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战,寿阳的前锋溃败。逃亡过程中,人与人相互踩踏,死者十之七八,秦军在淝水之战中遭遇惨败。历史上有个结论:淝水之战直接决定了前秦灭亡的命运。可是,按道理应该不至于。前秦带来百万大军,但真正参加淝水之战的只是前锋军队的二十五万人和苻坚从项城带来的八千精兵,后面还有六十万大军待在河南的项城,两地相差三百多公里,应该毫发无伤才对。
这就显示出秦军的百万大军只是金玉其外了。前秦是由氐人建立的政权,属于少数民族,而这六十万人马里主要是汉族人,是十丁抽一进的军队,本身就不情愿,再加上在后方听到前线溃败的消息,这些军队就一哄而散,这样,号称“百万大军”的前秦军队随之土崩瓦解。所以,说淝水之战决定了前秦的命运就不意外了。
(一)北方稳定局面的解体
看到秦军大败的场景,苻坚也开始匆忙逃命,一路往北逃窜,中途还中了晋军的一箭,一直到河南洛阳,收拾剩下的残兵败将,百万大军只剩下十几万。正所谓树倒猢狲散,可悲的是真正使秦国走向灭亡的并不是东晋,而是被苻坚引以为知己的慕容垂和姚苌。
淝水之战后,前秦元气严重受损,各族首领也趁机开始反秦自立。
秦军在淝水之战中几乎失去了自己全部的精锐部队,但是慕容垂率领的燕人将士却丝毫没受到损失。在战前被苻坚引以为知己的慕容垂,在淝水之战后,首先做的就是到邺城(今河南安阳市北)拜谒先人陵墓。当时正好碰到丁零族翟斌于河南起兵反秦,镇守邺城的苻丕(苻坚庶长子)命慕容垂和苻飞龙前往镇压。慕容垂并没有听从苻丕的话,反而在途中杀掉了苻飞龙,与前秦决裂。
384年,慕容垂自称大将军、大都督、燕王,建元立国,史称后燕。率领兵马二十余万,进围邺城。385年,苻丕自邺城撤往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黄河以北之地尽属后燕。386年,慕容垂自立为帝,定都中山(今河北定州)。392年消灭割据河南的丁零族翟魏政权,394年灭西燕,基本上恢复了前燕版图。
淝水之战两年后,前秦前将领、极力支持苻坚出兵南下伐晋的慕容垂和姚苌,分别率领后燕和后秦开始攻打前秦,前秦的都城长安被困,苻坚被迫退到五将山(今陕西岐山县东北),不久就被后秦王姚苌的军队活捉。姚苌威逼苻坚交出玉玺,苻坚不仅严词拒绝,而且痛骂姚苌,于是姚苌下令处死了他。公元386年,姚苌称帝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国号大秦。
前秦的幽州刺史王永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派人通知苻坚的儿子苻丕,并拥立他即皇位。第二年,苻丕大封群臣,王永被加封为丞相。王永就位以后,写了一篇檄文,号召前秦在各地的武装力量集合起来,讨伐后秦首领姚苌和后燕首领慕容垂,檄文中写到:先帝不幸被害,现在国家凋败,百姓生活在胡人的统治下,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痛苦不堪。各地文武官员见到本檄文后,要马上派兵前来会师,准备作战。
但是,前秦有作战能力的将领在淝水之战中几乎全部阵亡了,现在的前秦已经没有可以率兵作战的将领。在淝水之战中所剩无几的士兵,也没有多少是苻坚氐族的人马,全部是一些不情愿作战的汉族人。
这些人马,本来散居在秦国各地,又恰逢一些前秦将领纷纷离秦自立,且苻丕又刚刚即位,朝廷的人马也大作调整,搞得是人心惶惶。恰在这个时候,这些人马接到上面的旨意让率兵讨伐逆贼,这些匆忙之间从各地征集过来的人马,完全没有什么协调配合能力。这样的军队,在和后秦的战争中,自然不堪一击。
394年,前秦被后秦消灭。历六主,共四十四年。
前秦灭亡以后,北方更是乱上加乱,再没有哪个力量可以像前秦一样在北方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北方的稳定局面彻底解体。
(二)中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东晋在淝水之战中的胜利,也算胜得侥幸,遗憾的是这场战争所引发的影响和余波远远超出了战争本身,中国中古时代三四世纪的政治格局因此发生了改变。淝水之战直接导致了前秦统治的分崩离析,而偏居江左的东晋,则赖此战得以继续维持其政权,汉文化也借此传承下来。中国大分裂、大混乱的局面不但未能终结,还愈演愈烈,南北统一,被整整推后了两个世纪。可以说,没有前秦在淝水之战后的崩溃,就不会有拓跋氏北魏的崛起,长达一百六十余年的南北朝也无从谈起,更遑论承袭于北魏北周的隋唐时代了。
由于东晋统治者安于江南,不以恢复中原为意,门阀大族致力于南方的庄园经营。北方大族及大量汉族人口迁徙江南,使得江南的名士与渡江的中原人士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发展。在社会生产上,北方的手工业技术与南方的技术相互融合,使东晋的手工业水平比西晋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南下的北方农民和土著农民辛勤劳动,开辟南方广大的山泽荒野,促进了江南的开发,促进了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
由于少数民族的入主中原,使他们更多地接触到华夏文化,使之与汉民族逐渐发展为同一生活习惯的民族,进而与汉族融合。自魏、晋、南北朝之后,中原北方大体已形成以汉族为主,其他少数民族混居的人口构成形式,使中国正式成为具有相似生活习惯的多民族国家。
自曹魏以来,中国的文学发展一直处于大步前进的时期,其中以东晋年间的文人最为著名,如山水诗人谢灵运、田园诗人陶渊明等人。而东晋的绘画、书法也有颇杰出的成就,如顾恺之的画作、王羲之的书法,都有很高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