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具中外词语溯源故事大辞典
2831600000013

第13章 B(8)

相传很久以前,丹阳有两户人家: 一户姓张,老母带着一儿一女;另一户姓王,夫妻俩带两个儿子。两家紧邻,非常要好。张家独根儿子从小娇生惯养,实指望他将来娶妻生子传宗接代,不料18岁那年,忽然患病死了。张家无人接代,老母伤心之极,哭了七七四十九天。王家一劝再劝总是劝止不住。眼看着老人家一天瘦似一天,夫妻俩很着急,决定把自己17岁的大儿子送给张家接代。张母一听王家送儿子给自家接代,自然没有话说。何况王家大儿子忠厚勤快,孝顺父母,更令人高兴。只是怎好白白地要王家一个儿子。转念一想,自己女儿已16岁了,若跟王家大儿子配亲成双,岂不两全其美了么!张母把这想法对王家夫妻一讲,夫妻俩说:“这样,尽管我们儿子改姓张,但外面说起来还是女婿,不知是为你家补代。这样吧,你不要称他女婿,也不要称他儿子,就称为‘补代’吧。”张母一听,拍手叫好。这段佳话便被人们一直传颂,将女婿称作“补代”也一直沿袭至今。

【捕风捉影】bǔfēngzhuōyǐng

原指事情像风和影一样难以捕捉。后比喻说话做事虚无飘渺,没有根据。典出《汉书·郊祀志》:“听其言,洋洋满耳,若将可遇;求之荡荡,如系风捕影,终不可得。”

西汉成帝刘骜(ào),虽是壮年,但因与赵飞燕、赵合德姐妹整日宣淫,身体虚弱,没有子嗣,临死前几年,又好方士,信鬼神。方士、道士投者甚众,成帝一律任他们为“待诏”。在上林中,长安城内外,到处设祭,花费很多钱财。于是谷永上书,劝成帝不要相信他们。谷永说,听他们的话,滔滔不绝充满耳朵,好像就会见到一样;你要认真去研究,反觉得空空荡荡,就像想把风拴住、想把影捉住一般,是永远不能得到的。成帝觉得谷永说得也对,后来就有所改变。

“捕风捉影”一语即源于此,比喻没有根据、毫不实在。

【不才】bùcái

意谓没有才能,它常用作第一人称“我”的谦称,是一种自谦的话。语出《左传》:“两国治戎,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guó)。”

春秋时,晋楚两国在邲作战,双方都有伤亡。晋军射杀了楚国大将连尹襄老,并俘虏了楚国的公子谷臣。而晋军副帅荀首的儿子知(yìng)则被楚军俘虏。于是双方达成协议,互换虏质。

在释放知时,楚王问他道:“我俘虏了你,你会怨恨我吧?”知回答说:“两国打仗,我实在没有才能,不能胜任所担负的职务,所以做了俘虏。”

知接着说:“大王没有拿我这俘虏的血去祭鼓,而让我回国去接受杀戮(lù),这是大王的恩惠啊,我怎么能怨恨您呢?”

楚共王又道:“尽管这样,你也一定要把心里的想法告诉我!”

知只好又讲了一番,他说:“承大王福佑,我能够回到晋国,若晋国赦免了我,让我承袭了父亲的官爵,承担了重要的工作,那么今后如果碰到了您手下的人,我一定不违背礼义,尽全力去完成自己的职责,这就是我要报答大王的。”

楚共王听了知这番不卑不亢的回答,心里非常佩服。他对手下人说:“对晋国,是不可以小看的!”

“不才”,就是知回答中的自谦之词,现在有时也还使用。

【不逞之徒】bùchěngzhītú

不逞: 欲望未得到满足。原指政治上失意而为非作歹的人。源自《左传·襄公十年》:“故五族聚群不逞之人,因公子之徒以作乱。”

公元前565年,郑国的相国子驷派人杀了郑僖公,另立僖公5岁的儿子简公为君。这样,他就操纵了郑国的国政。有不少贵族的公子就联合反对子驷,准备发动政变。子驷知道了,便“先下手为强”,杀了子狐、子熙、子侯、子丁等公子。子狐的两个儿子吓得逃往卫国,其余的反对派也就不敢轻举妄动了。

子驷对尉止也有很深的成见,因此,在晋国率领诸侯之师(诸侯各国的联军)攻伐郑国,郑国出兵抵御于牛首(在当时郑国境内,今河南陈留县西南)的战役中,子驷故意减少尉止部队的兵车数量,尉止俘获的俘虏,子驷又不算数、不计功。

子驷在划定田边地界的时候,还占了司氏、堵氏、侯氏、子师氏等几家的一些地。于是,尉、司、堵、侯、子师五家贵族纠合了一批不得志的人,以公子们被害为由,发动了政变。尉止、司臣、侯晋、堵女父、子师仆,带领众人,攻入宫中,杀了子驷,把郑简公劫走,局势极度紧张。后来子产和子发兵,杀了尉止和子师仆,侯晋、堵女父和司臣逃到国外去了,乱事才告平定。

“不逞之徒”。后用来称那些心怀不满而为非作歹、捣乱闹事的不法分子。

【不痴不聋,不做家翁】bùchībùlóng,bùzuòjiāwēng

这一古俗谚在《北史·长孙平传》《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二年》上都有引用。

唐代中期爆发了有名的“安史之乱”,以后又接连发生了回纥、突厥等少数民族入侵等事件,唐皇被逼几次逃难,国势危殆。后唐皇倚仗了一个名叫郭子仪的忠实可靠的大臣,多次打败乱军,才使唐王朝转危为安。唐代宗李豫为了酬劳郭子仪,除给他高官厚禄以外,还把自己的女儿升平公主嫁给他的儿子郭暧为妻。有一天小两口吵架,升平公主摆起了公主架子。郭暧愤愤地说:“你是公主又有什么了不起!皇帝不是全靠我爸爸出力才能坐稳皇位吗?我爸爸还不稀罕做皇帝呢,要不然早就做了!”升平公主气得立刻跑回皇宫去向皇帝哭诉。郭子仪吓得要命,郭暧的话如果被追究起来,是要满门抄斩的啊!于是立刻把郭暧捆绑起来,去向皇帝李豫请罪。李豫却不以为然地笑道:“俗谚说:‘不痴不聋,不做家翁。’儿子、媳妇吵嘴说的话,大人何必计较呢?”一场大风波,就这样平息了。

后人用“不痴不聋,不做家翁”这个典故比喻作为一家之主,对子侄辈的一些小过失,要装痴作聋,不必追究,否则就不会把大家庭维系好。

【不耻下问】bùchǐxiàwèn

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或学问较自己差的人请教为可耻。语出《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春秋时,卫国大夫孔圉(yǔ)为人谦虚,又聪明好学。孔圉去世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人学习和发扬他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特赠给他一个“文”的谥号。人们便尊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弟子子贡不了解孔文子为什么会获得一个那么好的谥号,于是,便请教孔子说:“孔圉的谥号为什么叫‘文’?”孔子说:“他才思敏捷,又爱好学习,不以向比自己职位低、学问差的人请教为羞耻,因而赠他的谥号叫‘文’”。经孔子这样解释,子贡终于明白了。

“不耻下问”即源于此,现在人们仍然常常使用,用以赞扬谦虚好学,或虚心向晚辈、学生请教的精神。

【不出门知天下事】bù chūmén zhī tiānxià shì

足不出户而能了解天下大事。旧时常用来称羡知识阶层,谓具备书本知识,就可以推测并知晓世事的变迁。不过,这句话最早却并没有这个意思。语出《续传灯录》卷六:“若也道得,不出门知天下事。”这里所说的是禅理不可言说,如果能够言传,那就是不出门也知天下事了,是反讽的说法,是说道出禅理和“不出门知天下事”一样,是不可能的。后来人们引用,取了正面的意思。此语在民间常说作“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更使之将错就错,成了“知识分子”不重视生活实践的托辞。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讲过这样的话:“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然而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那些人在他们的实践中间取得了‘知’,经过文字和技术的传达而达于‘秀才’之手,秀才乃能间接地‘知天下事’。”【不到黄河心不死】bù dào Huáng Hé xīn bù sǐ

这是一句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俗语。关于这一俗语的由来,有着不同的说法:

① 这个俗语的来历据梁启超先生考证,应与古诗《公无渡河》有关。传说古时有个白发狂夫执意渡河,不顾妻子的劝止,最终溺水而亡。于是有人感叹此事,作诗曰:“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古代常把黄河简称为河,古人便认为这里的河亦指黄河,于是便隐括这首古诗的意旨提炼出“不到黄河心不死”的俗语。后来还有人依此创作了相关的民间传说,借以解释这句话的来历。自此之后,“不到黄河心不死”便以其形象生动而广泛流传。

② 此语是由“不得横祸心不死”演变而来。据晚清小说《扫迷帚》(壮者著,载《绣像小说》第45期),其第五回写到昆山通人汪梧凰辨析苏州谚语时说:“‘弗到黄河心弗死,到了黄河死不及’,世之将错就错者,每援为口实,无理可笑,莫甚于此!盖‘黄河’乃‘横祸’之误,言人不犯横祸,则不肯死心塌地;及犯了事,则身为囚犯,欲死不及,乃劝人及早改过的意思。”可见这句俗语中的“黄河”并非实指,而是谐音。久而久之,人们为了表达得更直接、形象,并避开贬义,遂把“不得横祸心不死”演变成了“不到黄河心不死”。

③ 此语的形成,来自古代一段忠贞的爱情故事。据传说,古代有位擅长吹埙(xūn)的青年名叫黄河。埙是古代的土制乐器,它由黏土烧成鸭蛋大小,长圆中空的形状,埙上有六个小孔,由手指控制堵放可吹出不同音阶。这位黄河是吹埙能手,他吹奏的乐曲优美动听,打动了一位贵族少女,于是他们彼此相爱。可惜那青年出身贫寒,门不当户不对,少女的父亲将这对恋人拆散。黄河流浪异乡,相思成病而死。死后他的心变成了一块精美的玉石,被人拿去雕琢成一只无比精致的酒杯。这个酒杯是件瑰宝,只要一倒进美酒,一个吹埙少年的形象便浮现在杯中,还发出埙的悦耳的声音。此杯被献给了皇帝,皇帝又赏赐给心腹大臣。这大臣正是思念情人黄河的少女之父,当然酒杯就被女儿看到了。她见杯中浮现的正是黄河,顿时痛哭,泪落杯中。所以后来说“不到黄河心不死”或“不见黄河不掉泪”了。

“不到黄河心不死”多用来比喻不达到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最后无路可走的境地决不死心。

【不得要领】bùdéyàolǐng

要领: 要契。原指衣服的腰身和领口。古时长袍,只要提起腰和领,襟袖自然舒展,所以用“要领”比喻关键之处。原谓得不到肯定的答复。源自《史记·大宛列传》:“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

西汉时,有一个民族叫“月氏”(Ròuzhī,在今甘肃、青海之间),被匈奴打败之后,只好远远逃走,他们仇恨匈奴,时刻都想报仇雪恨,但苦于没人相帮,只能暂时忍气吞声。汉朝正想打败匈奴,汉武帝从投降汉朝的匈奴人那里得到这个消息后,便想派使者前去联系月氏,一起来消灭匈奴。但通往月氏的道路须经过匈奴。公元前139年,博望侯张骞(qiān)受命出使月氏,经过匈奴时,被匈奴捉住,被拘留了十多年。但即使这样,他也没有忘记皇上交给的任务。后来,张骞带领部下趁匈奴不注意,逃了出来,继续寻找月氏。当时,月氏国王被匈奴人杀死,国人立他的太子做国王。新国王带领臣民向西进攻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大夏国(在今阿富汗北部),占领了大部分领土。随着生活的安逸和岁月的流逝,月氏人向匈奴人报仇的念头也逐渐淡薄了。当张骞等一行人来到之后,和他们谈起抗击匈奴一事时,月氏人根本提不起什么兴趣来,言谈间往往不得要领。张骞始终没有得到肯定的答复和响应,最后只好扫兴地返回了汉朝。

后人将“不得月氏要领”简作“不得要领”,指没有掌握事物的要点和关键。

【不甘雌伏】bùgāncífú

雌伏: 象雌鸟趴在窝里那样。比喻屈居人下或无所作为。源自《后汉书·赵典传》。

东汉末年,太尉赵谦的弟弟赵温是个胸怀大志的人。在他担任京兆丞的时候,他曾这样感慨道:“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意思是: 男子汉大丈夫要像雄鹰那样展翅高飞,志图大业,而不能像雌鸟那样栖息小枝,满足现状,无所作为。后来赵温辞去京兆丞官职,准备另选高枝。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胁迫汉献帝将都城从洛阳迁到许昌。赵温同车相随。到许昌后,赵温被封为江南亭侯。后来还当过司徒等职,但最后被曹操免职。

后以“不甘雌伏”指不甘心无所作为。

反其意而用,作“甘雌伏”。

【不敢越雷池一步】bùgǎn yuè léichí yī bù

源自东晋·庾亮《报温峤书》。

东晋成帝咸和二年(327年),历阳(今安徽和县)内史苏峻起兵造反,江州(今江西九江)刺史温峤急欲率兵东下保卫京城建康(今江苏南京),中书令庾亮向来忌惮重兵在握、雄踞长江中游的陶侃,于是致信温峤曰:“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意思是,我担心西边的防线,远远超过历阳,请你不要带兵越过雷池到京都去。温峤遵命没有发兵。不料,庾亮低估了苏峻的兵力,被苏峻击败,导致建康失陷,庾亮退兵至江州,与温峤会合。

后人据“无过雷池一步也”引出“不敢越雷池一步”,指做事不敢超越一定界限、范围。

【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bùguǎn báimāo hēimāo,zhuōzhù lǎoshǔ jiùshì hǎomāo源出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秀才驱怪》:“异史氏曰:‘黄狸黑狸,得鼠者雄,此非空言也。’”

蒲松龄(1640—1715)在该文中讲了一个叫徐远山的秀才歪打正着吓跑了妖怪的故事。故事最后蒲松龄以“异史氏”的名义发议论说:“黄狸黑狸,得鼠者雄。”“狸”的学名叫豹猫,又俗称“野猫”“山猫”“狸猫”(有一个著名的包公故事就叫“狸猫换太子”),体形如猫,也喜以鼠为食。六朝时的字书《玉篇·犬部》云:“狸似猫。”清代钱绎《方言笺疏》卷八亦有“狸之捕鼠者亦曰猫”。可见是因为狸、猫相近,“黄狸黑狸”后来就被说成“黄猫黑猫”了。从蒲松龄的语气看,“黄狸黑狸”这句话也不是他的发明,而应是已流传于民间的俗话。

“白猫、黑猫”这句话是因为邓小平才变得著名的。据记载,小平同志最早是在1962年公开引用这句话的。当年7月2日中央书记处召开农业问题工作会议,在讨论“包产到户”时,邓小平表示支持,说:“……所有形式中,农业是单干搞得好,不管白猫黑猫,在过渡时期,哪一种方法有利于恢复农业,就用哪一种方法……”5天后,他又在共青团三届七中全会上重申了这个看法,并说:“刘伯承同志经常讲一句四川话: 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邓小平将四川话的“黄猫、黑猫”改造成对比更加分明的“白猫、黑猫”。

现人们常用此语比喻不管是谁,用什么方法,只要取得好效果就行。

【不管三七二十一】bùguǎnsān qī èrshíyī

谓不顾一切或不问是非情由的鲁莽行动。其语源说法众多,现一一列举:

① 源于原始时期先民的计数方法。那时人们像孩子一样掰着手指头数数,一个人有两只手,每只手有五个手指,两只手有十个手指。因此人们对“二”“五”“十”这三个数特别熟悉。口语中的“一五一十”,就是和以手计数有关系的。五减二得三,五加二得七。在人们印象中,三是少,七是多。数三只要一只手,数七需要两只手。三代表吉利,七象征凶险。因此,人们说“不管三七”,意思是“不管多少”“不管好歹”。后来,人们在这种说法后面加上了“三七”的乘积,“三七二十一”这句俗语就流传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