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世界上最伟大的管理书
281200000010

第10章 《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1)

关于作者

埃尔顿·梅奥,原籍澳大利亚,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人际关系管理理论的创始人,开创了管理理论发展的新阶段。

1880年梅奥出生于澳大利亚的阿得雷德,先后在当地的圣彼得学院和阿得雷德大学接受教育,并取得逻辑和哲学硕士学位;后到苏格兰的爱丁堡学习医学,并同里弗斯一起进行精神病理学的研究。

1911~1919年间,梅奥在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大学担任逻辑学、伦理学和哲学讲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用心理疗法治疗受伤士兵,成为澳大利亚采用此种疗法的先驱者。

1919年梅奥任昆士兰大学哲学教授。

1922年移居美国。

1923~1926年间,他作为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为洛克菲勒基金会进行工业研究。在此期间的1923年,梅奥在费城附近一家纺织厂就车间工作条件对工人的流动率、生产率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1926年,梅奥进入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专事工业研究,任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研究院工业研究室副教授,以后一直在哈佛大学工作直到退休。

1927年冬,梅奥应邀参加了霍桑试验,从1927~1936年断断续续进行了历时9年之久的两阶段试验研究。梅奥于1929~1947年间担任工业研究教授,并在退休时获得了“荣誉退休者”的头衔。

1949年梅奥在英国去世,终年69岁。

梅奥最大的成就在于对霍桑试验所做的贡献。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梅奥分别于1933年和1945年出版了《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和《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两部名著。霍桑试验揭示出工业生产中的个体具有社会属性,生产率不仅同物质实体条件有关,而且同工人的心理、态度、动机,同群体中的人际关系以及领导者与被领导集体的关系密切相关。

霍桑试验以及梅奥对霍桑试验结果的分析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久远的影响,西方管理思想在经历过早期管理理论和古典管理理论(包括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和韦伯的官僚制行政组织理论)阶段之后进入到行为科学管理理论阶段。梅奥的同事,一位著名的管理学者怀特·黑德在其作品《自由社会中的领导》中写道: “如果没有梅奥把工作群体的活动综合起来的天才,如果不是他慷慨大方地让他的追随者享用他的思想和智慧,我们之中的某些人,特别是我,将无法领悟一个首次进入连续不断的技术演变而需进行社会调整的文明的关键问题。泰勒发现了工作,之后有人探索大规模的工作,有人将工作组织起来,但在梅奥之前,没有人发现是人在做工作。”

关于本书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是梅奥对《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一书中提出的观点的进一步引申和发展。这时由于作者的视野更加开阔,经验更加丰富,他在该著作中所提出的问题不仅仅局限于工业企业的经营问题,涉及了战后西方国家的社会治理以及现代资本主义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特别是作者对战后世界发展前景所作的一些预测性分析,让现在的读者仍感觉很有新意。该著作基于霍桑实验的结果进行研究并提出了著名的人际关系学说,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

第一,不应把员工看成单纯的“经济人”,而应把其看做是“社会人”。影响工人生产积极性的因素,除了物质方面的因素外,还有社会和心理方面的因素。梅奥还提出调动员工积极性的13条具体原则。

第二,工资报酬、工作条件等不是影响生产率的第一因素。生产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士气和工作态度,而士气又取决于人际关系。梅奥认为提高生产效率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工人的满足感。他指出,新型管理者必须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第三,不能只关注正式组织,还要看到工人中间还存在非正式组织。梅奥认为任何一个机构里,在正式的法定关系掩盖下都存在着大量的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可以分为感情型、兴趣型、利益型等不同类型。企业管理者必须了解非正式组织中的关键领导人物。非正式组织能够维系和增强成员间的文化交流,满足人们社会交往的需要。但是,非正式组织容易产生阻碍变革、角色冲突、传播谣言等不利作用,因而管理当局必须采取正确的态度对待非正式组织。

第四,企业领导要善于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善于听取员工的意见,能够通过提高员工的满意度来提高士气,从而提高生产率。

在总结中,梅奥特别指出以下几点:

第一,与工人谈话有助于工人解除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和调整自己对于个人问题的态度及情绪,从而使他们清楚、明白地提出自己的问题。

第二,访谈有助于工人与周围的人相处得更容易、更和谐。

第三,访谈还会提高工人与经理人员更好地合作的愿望和能力,这就有助于形成工人对工作群体和对工厂的双重归属感。

第四,与员工交谈是培养训练管理人员的重要方法,这种方法有助于上情下达。

第五,与员工交谈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源泉,对于经理来说具有巨大的客观价值。

《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一书中总结出的人际关系理论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影响也逐步扩大,一些大学开始设立相应的课程,人际关系学说及其观点也逐步进入了企业实践领域。1949年该学科被定名为行为科学以后,福特基金会成立了科学部,次年建立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并在1953年拨款委托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高等学府从事行为科学的研究。此后,洛克菲勒基金会、卡耐基基金会也相继拨款支持行为科学的研究。第一期《行为科学》杂志于1956年在美国出版。

内容梗概

本书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科学与社会”,第二部分为“临床式调研方法”。

一、科学与社会

第一部分“科学与社会”包括两章,第一章“进步的阴暗面”,第二章“‘群氓’假设及其必然结果——国家专制”。

1进步的阴暗面

在本书第一章“进步的阴暗面”中,梅奥开宗明义地提出了该书的主题: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世界的物质进步和技术发展是巨大的,但正是这些进步和发展使人类社会失去了原有的平衡。因为国家在重视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忽视了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发展问题。作者根据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长期考察和研究,得出结论:如果社会和技术能够得到同步协调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很有可能得以避免。

第一章首先简单回顾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史,接着概述了工业文明的发展史。

2“群氓”假设

梅奥指出,“群氓”假设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制定法律、组织政府和经济活动的指导性前提,由此升华出“极权国家”的思想。这种国家凭借至高无上的权威,对“群氓”实施强制性的法治和秩序。那个时代形成的许多理论和教条,同当代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言论如出一辙,毫无二致。公众只是“群氓”,社会必须采取强制性的独裁统治。

本书第一章“进步的阴暗面”旨在唤起对系统研究中的失衡现象——过分重视技术和物质方面,忽视人文和社会方面——的注意。而第二章对“群氓”假设的分析则揭示了西方社会在政治思想和经济思想领域中的弱点。如果说梅奥在本书第一部分“科学与社会”中提出了问题,那么他在本书的第二部分则是试图探索解决问题的出路。通过毕生从事工业研究的实践和经验,总结出一套求得资本主义社会和谐发展的方法和途径是他最大的愿望。

二、临床式调研方法

本书第二部分临床式调研方法包括四章:第三章“第一次调查”,第四章“霍桑工厂试验与西方电气公司,对访谈结果的进一步评论”,第五章“缺勤与工人流动率”,第六章“仅仅爱国主义是不够的,我们绝不能对任何人抱有怨和恨”。在本部分中,梅奥详细介绍和深入分析了他参与从事的两次著名工业心理学试验的结果,在其前部名著《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一些经典思想,这些思想后来成为组织行为学的基本原理。梅奥一再强调,以往的经济学理论在人文方面非常薄弱,非常不充分,甚至达到荒唐的程度。人类被描绘为一群自私自利、为了争夺稀缺资源和生存机会而自相残杀的游牧部落民。由于认识到这一理论假设的虚妄和谬误,梅奥及其同事便开始对某些特定的人类活动进行研究。梅奥认为,为了提出新的假设代替所谓“经济人”的抽象,必须通过“临床式调研”,即先对实际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复杂性进行深入探求。只有“临床”研究才能产生出合乎逻辑的治疗方案。

1第一次调查

这种“临床”式的研究工作,梅奥先后参加了两次。本书第三章介绍了他的第一次调查的过程和结果。按照梅奥自己的说法,这次调查“彻底否定了认为只有私利才是激励和推动人工作的全部动力的假设”。

1923年,梅奥等人应邀到美国费城附近的一家纺织厂调查细纱车间工人流动率过高的原因。由于种种原因,梅奥在这家纺织厂的试验没有继续下去,所以留下许多问题无法得到令人满意的答案。

但是梅奥的试验确实把人们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步。以往,只重视效率的专家们从“群氓”假设出发,认为工人们关心的只是自身的物质利益;他们从不同工人对话,把工人的抱怨看做是夸大其词或误解而置之不理。所以,他们提出来的刺激工人积极性的办法总是无法奏效。另一方面,梅奥小组在“临床”观察和诊断中通过细致地考虑和分析工人工作及思想状况方面的问题,得出了许多令人惊诧的结论,但是,其中有一些在当时是难以解释的。

2霍桑工厂试验与西方电气公司,对访谈结果的进一步评论

在费城的纺织厂进行了第一试验后,梅奥于1926年进入哈佛大学从事工业研究工作。1927年冬天,梅奥在纽约的哈佛俱乐部为一批从事人事管理的经理们举办讲座,从一位学员处得知彭诺克和一批人正在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试验。当时的霍桑工厂大约有25000名工人,主要从事生产电话机及其他电器的工作。当时许多实际从事管理工作的经理人员和一些理论研究人员认为从物质条件方面改善工作环境可以提高生产率。在照明、通风、温度等各种条件恰当,工作量标准又制定得符合科学测算结果,再加上采用物质刺激工资制度,这些优越条件下,工人就会努力工作。为了验证车间照明程度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一批研究人员从1924年11月开始在霍桑工厂进行试验,这就是著名的霍桑试验的第一阶段。试验结果大大出乎人们预料,照明程度同工作效率之间毫无关联,产量的上升与照明条件的好坏没有直接关系。研究人员无法解释这一结果,感到十分恼怒,准备放弃试验。

听说这一情况后,梅奥应邀带领一批研究工作者进入霍桑工厂继续试验,这被称做霍桑试验的第二阶段。这个阶段的试验主要内容是“访谈计划”,即逐个与工人面谈,从1928年9月开始,至1930年5月结束。梅奥在1933年出版《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一书后,又断断续续进行试验,到1936年方告结束。

梅奥在本书第四章里进一步分析了霍桑试验的结果,但他声明这种分析并不能概括哈佛大学工业研究系的全部工作,只不过是个例子而已。而且,他也不打算详细描述霍桑试验的全过程,对霍桑实验全过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查阅梅奥的哈佛同事、霍桑试验第二阶段的主要研究人员之一罗特利斯伯格与西方电气公司的迪克森合著的《经理与工人》一书,或者他的另一位同事怀特黑德所著《产业工人》一书。

梅奥提出,现代大工业的管理,必须解决以下的3个主要问题或基本任务:

①将科学和技术应用于物质资料的生产。

②系统化地建立生产经营活动的秩序。

③组织工作,其实质是使工人在工作集体中实现持久的合作与协调。

在一个适应型的社会里,组织本身要随着经营环境和自身因素的变化而不断重构,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