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状况看,汉代鄱阳的农业发展还是比较好的。《汉书》卷六十四《严助传》中说,“越人欲为变,必先田余干界中,积食粮乃人。”田,指耕种。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越人如果造反,必然会在余干的边界囤积粮食和人。余干的边界指什么地方?鄱阳。如果我们的粮食不多,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严助也就不必替朝廷担忧。
在《江西通志》、《饶州府志》、《鄱阳县志》中,都能看到这样的字句:“鄱阳有黄金采”。这段话来源于《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鄱阳“武阳乡右十余里有黄金采。”黄金采是什么?唐朝的颜师古注释说:“采者谓采金之地”,从古代遗存的资料和近代矿物学家们的野外勘探证实,当时的采金主要指昌江、乐安河中的沙金。虽然如此,多少能看出我们鄱阳在一千多年以前的经济状态。另据许怀林《江西史稿》说:“汉代的浔阳、余干、鄱阳,也是重要的造船基地。”
因为是谈两汉,中间曾有一个小小的插曲,公元9年,王莽篡政,不但改国号为“新”,而且改了很多的郡县名,如:南昌改为宜善,艾改为治翰,宜春改为修晓……鄱阳则改名乡亭,不过,时间很短,只有14年。
对于两汉时期的鄱阳来说,把鄱阳降格是两汉,升格还在两汉。东汉末年,三国鼎立,鄱阳为三国东吴孙权的势力范围。公元210年建安十五年,在东吴丞相张昭,宗室孙韶,重臣顾雍,大将吕范等建议下,以“鄱阳土广人段”为理由,意思说鄱阳土地面积大人口多,要求从豫章郡分出,增设为鄱阳郡。从此,为鄱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区升格和后来成为州、府行政区划打下了基础。
说到这里,有个插曲。2001年吧,贵州省黔西县来了三个人,到鄱阳寻访他们始祖车千秋的墓地。车千秋本姓田,是汉武帝后期丞相,因深得汉武帝看重,为照顾他年纪大腿脚不便,特赐可以乘车上朝,结果田千秋感激涕零,改田为车姓。他们的后裔说,族谱上记得清楚明白,说车千秋的坟墓埋在鄱阳,特地来鄱阳寻找祖坟,以便整修,最后不果而回。从这件疑案里可以看出,在汉朝时,鄱阳是深受朝廷重视的江南地区。至于车千秋的坟在何处,有几个疑点,希望有心人和后来者们破译:
一、枧田街乡有个叫城墩的地方,此处为深山老林,城在何处,为何称城?
二、从枧田街往西有条水流叫千秋河,到枧田集镇与大源河相连,上游经城墩,此河河名与车千秋同名,是巧合还是有缘故,此外,枧田以田为地名的为什么比别处要多?
三、高家岭的番水,本来地名就很特别,据韩山的何氏族谱称,何氏原为韩信的后裔,在何氏家谱中有这样的记载,说番水曾有丞相坟,运坟是不是与车千秋有关系?
以上三点都是与汉代相关值得探讨的问题。
孙吴与鄱阳
如果说先秦以前鄱阳的地广人多,决定了鄱阳最早建县的事实,那么三国时鄱阳的辽阔,同样决定了她升格为郡的基本条件。郡——这个重要行政地位的确立,为后来鄱阳的历史走向与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对于鄱阳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我是这样认为的,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即孕育阶段、奠基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鼎盛阶段。
从秦建县到两汉的四百多年里,这是鄱阳文化的孕育阶段,她基本上还是受中原文化,也就是北方文化的影响,是后期楚文化的继续漫浸。比方说东汉时,鄱阳有一个叫雷义的人物,他就是两汉以来受独尊儒家文化影响的结果。
到了三国孙吴政权时期,鄱阳文化开始了自己的转型,特别是孙权分豫章立鄱阳郡,到两晋南北朝的宋齐梁陈,彭蠡湖不断向东南扩张的四百年间,应该是鄱阳文化的奠基阶段。
隋唐和五代十国时期,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鄱阳文化,尤其是湖文化的特征和特性日渐凸显。虽然这期间只有350多年,却是鄱阳文化的广泛吸纳和茁壮成长阶段。
进入两宋和元朝的近四百年岁月后,鄱阳文化逐渐成熟了,她的个性也有了较大的突变。在北宋,鄱阳铸钱、铸铜镜包括景德镇的制瓷技艺的提高,以及彭汝砺的高中,都是前期鄱阳文化的积累。到了南宋,四洪、特别是布衣姜夔的出现,以及元朝形成的“东湖十景”,把鄱阳文化的成熟勾勒得一清二楚。
大明王朝和大清及到新中国建立后的20世纪80年代的六百多年,是鄱阳文化的鼎盛时期。河流经济的繁荣和发达,推动了鄱阳文化走向了新的高峰。鄱阳码头地位的提高,使饶河调成了江西的大戏。渔鼓、灯彩、民歌、渔俗……所有的各种文化元素和文化现象都充分得到体现,并表现得淋漓尽致,尽善尽美。
有人会问,现在呢?我想已经进入创新发展阶段。这些,后面我都会说到。
现在,我们还是回到三国时期,看看孙吴对鄱阳的影响。
公元195年东汉献帝兴平二年,长沙太守孙坚的大儿子孙策,占据了从芜湖到南京这段东北流向的南岸,也就是历史上称作为江东的地区,开始了自己的霸业。遗憾的是五年之后,这位年仅26岁的霸主,被人刺杀身亡。孙策临死前,将自己开创的霸业,交给了19岁的弟弟孙权。从此,孙权便在这片土地,后来又扩大到长江中下游的夏口,即今天的武汉以东、长江以南,包括岭南和越南的广大地区。
公元203年东汉献帝建安八年,孙权派征虏中郎将吕范收复了鄱阳。七年之后,公元210年分豫章立鄱阳郡,就是把鄱阳从西汉时划归豫章——现在的南昌管辖——分出来,成立了鄱阳郡。鄱阳郡管辖赣东北8个县,它们是:鄱阳;广昌,今鄱阳石门街及安徽东至;乐安,今德兴市东包括乐平;余汗,今余干;鄡阳,原为鄱阳地;历陵,原为鄱阳地;葛阳,今弋阳县西;上饶。据许怀林先生说应该是9个县,还有建平,而这个县我至今未查到相关资料。孙权这一分立,不但提升了鄱阳的行政地位,也为鄱阳后来的发展定下了调子。大家都清楚,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国家,非常看重名分。“名不正则言不顺”,这是从春秋时便流传下来的一种文化现象,源自孔老夫子的总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后面还有几句,这里就不引用了。那么,什么是名分?以我在这里说鄱阳事为例,就有一个名不正,言不顺之嫌,要我说鄱阳事?以什么名义?教授?专家?官员?统统不是,于是就要替我冠上一个合适的头衔。有很多时候,电视、报纸替我冠那些头衔,都是名不副实,言而不顺的。结果呢,带来一个疑问,你讲的可靠?我回答说可靠,都是有根有据并引经论据。但人家可以呸你,凭什么你的可靠,你充什么权威,道理是这么简单,这是中国的文化带来的认知,谁也改变不了。可见名分很重要。孙权在收复鄱阳后第七年就将鄱阳升格,鄱阳从此就有一个好名分。所以在西晋陈寿写的《三国志·吴书》中,鄱阳这个符号,出现了差不多有20来次。试想,如果鄱阳没有这个名分,能有这么高的频率出现?也就是从这时候起,鄱阳在后来的朝代中,就有了州府的地位。也就有了自己的文化,否则,说鄱阳文化就无从谈起,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的名字,也轮不到鄱阳。
尽管,鄱阳后来的发展确实与孙权有一定关系,但当时的鄱阳也的确事关孙吴政权的安危大计。孙权在收复鄱阳的第七个年头,鄱阳山越族人彭虎,率数万人反吴,在镇压了这支农民起义的队伍后,才决定立鄱阳为郡。公元217年东汉建安二十二年,一个叫尤突的鄱阳民,接受了曹丕的授印,准备投奔曹魏,后被贺齐与陆逊镇压下去。公元226年孙权黄初五年,鄱阳山越民彭绮自称将军,攻陷了好几个县,当时的鄱阳太守王靖因镇压不力,受到孙权谴责,改周鲂任太守,周鲂用了三年时间才将彭绮抓获。公元236年孙权嘉禾六年,山越民彭旦又起来造反。第二年,孙吴中郎将周祗在鄱阳征派壮丁,郡民吴遽等被迫反抗,杀了周祗,攻陷了好几个县。何谓山越民,为什么鄱阳的山越民屡屡造反呢?山越民是古越人的后裔,生活在今天的江苏、浙江、江西、福建相连数千里的山林地区。他们反抗的起因到底在哪里?鄱阳太守周鲂有过总结:“此间民非苦饥寒而甘兵寇,苦于征讨,乐得北属。”孙权的不断征讨和他的要兵要粮,使老百姓,尤其是山越民无法生存,这就叫“官逼民反”。从这些事件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当时的鄱阳是人丁旺盛,粮食富足的地区,否则,孙权也不会分豫章立鄱阳郡,这就是东吴看好鄱阳的真正目的。
总之,三国东吴时期,是鄱阳后来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虽然在当时,曾经发生了多次山越农民起义,但总体来说,给鄱阳带来的正面作用大于负面的效果,尤其是三国东吴给了鄱阳这么个地位,加上后来接连发生的几件大事,都与鄱阳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提升,直接产生了深远影响。那么,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呢?
孙吴时期发生的几件事
关于孙权,我们受《三国演义》的影响,觉得他似乎没有刘备的政治作为大。其实,历史上的孙权,是个非常有政治才华和能力的霸主。他的特点是善于用人,本人也很智慧。我们都熟悉《三国演义》草船借箭的故事。真实的草船借箭不是诸葛亮的计谋,是小说作者罗贯中张冠李戴,把发生在孙权身上的事,放在了诸葛亮的头上。公元213年东汉建安十八年,曹操以40万的兵力,进军东吴的濡须口,也就是现在的安徽巢县西的巢湖,并且攻破了孙权的江西营,活捉了东吴都督公孙阳。这时候,孙权带领7万将士与曹操对峙,并坚守了一个多月,最后迫使曹操撤兵。这期间的有一天,孙权乘船观察曹营的动静,曹兵看见吴国的战船划来,一阵乱箭,对着吴船的一侧猛射,以致孙权的船,差点让射来的箭弄得侧翻了过去。面对这种突发情况,孙权非常镇静。他命令水手将船调个向,有意让曹兵再次发动进攻。果然,又一阵乱箭照船上射来,这下正好,开始的箭在船右边,后来的箭射在左边,船平衡了,孙权也满载而归。就是这么个事件,让罗贯中借去了,成了诸葛孔明的草船借箭,可见历史与文学的区别有多么大。孙权在与曹兵对峙的一个月中,58岁的曹操看见东吴的舟船排列井然,器仗安置有序,队伍纪律严明,不得不对27岁的孙权由衷地佩服,以致发出:“生子当如孙仲谋,如刘景升之子,豚犬耳”的感叹。仲谋是孙权的表字,刘景升指刘表,刘表的儿子叫刘琦、刘琮,那可是一对草包。由此可见,孙权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联系到在他统治时期发生在鄱阳的事,我们更会心存感谢。
三国东吴期间,鄱阳有哪些事与孙权有关系呢?
第一件事不用说都知道是将鄱阳立郡。在鄱阳立郡时,第一任太守步骘,“骘”字读质音,查字典得注意部首,不能查左耳,要查马字部,雄马的意思,步骘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物,他在鄱阳半年左右便去了岭南,就是现在的广东。到广东后一下子收复了交州七个郡,包括两广和越南北部,并分出交州部分地区设立广州。广州这个地方,就是从他开始才有的。
第二件是黄武元年三月,鄱阳出现了黄龙。黄龙是什么,中华始祖黄帝的化身。孙权前一年称吴王,第二年鄱阳出现黄龙,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所以,鄱阳自三国起便有了黄龙信仰,后来还立了庙。我相信很多人走南闯北,见过不少庙宇,像鄱阳祀奉黄龙并立庙的恐怕不多。年纪稍大点的人都知道,鄱阳的黄龙庙在姚公渡上首,正对着乐安河。
第三件是将郡治迁回吴芮故城,即鄱阳镇。关于吴芮故城,历史上曾有争议,一说鄱阳镇,一说故县——也就是古县渡。说在鄱阳镇的是依据南北朝刘宋王朝的《宋书》,说在古县渡的是《太平寰宇记》。我的观点很明朗,吴芮故城指今天的鄱阳镇,依据还是这两本书中的两段文字。
《宋书》是梁朝沈约写的,《宋书·州郡志》是这样写的:“鄱阳太守,汉献帝建安十五年孙权分豫章立,治鄱阳县。赤乌八年,徒治吴芮故城”。
《太平寰宇记》,是北宋乐史写的。之中有一条故鄱阳县:“即吴芮所居故城也,在彭蠡湖东,鄱水之北。”
先看《宋书》的记载,解释成白话文,应该是这样的:鄱阳太守这个官职,是建安十五年由孙权分豫章设立的。那时从豫章郡分出鄱阳设立鄱阳郡,郡治在先是鄱阳县。赤乌八年,从鄱阳县的治所迁徙到吴芮故城。这段文字非常明了。三国吴初,郡治在鄱阳县。这个鄱阳县实际是西汉初设的(一种说法是秦朝),就是现在的古县渡。早在战国末年,吴芮便在鄱阳镇筑了城。公元245年东吴赤乌八年,孙权政权把郡治从汉时的鄱阳县所在,迁到了吴芮故城,也就是今天的鄱阳镇。乐史的这段话读后难免让人糊涂,结果把人带进了误会,以至造成吴芮故城在故鄱阳县这么个错觉。其实,《太平寰宇记》还有一段文字可以证明我的推断,这本书的鄱江水条说:“鄱江水,自当县,浮梁,乐平,余干等三县合为鄱江,在郡城南,又经都昌县,入彭蠡湖。”既然,鄱江水是由本县、浮梁、乐平、余干等县合为的,鄱水之北,当是郡城,即鄱阳镇了。看来《太平寰宇记》的作者乐史虽然有点前言不搭后语,但也还是在不自觉中,把吴芮故城带回到鄱阳镇了。
两晋时期
在正式说事之前,先作个说明。我在此前第四、第五节中,多次提到番易加左右阝(耳)为鄱阳的事。由于习惯了传统的说法,反手为左,顺手为右,以致把邑说成左,阜说成右,按照现代汉语规范的笔法要求,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规范的笔划,阜为左,邑为右,这是我治学不严带来的口误,在此表示歉意。
下面,我们话归正题。
公元279年西晋武帝咸宁五年,司马炎以20万人马,分六路出兵,结束了孙吴的统治,鄱阳列入了西晋王朝的版图。
在中国历史上,西晋是短命的王朝之一,前后不过51年光景。尽管这样,对于鄱阳却有两件非同一般的事。
公元313-316年,也就是西晋末愍(mǐn敏)帝司马邺的建兴年间,一位叫虞溥(pǔ普)的山西佬儿来到鄱阳任内史。内史这个官职在古代比较复杂,朝代不同,职责不一样。虞溥作为地方官的内史,主要是管理地方的民政事务。说具体一点,他作为地方行政首长,不像太守、刺史,可以党政军权一肩挑。而是只管民政包括财赋方面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