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六祖坛经笺注
2836200000014

第14章 般若品第二(3)

[3]因事物而执著不离之心名执心。《广百论释》:“非唯空有,亦复空空,遍遣执心。”

[4]通达者,通于事理而不壅滞之谓也。《金刚经》:“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往生论注》下:“无碍者,谓知生死即涅槃,如是等入不二门无碍相也。”

[5]《般若经》者,说般若波罗蜜深理经典之总名也。有《大般若经》、《放光般若经》、《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光赞经》、《道行般若经》、《佛母出世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大明度经》、《摩诃般若钞经》、《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濡首菩萨无上清净分卫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仁王般若波罗蜜经》、《了义般若波罗蜜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经》等。

善知识!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1],大小二乘[2],十二部经[3],皆因人置[4]。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5]。故知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缘其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人,智为大人。愚者问于智人,智者与愚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6]?

[1]修多罗或翻为契经。契理合机名契;贯穿法相,摄持所化,如经之于纬名经。

[2]大乘与小乘也。对小机说罗汉道,名小乘;对大机说作佛之道,名大乘。又《四部阿含经》为小乘,《法华经》《维摩经》等为大乘也。《法华游意》下:“佛教虽复尘沙,今以二义往收,则事无不尽。一者,赴小机,说名曰小乘;二者,赴大机,说称为大乘。”

[3]十二部经,一切经分为十二类之名也。《智度论》三十三:“一、修多罗,此名契经;二、祗夜,译为应颂,又为重颂;三、伽陀,译为讽颂,又为孤起颂;四、尼陀那,此译因缘;五、伊帝目多,此译本事;六、阇多伽,此译本生;七、阿浮达磨,新名阿毗达磨;八、阿波那陀,此译譬喻;九、优婆提舍,此译论义;十、优陀那,此译自说;十一、毗佛略,此译方广;十二、和伽罗,此译授记。以上十二部中,惟修多罗、祗夜与伽陀三者,为经文中体裁之上者,其余九部,不过记载其经文,从别事而立名耳。”

[4]随大小机,佛为施设。

[5]一切万法,见前。

[6]《唯识论》二:“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于一切法,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大乘止观》:“此心即自性清净心,又名真如,亦名佛性,亦名法身,亦名如来藏,亦名法界,亦名法性。”《华严·回向品》云:“真如照明为性。”

《菩萨戒经》[1]云:我本元自性清净[2],若识自心见性[3],皆成佛道[4]。

[1]姚秦罗什于《梵网经》中最后译出之《菩萨心地戒品》第十,为二卷,题曰《梵网经卢遮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后于此下卷之中,偈颂以后,所说之戒相,别录为一卷,以便持诵。台祖智者名之为《菩萨戒经》。

[2]我者,常住于己身之一主宰也。《唯识论》:“我为主宰。”自性清净,即自性清净心也。吾人本有之心,自性清净,离一切之妄染者是。

[3]《传心法要》上:“真心无相,不来不去。生时性亦不来,死时性亦不去。湛然圆寂,心境一如。但能如是直下顿了,不为三世所拘系,便是出世人也。”按:出世人即识自心见性之人。

[4]《普照禅师修心诀》云:“不识自心是真佛,不识自性是真法。欲求法而远推诸圣,欲求佛而不观己心。若言心外有佛,性外有法,坚执此情,欲求佛道者,纵经尘劫,烧身炼臂,敲骨出髓,刺血写经,长坐不卧,一食卯斋,乃至转读一大藏教,修种种苦行,如蒸沙作饭,只益自劳尔。但识自心,恒沙法门,无量妙义,不求而得。故世尊云:‘普观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又云:‘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是知离此心外,无佛可成。过去诸如来,只是明心的人;现在诸贤圣,亦是修心的人;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愿诸修道之人,切莫外求,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净名经》[1]云:即时豁然[2],还得本心[3]。

[1]《净名经》,即《维摩诘所说经》之别名。

[2]豁然,《说文》:“豁达也。”

[3]《维摩经·三弟子品》:“时维摩诘即入三昧,令此比丘,自识宿命。曾于五百佛所,殖众德本,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1],一闻言下便悟[2],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3],令学道者顿悟菩提[4],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5],直示正路。是善知识有大因缘[6],所谓化导令得见性[7]。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8]。

[1]忍和尚,即五祖忍大师。

[2]一闻,一闻法也。《宗镜录》二:“上上根人,一闻千悟。”按:事见上文“三更付法时”。

[3]此教法,指达磨以来,以心传心之法。《释笺》一:“弘宣教法。”流行者,如水之流行,所及者远也。《孟子》:“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

[4]一类有大心之众生,闻大乘行大法而直证佛果者。名为顿悟。又,速疾证悟妙果者,名顿悟也。按:此云顿悟菩提,即顿时悟得菩提之义。

[5]《心地观经》三:“菩提妙果不难成,真善知识实难遇。”

[6]《维摩经·佛国品》注:“什曰:‘力强为因,力弱为缘。’肇曰:‘前后相生,因也。现相助成,缘也。诸法要因缘相假,然后成立。’”《止观》五下:“招果为因,缘名缘由。”

[7]《演密钞》五:“化谓教化,导谓示导。”《法华经·妙庄严王本事品》:“若善男子善女人,种善根故,世世得善知识。其善知识,能作佛事,示教利喜,令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王当知,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8]起,物之初起也。《注维摩经》二:“显维摩诘辩才殊胜,发起众会。”

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1],不能自悟[2],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若自悟者,不假外求[3]。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望得解脱者[4],无有是处。何以故?自心内有知识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5],救不可得[6]。

[1]《华严·出现品》:“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相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相,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即得现前。”

[2]譬如人虽自具见分,不依外之光明,不辨诸色相。

[3]唐释慧海云:“贫道闻江西和尚道:‘汝自家宝藏,一切具足,使用自在,不假外求。’我从此一时休去,自己财宝随身受用,可谓快活。无一法可取,无一法可舍,不见一法生灭相,不见一法去来相。遍十方界,无一微尘许不是自家财宝。”

[4]《探玄记》八:“情无异念,故云一向。”《剪灯新话句解》二:“何一向薄情如是?”注:一向,犹言一偏也。《名义集》七:“肇曰:纵任无碍,尘累不能抱,解脱也。”

[5]教授,见前。

[6]不能救其邪迷、颠倒。

若起正真般若观照[1],一刹那间[2],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3]。

[1]海水一滴,自明证据,则心遍一切,智临万境,无物不照,无理不通,是谓正真观照。

[2]《西域记》二:“时极短者,谓刹那也。”《楞严经》二:“沉思谛观,刹那刹那,念念之间,不得停止。”

[3]《普照禅师修心诀》云:“昔异见王问婆罗提尊者曰:‘何者是佛?’尊者曰:‘见性是佛。’王曰:‘师见性否?’尊者曰:‘我见佛性。’王曰:‘性在何处?’尊者曰:‘性在作用。’王曰:‘是何作用?我今不见。’尊者曰:‘今见作用,王自不见。’王曰:‘于我有否?’尊者曰:‘王若作用,无有不是。王若不用,体亦难见。’王曰:‘若当用时,几处出现?’尊者曰:‘若出现时,当有其八。’王曰:‘其八出现,当为我说。’尊者曰:‘在胎曰身,处世曰人,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香,在舌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遍现俱该沙界,收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识者唤作精魂。’王闻,心即开悟。”《四教仪》:“十佛地机缘若熟,以一念相应慧,顿断残习,成佛。”又:“直了上无佛果可求,下无众生可化,是名为至佛地。”

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1]。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无念[2]。何名无念?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3],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4]出六门[5],于六尘中无染无杂[6],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7],名无念行[8]。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9],即名边见[10]。

[1]唐释慧海云:“若自了了知心不住一切处,即名了了见本心也,亦名了了见性也。只个不住一切处心者,即是佛心,亦名解脱心,亦名菩提心,亦名无生心,亦名色性空。经云:证无生法忍是也。汝若未得,如是之时,努力努力,勤加用功,功成自会。所以会者,一切处无心即是会。言无心者,无假不真也。假者,爱憎心是也;真者,无爱憎心是也。但无憎爱心,即是二性空。二性空者,自然解脱也。”

[2]《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无念者,一切处无心是,无一切境界,无余思求是。对诸境色,永无起动,是即无念。”又曰:“得无念者,六根无染故。自然得入诸佛知见。”

[3]爱欲之心,浸染外物,执著而不离,名染著。《新译仁王经》中:“愚夫垢识,染着虚妄,为相所缚。”

[4]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对于六根之色、声、香、味、触、法六境,能生见、闻、嗅、味、觉、知之了别作用者是也。

[5]眼、耳、鼻、舌、身是外五门,内有意门,共六门。

[6]“六尘”见前。《法华经·序品》:“纯一无杂。”《顿悟入道要门论》上:“喻如明鉴,鉴中虽无像,而能现万像。何以故?为鉴明故能现万像。学人为心无染故,妄念不生,我人心灭,毕竟清净。以清净故,能生无量知见。”

[7]进退无碍名自在。又,心离烦恼之系缚,通达无碍,名自在。《法华经·序品》:“尽诸有结,心得自在。”《顿悟入道要门论》上:“问:‘此顿悟门,以何为宗,以何为旨?以何为体,以何为用?’答:‘无念为宗,妄心不起为旨,以清净为体,以智为用。’问:‘既言无念为宗,未审无念者,无何念?’答:‘无念者,无邪念,非无正念。’‘云何为邪念?云何名正念?’答:‘念有念无,即名邪念;不念有无,即名正念。念善念恶,名为邪念;不念善恶,名为正念。乃至苦、乐、生、灭、取、舍、怨、亲、憎、爱,并名邪念,不念苦乐等,即名正念。’问:‘云何是正念?’答:‘正念者,惟念菩提。’问:‘菩提可得否?’答:‘菩提不可得。’问:‘既不可得,云何惟念菩提?’答:‘只如菩提,假立名字,实不可得,亦无前后得者,为不可得故。即无有念,只个无念,是名真念。菩提无所念,无所念者,即一切处无心,是无所念。只如上说如许种无念者,皆是随事方便,假立名字,皆同一体,无二无别。但如一切处无心,即是无念也,得无念时,自然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