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中国古代家庭教育
3139100000005

第5章 择善而从

对人的成长进步和发展前途起决定作用的是本身的内在因素、主观努力,但客观条件和所生活的环境也是十分重要的。也就是说,遗传因素对于一个人的性格、气质起着基本的作用,但是周围的环境以及对其实施的教育却起着主要的作用,所谓“择善而从”指的就是为孩子选择一个良好的环境,交正确的朋友,选择好的老师;就是为孩子选择好的方面,选择有利于孩子发展的方面。

《荀子·劝学》中说:“蓬生麻中,不扶则直,白沙在泥,与之皆黑。”《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齐国的大夫晏婴出使楚国,楚王设宴招待,席间,两名武士押着一个犯人进来,说是“齐国人,盗贼”。楚王以此挖苦晏婴,说你们齐国出盗贼。晏婴回答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于齐则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意思讲得很明白,同样的一棵橘树,因为生长在不同气候和水土的地方,就结出不同的果实,同样一个人在我们齐国是好人,到了你们楚国却成了盗贼,恐怕也是你们这里的社会风气有问题吧。墨子也讲过类似的道理,他以染丝打比方,“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这些观点虽然带有片面性,但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而且为许多事实所证明。司马迁能够写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固然是靠他的勤学苦钻精神和独特的才华智慧,可也不能忽视他所处的客观环境。一是他有个具有丰富史学知识,曾任太史令的父亲司马谈;二是他本人后来也身为史官,有接触大量史料的方便条件。在历史上,类似的“史学世家”“父子科学家”“祖孙三代文人”等情况还是不少的,都可以说明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尤其是人在孩童时代,心地纯洁,接受能力强,判断能力弱,最富于模仿性,“往往跟上好人学好人,跟上巫婆学跳神”。小孩就好比一张白纸,能画上最美的图画,也容易染上污秽的颜色。正因为如此,古代一些有远见卓识的人为了使孩子受到较好的教育,除言传身教外,还十分强调“择善而从”,注意为子女选择和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择善而从的一个方面是“择邻而处”,注意为孩子选择能够接受良好教育的住所。环境对于一个孩子的成功与否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所以为孩子选择一个良好的住所也就至关重要了。孟子讲:“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这大概是从他母亲那里继承来的观点。“孟母三迁”的故事说的就是环境对人的影响及其重要性。生于战国时鲁国邹(今山东邹县)的孟轲,是继大教育家孔子之后最有影响的儒学大师,历来被人们尊为“亚圣”。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和孔子合称为“孔孟之道”。孔孟之道,在中国封建社会被统治阶级尊奉为统治思想,孔孟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虽然他出身贵族,但实际上他少年时代家境贫寒,并没有享受到贵族子弟那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特权生活,孟子的父亲死得很早,其抚养和教育完全依靠他的母亲,孟母是一位勤劳而善于教育孩子的母亲,她在中国教育史上享有盛誉,尤其是“孟母三迁”的故事更是尽人皆知。起初,这母子俩的居舍在墓地旁边。孟子自幼是个天性活泼的孩子,喜欢玩游戏,每天在坟墓之间的土地里学筑土坟。孟母意识到这里不是让孩子待的地方,于是把家迁到了集市旁边,她以为人多热闹的地方可以使孩子见闻丰富,学到做人的本领。哪曾想到,小孩天生爱模仿大人的行为,孟子尽管不再玩筑坟游戏,却学着买卖人拉腔拉调地吆喝,活像一个小商贩。孟母很不满意,认为这里也不是教育儿子的地方,于是又把家迁到了学校旁边。从此以后,孟子的游戏改为模仿学校的师生,学习礼仪,对礼乐活动产生了兴趣。由于孟母注意环境对孩子教育的影响,主动选择居处,乃至三次搬迁住所,最后孟子养成了好学的好习惯,长成之后学六艺,好儒术,成为伟大的思想家。

择善而从的另一方面是“择友而教”。因为影响儿童发展的环境,不光是一个住所以及邻居的问题,从大的方面来讲,是一个社会的制度和风气,从具体方面来讲,父母、邻居、朋友,各方面的社会关系和交往,都会给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人如果从小就和有利于他成长的好伙伴、好朋友一起成长的话,他就会有一个美好的童年,对于他以后的成长是非常有好处的。孔子讲:“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个人如果跟好人相处,久而久之,也会因受其影响而逐渐变好;跟坏人相处,也会因受其影响而逐渐变坏。因此,要十分谨慎地选择朋友,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东汉时,有个辅佐刘秀创天下、功勋卓著的将军马援,在他哥哥去世后,负责抚养两个侄子,一个叫马严,一个叫马敦。由于马援军务在身,常常出征在外,顾不上家,所以这两个孩子就结交了一些轻佻、放荡、讲哥们义气的朋友,沾上了放荡不羁的毛病。他们经常议论是非,挖苦别人。为此,马援专门写了一封《诫兄子严敦书》,告诫侄儿应该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以什么样的人为榜样。信中说:“我一生最讨厌的是轻薄之人,宁死也不愿听别人说马家的子孙品行不正。我有两个朋友,一个是龙伯高,一个是杜季良。虽然我很看重他们,但两个人的思想性格和品行却大不一样。希望你们学龙伯高而不要仿效杜季良。为什么呢?因为龙伯高为人忠厚、诚实,说话办事谦虚谨慎,生活节俭,作风正派,秉公守法。杜季平的长处是豪侠仗义,能替朋友分忧解愁,好打抱不平,但往往比较轻浮,性情放荡。你们向龙伯高学,如果学不像,至少可以约束自己,不去胡说八道,胡作非为;如果仿效杜季良,如果学不像,就可能成为轻浮浪荡公子,就好比‘画虎不成反类犬’。”

“择善而从”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必须为孩子选择好的老师。一个人在一生中遇见一个好老师是他最大的幸运,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一定要为孩子选择好的老师,古代是很重视老师的作用的,《礼记·学记》上讲“择师不可不慎也”。唐朝的著名学者韩愈专门写了一篇《师说》,论述从师求学的道理。他针对当时士大夫看不起老师的风气,强调“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这篇文章里他反复阐述了从师择师的重要性。不光是韩愈、柳宗元这一类的文人学者重视老师的作用,就是帝王将相、豪门贵族也把为子女选择好的老师看作是保全基业,巩固统治地位的“要事良策”。汉高祖刘邦晚年时,认为太子刘盈不成器,打算废掉另立赵王如意。张良为吕后出了一个主意,让他请出当时隐居的人称“商山四皓”的四位学者为太子刘盈老师。这一招果然生效。刘邦见到以后,觉得太子有这样的老师辅导,是“羽翼已成”,便打消了废除刘盈的念头。看来,刘盈能成为汉朝第二代皇帝(汉惠帝),还真多亏了这四位名师。

蜀主刘备在临死之前,把儿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他对儿子说:“父王我才疏学浅,功德不高,你不必效法,孔明丞相才智过人,治国有方,你要以他为师,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他。”明太祖朱元璋年轻时没有机会上学,他当上皇帝后为此感到遗憾,因而对后代的教育特别重视,征聘四方名儒学者,轮流给他的儿子讲学上课,并挑选许多有才华的青年为儿子伴读。当时有个名叫宋濂的学者,“六岁能诗书”,精通古今、知识渊博,朱元璋便让他专门教育皇太子。他对宋濂和其他给自己儿子讲学的儒臣们说:“有一块精金,得找高手匠人打造;有一块美玉,也要有个好玉匠才能成器。人家有好子弟,不求名师,岂不是爱子弟反不如爱金玉?好师傅要做出好榜样,因材施教,培养出人才来。我的儿子将来是要管理国家大事的,你们一定要培养他高尚的品格。”当然,在封建社会里,只有帝王将相和封建官吏能为孩子招用和聘请名师,广大劳动人民的孩子是无权也无钱择师的。

总之,对孩子进行教育,为其选择一个良好的环境是非常必要的,一个优良的环境对孩子的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所以要让孩子交正确的朋友。选择好的老师也是必要的,俗话说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一个好的老师不但能传授给学生知识,还能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