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六祖坛经笺注
2836200000016

第16章 疑问品第三(1)

此品述韦使君疑问达磨祖“无功德”语与往生西方等说。《唯识枢要》明五种问:“一、不解故问;二、疑惑故问;三、试验故问;四、轻触故问;五、为利乐有情故问。”按:今言疑问者,总兼五,别当第二也。

一日,韦刺史为师设大会斋[1]。斋讫,刺史请师升座。同官僚士庶肃容再拜,问曰:弟子闻和尚说法,实不可思议[2]。今有少疑[3],愿大慈悲[4],特为解说。师曰:有疑即问,吾当为说。韦公曰:和尚所说,可不是达摩大师宗旨乎[5]?

[1]大会,大法会也。大会而兼吃斋,故云大会斋。《般舟赞》:“一一大会随人入。”斋,戒也,敬也。又,斋食也。就戒律上言,食分时、非时,正午以前为正时,正午以后为非时。时则可食,非时则不可食。《大毗卢遮那经》:“我以佛眼普观一切众生大菩提心之正因,唯以持斋为根本。”

[2]不可思议者,言理之深妙,事之稀奇,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议也。《注维摩经》一:“生曰:不可思议者,凡有二种:一曰理空,非惑情所测;二曰神奇,非浅识所量。”《金刚般若经》:“当知此经义不可思议。”

[3]少,不多之意。

[4]大慈悲,即大慈大悲也。《观无量寿经》:“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5]可不是,犹云岂不是。宗旨,谓正确之意旨也。《行事钞》上之一:“寻讨者不识宗旨。”《神僧传》:“佛图澄妙解深经,旁通世论。讲说之日,正标宗旨,使始末文言,昭然可了。”今谓人行事之目的所在曰宗旨。

师曰:是。公曰:弟子闻达摩初化梁武帝[1],帝问云:朕一生造寺度僧[2],布施设斋[3],有何功德?达摩言:实无功德。弟子未达此理,愿和尚为说。师曰:实无功德。勿疑先圣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4],不在修福。师又曰:见性是功,平等是德[5]。

[1]《传灯录》三“达磨章”曰:“广州刺史萧昂具主礼迎接,表闻武帝。帝览奏,遣使赍诏迎请。十月一日至金陵。帝问曰:‘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记,有何功德?’师曰:‘并无功德。’帝曰:‘何以无功德?’师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帝曰:‘如何是真功德?’答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2]朕,我也。古时上下通称之,秦始皇始作天子之自称用。

[3]《大乘义章》十一:“言布施者,以己财事分布与他,名之为布。辍己惠人,目之为施。”

[4]《维摩经慧远疏》:“佛以一切功德法成,故名法身。”《大乘义章》十八:“言法身者,解有二义:一、显本法性,以成其身,名为法身;二、以一切诸功德法而成身,故名为法身。”《唯识论》十:“大觉世尊,成就无上寂默法,故名大牟尼,亦名法身。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

[5]无高下浅深之别名平等。平等对差别而言。宇宙本质,皆同一体。一切法,一切众生,本无差别。故曰平等。

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1],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2],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3]。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4],常行普敬[5]。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是以福德与功德别。武帝不识真理,非我祖师有过。

[1]欲行即行,要坐即坐。不思议神力,不可说妙用。

[2]《正法念处经》一:“内心思惟,随顺正法。”

[3]《起信论》:“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法藏疏》:“心体离念者,离于妄念,显无不觉也。”

[4]不轻人也。

[5]普,遍也。

刺史又问曰:弟子常见僧俗[1],念弥陀佛[2],愿生西方[3]。请和尚说,得生彼否?愿为破疑。

[1]在家之人曰俗人,出家之人曰僧。又三人以上方称僧。

[2]《鼓音王经》:“阿弥陀佛父名月上转轮圣王,其母名殊胜妙颜,子名月明。”阿弥陀佛有十三号。《无量寿经》上:“是故无量寿佛,号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焰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名义集》卷一《诸佛别名篇》曰:“阿弥陀,《清净平等觉经》翻‘无量清净佛’。”

[3]《佛说阿弥陀经》:“从此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师言:使君善听,惠能与说。世尊在舍卫城中[1],说西方引化经文[2],分明去此不远。若论相说里数,有十万八千[3],即身中十恶八邪[4],便是说远。说远为其下根[5],说近为其上智。人有两种,法无两般;迷悟有殊,见有迟疾。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6]。

[1]世尊,佛之尊号也。以佛具万德,为世所尊重故也。《净影大经疏》:“佛具众德,为世钦仰,故号世尊。”《佛说十号经》:“天人凡圣,世出世间,成皆尊重,故曰世尊。”舍卫,在中印度境,憍萨罗国之都城。为别南憍萨罗国,故名。

[2]引化,引接化度也。经文,经之文句,能诠义理者,即能诠经文所诠之义理。

[3]十万八千,言其成数也。

[4]十恶,十不善也。《法界次第》上之下:“十恶者:一、杀生;二、偷盗,新名‘不与取’;三、邪淫,非自己之妻妾而行欲者;四、妄语,新名‘虚诳语’;五、两舌,新名‘离间语’;六、恶口,新名‘粗恶语’;七、绮语,新名‘杂秽语’,语含淫意者;八、贪欲;九、瞋恚;十、邪见。”八邪,八正道之反对也。一、邪见;二、邪思惟;三、邪语;四、邪业;五、邪命;六、邪方便;七、邪念;八、邪定也。

[5]下根,根性劣者,根机弱者。《涅槃经》十四:“极下根者,如来终不为转法轮。”

[6]《注维摩经·第一佛国品》云:“是故宝积,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肇曰:众生既净,则土无秽也。”

使君!东方人,但心净即无罪;虽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1]。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2]。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3]。使君!心地但无不善[4],西方去此不遥[5];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6]。

[1]愆,《广韵》:“俗‘愆’字;过也。”

[2]《语录解义》:“一般,一样也。”《海水一滴》:“能了心无碍,则南北东西,在在处处,无往不通,全无别趣触向,面前寂光妙土,是谓在处一般。”

[3]安乐,身安心乐也。《文句》八下:“身无危险故安,心无忧恼故乐。”

[4]心者,万法之本。能生一切诸法,故名心地。《心地观经》八:“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沉沦。众生之心,犹如大地,五谷五果,从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恶五趣,有学无学,独觉菩萨,及于如来。以此因缘,三界唯心,心名为地。”

[5]圜悟禅师云:“赤肉团上,人人古佛家风;毗卢顶门,处处祖师巴鼻。若也恁么,反照凝然。一段光明,非色非心,非内非外,行棒也打他不着,行喝也惊他不得。直得净裸裸,赤洒洒,是个无生法忍。不退转轮,截断两头。归家稳坐,正当恁么时,不须他处觅,只此是西方。”

[6] 生,往生西方极乐国土。六祖言不善之人,虽念佛,难于往生。

今劝善知识,先除十恶,即行十万;后除八邪,乃过八千[1]。念念见性,常行平直,到如弹指[2],便睹弥陀[3]。

[1]莲池大师《正讹集》云:“《坛经》以十恶八邪,譬十万八千。人遂谓西方极乐世界,去此十万八千。此讹也。十万八千者,五天竺国之西方也,极乐去此,盖十万亿佛刹。夫大千世界为一佛刹,十万亿刹,非人力所到,非鬼力、神力、天力所到。惟是念佛人,一心不乱,感应道交,到如弹指耳。岂震旦诣乎天竺,同为南赡部之程途耶?然则六祖不知西方欤?曰:《坛经》是大众记录,非出祖笔。如六经、四子,亦多汉儒附会,胡可尽信?不然。举近况远,理亦无碍。如在市心,以北郊喻燕京,以南郊喻白下,则借近之五天喻远之极乐,欲时人易晓耳,何碍之有?”

[2]弹指,时之名。《戒疏》二下:“僧祗云:二十念为瞬,二十瞬为弹指。”

[3]弥陀,阿弥陀之略,如来之名也。

使君但行十善[1],何须更愿往生?不断十恶之心,何佛即来迎请?若悟无生顿法[2],见西方只在刹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遥如何得达?惠能与诸人移西方于刹那间,目前便见。各愿见否?众皆顶礼云[3]:若此处见,何须更愿往生?愿和尚慈悲,便现西方,普令得见。师言:大众[4]!世人自色身是城[5],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6]。

[1]十善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绮语、不恶口、不两舌、不贪欲、不瞋恚、不愚痴也。

[2]《大智度论》七十三:“无生忍者,乃至微细法不可得,何况大?是名无生。得是无生法,不作不起诸业行,是名得无生法忍。”唐释慧海曰:“不住一切处心者,即是佛心,亦名解脱心,亦名菩提心,亦名无生心,亦名色性空。经云‘证无生法忍’是也。”唐释慧海曰:“顿者,顿除妄念;悟者,悟无所得。”

[3]顶礼者,五体投于地,以吾顶礼尊者之足也。《归敬仪》下:“经律文中,多云头面礼足,或云顶礼佛足者,我所贵者,顶也;彼所卑者,足也。以我所尊,敬彼所卑者,礼之极也。”

[4]《智度论》:“大众者,除佛余一切圣贤也。”

[5]色身,自四大五尘等之色法而成身,故名色身。《楞严经》十:“由汝念虑,使汝色身。”

[6]《血脉论》:“若知自心是佛,不应心外觅佛。佛不度佛,将心觅佛,但是外觅佛者,尽是不识自心是佛。”又《心王铭》云:“慕道真士,自观自心,知佛在内,不向外寻。”

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