理很清晰:断指是为了保全手腕,断腕是为了保存身体,同理,为了保存天下可以牺牲自己,因为如果天下已失,自己的生命也毫无意义,覆巢之下,安得完卵?由这些具体的事件中,墨子归纳除了一条人类活动的普遍准则: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这种权衡利弊、存大利舍小利的思想其实就是“博弈论”。墨家在这里所运用的其实就是逻辑学上的归纳法:从具体的事件中去推论出带有普遍性的结论。

有一只雄孔雀,它非常珍爱自己漂亮的尾巴,每日必梳理呵护,生怕有丝毫损伤。有个商人知道这个秘密,就趁着下雨天来到了森林里。那只孔雀正在树下躲雨,它的羽毛已经沾了水,它正心疼地在打理。听见猎人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孔雀却始终下不定决心要不要逃走。雨还在下,很多水滴从树叶中滑落。孔雀心一横,闭上眼睛,把头埋在尾巴里,任由猎人走进,把它捉去。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不能忍受一时之辱,最后却要以整个生命为代价。其中的得与失,难道还不分明吗?

墨家如此清晰地逻辑思辨是在为了与名家辩驳而形成的。不同的是,名家的多是诡辩,而墨家则不然。《经说上》等六篇就是通过逻辑树立了墨家的主张,通常合称为“墨经”。这六篇条分缕析,非常清晰。能够把这“墨经”读透的人,其思维逻辑也就相当之了得了。

在数学课堂上学生们学习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时候,老师通常会解释说:“必要条件就是‘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充分条件就是‘有之必然,无之必不然’”。“逻辑”这一词是对外文的音译,但是这两句话并不是舶来品,而是出自中国的《经说上》,可见中国逻辑学考虑之源远流长。

墨家对“名”(概念)、“辞”(判断)、“说”(推理)等思维形式都作了较科学的阐述。指出概念要反映实物,判断要表达思想,推理要指明论据,并主要研究了类比推理,提出以“辞”、“故”、“理”、“类”为基本环节的推理程序。

《小取》中写道:“或也者,不尽也。假也者,今不然也。效也者,为之法也。所效者,所以为之法也。故中效则是也;不中效则非也:此效也。辟也者,举他物而以明知也。侔也者,比辞而俱行也。援也者,曰:‘子然,我奚独不可以然也?’推也者,以‘其所不取之’同于‘其所取这’予之也。是犹谓也者同业,吾岂谓也者异也。”

这段深奥的文字其实是对现在逻辑学上的专有名词做了解释:“或”,指的是特指论断;“假”是指假设“效”是模拟,如果模拟者和被模拟者相同,就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误的;“辟”是比较,用一物来解释另一物;侔是平行地比较;援是类推法……“墨经”中还经常提到的“故”。《经上》中写道:故,所得而后成也。还把故分为大故和小故。小故就是所谓的“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大故就是“有之必然,无之必不然”,也就是篇首所提到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如果能够参透“墨经”中的这些逻辑学,去学习现在的形式逻辑就能够左右逢源了,在此也可窥见中国文化之博大精深。

文化拾遗

辱人者自辱:一位禅师在旅途中,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好几天,那人用尽各种言语污蔑他。最后,禅师转身问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礼物,但你拒绝接受,那么这份礼物属于谁呢?”那人回答:“属于原本送礼的那个人。”禅师笑着说:“没错。若我不接受你的谩骂,那你就是在骂自己。”

《禅的智慧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