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一本通
3072600000006

第6章 秦汉(1)

一、概述

秦汉史是一个从秦朝到西汉、新朝和东汉的演进过程。秦、新都是短命王朝,仅存在10多年时间。西汉、东汉则是长命王朝,都延续200年时间。这前后440年的历史,可分为12个发展阶段。

秦朝15年的主要问题是巩固统一国家。秦始皇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政治体制,以君主专制为核心,以中央集权为特点,包括皇帝制度、公卿制度和郡县制度;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使黔首自实田”,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等;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迁移富豪落户关中,修筑万里长城,发兵进据岭南地区,实行“焚书坑儒”等。这些制度、政策和措施尽管有利于巩固统一国家,但所处时代“攻守之势异”,国家控制力量还很有限,特别是秦末政治黑暗,各种矛盾日趋尖锐,引发大规模的社会动乱,加上六国贵族的极力反扑,导致秦朝迅速灭亡。

西汉王朝的历史,从公元前206年刘邦称帝,到公元8年王莽代汉,前后经历了214年。根据历史演进的情形,可以分为5个阶段:高祖吕后是创建稳定阶段,文景是恢复繁荣阶段,武帝是鼎盛时期,昭宣是持续发展阶段,元成哀平是腐朽败落时期。

秦朝灭亡以后,项羽、刘邦两个集团展开了争夺天下的楚汉战争,刘邦最终取得胜利,倚重开国功臣组成新的朝廷。“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为章程,叔孙通定礼仪”,从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历法和礼仪等方面,为汉朝重建制度体系。为了应对民生凋敝的状况,解除异姓诸侯王和匈奴的威胁,刘邦颁布“复故爵田宅”令,相继诛杀韩信、彭越和英布等人,采纳刘敬的建议与匈奴“和亲”。这些制度和谋略的实施,使西汉王朝初步得到稳定。

从惠帝到景帝时期,先后经历了四次皇位更迭。当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两个方面: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妥善处理朝廷与诸侯王的关系。为了解决前一个问题,汉朝廷实行“与民休息”政策,文帝、景帝多次颁布诏令,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实行“十五税一”、“三十税一”或免除农业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改善人民生活环境。为了解决后一个问题,贾谊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晁错提出“削藩”的主张,尚未得到贯彻执行。直到吴楚七国叛乱失败,诸侯王势力受到削弱,中央集权才进一步加强,统一国家进一步巩固。

武帝在位时期,为了强化君主专制统治,调整国家权力结构,设立内朝以限制相权,设立刺史以监控郡守,设立察举以选拔官吏;颁布“推恩令”,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实行盐铁官营、均输平准政策和算缗告缗措施,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任用酷吏打击地方豪强势力;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明确了统治思想。在当时政治经济条件下,武帝全力向外扩张,北伐匈奴,南定南越与西南夷,东征朝鲜,西通西域,扩大了西汉王朝的疆域。但是,长期的战争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增加了人民的负担和苦难,加剧了各种社会矛盾。武帝晚年有鉴于此,果断地颁布轮台诏,适时改变治国方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到了昭帝时期,怎样评价前朝政治的问题摆在统治集团的面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霍光召开盐铁会议,围绕盐铁官营政策、汉朝廷与匈奴的关系、王道和霸道、重义和重利等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藉此继续推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政策,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宣帝恪守“霸王道杂之”的政治理念,注重选拔官吏和整顿吏治,同时致力于维护周边地区的秩序,设立西域都护以管理西域事务,接纳呼韩邪归附以分化匈奴势力。这都改善了汉朝的政治环境,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实力,维持了汉朝的兴盛局面,被后世誉为“昭宣中兴”。

自从元帝开始,随着豪强势力的增长,土地兼并恶性膨胀,许多农民纷纷破产,沦为流民和奴婢,社会矛盾不断加深。面对这些重大问题,汉朝廷一筹莫展。只有哀帝时期,曾经提出“限田限奴婢”方案,也因为皇族、外戚、权臣的抵制,最终成为一纸空文。哀帝甚至偏信图谶,玩起“再受命”的把戏,实在是自欺欺人。由于皇权不断旁落,王氏外戚势力迅速滋长,王莽作为它的代表掌握朝政,最终取代汉朝统治。

新朝15年是一个阶段。为了应对严重的社会危机,开创一个新的政治局面,王莽竭力地进行改制,颁布“王田”“私属”法令,实行“五均”“六筦”政策,改变货币和职官制度,把周边少数民族称王者一律降格为侯。这些改制触动了贵族官僚地主的部分利益,加深了劳动人民的苦难,遭到了彻底的失败,随之爆发绿林赤眉起义,整个国家陷入混战局面。

东汉王朝的历史,从建武元年(25年)刘秀称帝,到延康元年(220年)汉献帝退位,前后经历了196年。根据历史演进的情形,也可以分为5个时期:光武是政权重建时期,明和是稳定发展阶段,安顺是急剧转折时期,桓灵是衰颓败坏时期,献帝是名存实亡阶段。

东汉王朝建立初期,整个国家四分五裂。刘秀集团先取河北地区,与更始政权分庭抗礼;继而趁赤眉入关之际,出兵夺取长安和洛阳;继而扫平关东群雄,收取陇右和河西地区;最后消灭公孙述集团,实现统一的政治局面。为了恢复统治秩序,刘秀以“柔道”治天下,“退功臣而进文吏”,扩大尚书台的职权,削减诸侯王的封地,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同时屡次颁布诏令,安抚流民,释放奴婢,还接受南匈奴归附,使东汉王朝迅速稳定下来。

明帝即位以后,继续“遵奉建武制度”,对诸侯王恩威并施,对外戚严加防范,以行为“苛切”著称;章帝一改前朝作风,重视儒学教化的作用,以行为“宽容”闻名。到了和帝时期,东汉王朝内部政治稳定,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豪族田庄遍地兴起,在周边民族关系问题上,重新确立了对西域的统治,彻底解除了匈奴的威胁,从而达到了鼎盛阶段。不过,这一阶段也出现了一些严重问题:外戚专权与宦官封侯,成为东汉王朝衰败的先兆。

安帝、顺帝时期,由于空前严重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巨大损失,持续不断的羌族暴动所带来的严峻挑战,统治集团的恶性内耗破坏了整个国家机器,加上前后几任皇帝的短命或无能,东汉王朝开始由盛转衰。值得注意的是,顺帝前期英才济济,朝廷上一度生气勃勃,改革选举制度以整肃吏治,重修太学以发展教育,甚至暂时平息了羌族暴动。只是这一振作的势头不够强劲,很快就被黑暗的朝政政治所湮没。

自从冲帝开始,梁氏外戚完全操纵朝廷,先后废立三个皇帝,不断铲除异己分子,培植私人势力,外戚专权达到顶峰。桓帝虽然利用宦官团伙,一举铲除了梁氏外戚,却又受制于宦官团伙。“五侯”不但假借皇权,在朝廷上作威作福,还到处安插亲戚,在地方上横行霸道,宦官专权达到极点。面对宦官专权,一些官僚士大夫挺身而出,揭露和抨击他们的丑恶行径,尽管代表正义的一面,却遭到朝廷的残酷打击,形成两次“党锢之祸”。到了这个时候,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国家陷入倾颓败坏的境地,终于爆发了黄巾大起义。

黄巾大起义爆发后,东汉王朝走向四分五裂,国家无法控制整个社会,各地军阀势力不断壮大。特别是经过董卓之乱,统一的政治局面已经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军阀割据。汉献帝作为一个傀儡皇帝,始终为别人所操纵,并不起多大政治作用。刘备、孙权两个政治集团的崛起,以及同曹操集团之间的较量,最终形成三国鼎立局面。

二、秦始皇

在中国古代史上,秦统一中国是一次伟大的转折。中国在秦统一之前,长期处于分封割据和贵族政治形态;在秦统一之后,转变成为君主专制和官僚政治形态。在这次历史转折过程中,秦始皇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是一位举足轻重的关键人物。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姓嬴,名政,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前259年)出生于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邯郸)。他是秦昭襄王的曾孙、秦孝文王的孙子、秦庄襄王的儿子。秦庄襄王名叫子楚,早年被派到赵国做质子,结交了大商人吕不韦。吕不韦出于政治野心,认为子楚“奇货可居”,竟把他身边的赵姬献给了子楚。赵姬出身于邯郸豪家,为子楚生下嬴政。因为秦、赵是同一个祖先,嬴政也称赵政。后来,经过吕不韦的巧妙斡旋,子楚返回秦国。嬴政和赵姬仍留在赵国,又在邯郸生活了很长时间。秦孝文王元年(前250年),子楚当上太子之后,才把赵姬和嬴政接回秦国。秦孝文王在位三日而死,子楚继承王位,是为庄襄王。秦庄襄王在位时期,嬴政被立为太子,吕不韦担任相国,秦国已经十分强大,与战国七雄相比较,占据一国独强的优势。

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秦庄襄王去世,嬴政继承王位,尊奉赵姬为太后,仍由吕不韦任相国。这时嬴政才13岁,还不能亲理朝政,所以,秦朝廷由吕不韦把持。吕不韦既掌管朝政,时常与赵太后偷情。但见嬴政日渐长大,吕不韦害怕丑事败露,想离开赵太后,却又怕太后怨恨,就把嫪毐推荐给太后。嫪毐假装宦者,进宫陪侍赵太后,深得太后的欢心,竟被封为长信侯,与太后生下两个孩子,还以王父自居。此时,秦国统治集团内部存在着三股政治势力:嬴政虽然贵为国王,尚未掌握实际权力,只是一个傀儡君主;吕不韦担任相国,又被嬴政尊称为“仲父”,掌管着朝廷事务,还广泛地招贤纳士,拥有门客数千人;嫪毐依傍赵太后,在后宫横行霸道,宫中之事无论大小,都由嫪毐决定。对于嬴政来说,这后两股势力的存在,是他亲理朝政的障碍。特别是嬴政长大成人之后,更是无法接受这一状况。因此,各派政治势力矛盾重重,正酝酿着一场政治风暴。

秦王政九年(前238年),嬴政住在雍城蕲年宫,接受给他举办的成人礼,开始佩戴王冠和宝剑,这标志着他已经长大成人,有能力亲理朝政了。而在此之前,有人告发嫪毐淫乱后宫,嬴政派人严查此事。嫪毐见大事不妙,就假借秦王玉玺和太后玺,公开发动叛乱,攻打蕲年宫、咸阳宫。嬴政立刻派兵镇压,很快扑灭了叛乱,嫪毐本人也被逮捕。嬴政下令处死嫪毐,把赵太后软禁起来。十年(前237年),受嫪毐事件的牵连,吕不韦被免除职务,迁居到他的封地。但凭着个人的威望,吕不韦没有消停下来,仍与各国使者交往频繁。十二年(前235年),嬴政写信斥责吕不韦,要把他流放蜀地,吕不韦惊恐自杀。在清除嫪毐、吕不韦之后,嬴政开始亲理朝政,任用尉缭、李斯、王翦等人,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采取由近及远、各个击破的战略,仅仅花费10年时间,就吞并了山东六国,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自称秦始皇。

链接:“皇帝”的由来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山东六国刚被吞并,嬴政自恃功过五帝,地广三王,不愿沿用以往的名号,因而召集朝廷大臣,声称“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需要改换新的名号。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人援引“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建议使用“泰皇”称号(《史记·秦始皇本纪》)。嬴政对此并不满意,只采用一个“皇”字,加上一个“帝”字,自称为“始皇帝”,还规定把皇位传给子孙,后继者沿称二世、三世皇帝,以便传至万世。从此以后,“皇帝”成为历代最高统治者的名号。

在治理国家方面,秦始皇重视中央行政建制,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高级职位,协助处理国家事务。丞相作为百官的首长,具体负责行政事务,包括参与朝政、主持朝议、封驳诏令、选用官吏、审计地方治绩等。御史大夫作为丞相的副手,主要负责监察百官,管理公文图册。秦朝未设太尉一职,秦始皇本人独揽军权。丞相、御史大夫之下设立诸卿,其中郎中令掌管宫殿门户,卫尉掌管宫门卫屯兵,中尉掌管京畿警卫,廷尉掌管司法事务,治粟内史掌管财政事务,少府掌管山海池泽之税和官府手工业制造以供给皇室,将作少府掌管修建宫室,典客掌管民族和外交事务,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宗正掌管皇室属籍,博士负责图书收藏。秦朝廷遇有重大问题,召集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共同商议,由秦始皇亲自裁决。

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彻底废除分封制,全面实行郡县制。起初全国共有36个郡,随着对周边地区的拓展,后来增加到48个郡。每个郡设立郡守,负责管理本郡事务,另有郡尉掌管军事,郡监(监御史)掌管监察。郡下辖若干县,有万户以上者设令,万户以下者设长,令、长管理本县事务,另有县尉掌管军事,县丞掌管司法。郡、县长吏都由朝廷任免,由此加强了中央集权。

在经济制度方面,秦朝采取统一货币、度量衡的政策。废除以往的各种货币,统一货币为两等:黄金为上币,以镒(折合20两)为单位;铜钱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制作圆形方孔。金币供皇帝赏赐之用,铜币主要作为流通媒介。废除以往的各种度量衡器具,以商鞅变法时确定的度量衡制度为标准,制作统一的标准器具,推行到全国各地,并且定期进行检测,以保证度量衡器具符合法定标准。这些措施的实施,对于建立新的经济秩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法律方面,秦朝根据实际需要,从以水德主运出发,把商鞅变法以来的各种律令加以补充、修订,构成一部比较完整的《秦律》,颁行于全国。1975年2月,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包括一大批法律条文,这些法律条文构成了秦朝法律的基本体系,主要是为了保护土地私有制,防止和镇压反秦势力,稳定秦王朝的统治秩序。

秦统一货币示意图

秦朝为适应统一国家的需要,也实行了新的文化政策。秦政府统一了文字,废除六国原有的文字,把整齐的小篆作为标准文字,把简化的隶书作为通用文字,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又把法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特别重视法制建设,制定出各种国家法令,命各级官府和民众贯彻执行,把国家法令落到实处。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根据丞相李斯的建议,秦始皇下令除《秦纪》,有关医药、卜筮、农桑的书籍和博士收藏的《诗》、《书》、诸子著述外,销毁所有私人藏书;私人谈论《诗》、《书》者,一律处以死刑。三十五年(前212年),因为一些方士、儒生私下散布不满言论,批评秦始皇的做法,秦始皇非常气愤,就派御史严加查办,并亲自划定460人,以妖言惑众的罪名,把他们坑杀于咸阳。这就是所谓的焚书坑儒。

秦统一文字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