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末年的魏伯阳,被人们称为“中国炼丹术始祖”。在他所作的《周易参同契》中,关于炼丹术的大部分内容非常荒诞,但是也有一些关于硫、汞、铅的化学知识,对硫、汞、铅等元素都作了十分透彻的研究,并用化学方法来提纯和鉴别它们。
在东汉著名炼丹家魏伯阳之后,晋代的葛洪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炼丹家。他是炼丹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早期的炼丹理论和实践,对后世的中外炼丹有有着很大的影响。葛洪在炼丹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原始状态的化学试验,并详细记录下了各种化学反应,他在书中写道:“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意思是:由于丹砂的化学成分是硫化汞,加热后会分解出汞,即水银;冷却后,水银和硫磺蒸汽又相化合,再生成硫化汞。这说明葛洪在炼丹实践中发现了从硫化汞中析出水银,和水银加硫磺合成硫化汞的可逆反应现象。除此之外,葛洪还将雌黄、雄黄两种硫化物加热,得到升华的晶体,更作过铁与铜盐的替代反应实验。葛洪正是这样通过不断的亲身实践,揭示了众多的化学变化规律,合成了许多新的物质。这显然是一个在密封的炼丹炉里发生的化学反应和化学还原反应。它说明了早在1600多年前,我国的化学研究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葛洪在综合前人经验的同时,亲自从事炼丹数十年,积累有丰富的关于物质变化的经验性知识。他的主要著作有《抱朴子内篇》和《抱朴子外篇》。《内篇》讲仙道,《外篇》讲儒术,体现了他的“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的内神仙外儒术的思想。南朝的陶弘景是葛洪之后的一个大炼丹家。他在著作中大讲授受真诀和长生不老之术。
汉代已有用丹砂炼汞的记载,《抱朴子内篇·金丹》中的“金液方”认为,丹砂经配制成溶液,即能溶解黄金。唐宋炼丹士总结前人经验,在用丹砂、水银等物炼丹时,改进配方和制法,制成红升丹(氧化汞)、甘汞(氯化亚汞)、白降丹(氯化高汞)等中医用药。在用水银和其他金属烧炼时,又制出多种用于当时手工业和医药的汞合金。在为硫黄、硝石等伏火时,发现硝、硫、炭混合燃烧的现象,促进了黑色火药的问世。唐宪宗元和三年清虚子《铅汞甲庚至宝集成》卷二所载“伏火矾法”,实为世界上最早的一次制造火药的实验记录。由炼金术发展起来的许多工艺,如炼钢、炼铁、造纸、制作火药等也随之得到发展。现存于世的100多种外丹著作,蕴藏着不少有价值的科技文献,成为祖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至今仍有研究价值。
(四)关于炼丹的种种骗局
中国古代炼丹术的主要目的,一是修炼长生不老的丹药,二是想把普通金属转化为金银等贵金属。这两个命题实际上都是不可能做到的。
炼丹家们在冶炼合金和制造药物方面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他们曾经成批生产过黄色的合金和白色的合金。其中就有黄铜(锌铜合金)、白铜(镍铜合金)、砷白铜(砷铜合金)、白锡银(砷锡合金)等等,当然,还有各种各样的汞合金。这本是炼丹家的成果。但是到了唐代以后,特别是元明时期,竟被一些江湖骗子利用,作为诈骗钱财的手段。
世传炼金之术是这样的:用纹银三两,再加入铅、汞、朱砂等药物放在炉内一块冶制,每次需要炼四十九天。到第四十天以后,一定要由两人轮番守炉,昼夜不得离开一会儿。丹炼成了,可以得到九两,这之中除三两是本银,还要用三两银子买上述药物,所以,每次只能赚到三两。一年可以炼四次,一共可多得十二两丹银,仅可以供两人食用。所以,即使真得到炼丹秘方,也不值得去实施。何况用此种方法炼出的丹银,经过洗煎,每次都会渐渐地亏少一些,甚至洗煎次数一多,那多出的丹银还会全部被洗掉。另外,这种丹银不能再做本银,如果再炼,必须另用纹银为本银。所以说,这传下来的真方,既费心又费工,还很不容易做成。
像那些云游天下的方士,自称会炼丹,其实是在行骗,他们用砒霜、雄黄诸类东西,加入一些好银末,炒成灰沙,他们把这灰沙称为“丹头”。然后再把这“丹头”与好银同煎,仍煎成银,他们便说:“丹药可点成银。”其实,这种人个个都是弄假行骗的骗子。
古时候有一个道士,自称能炼丹。他先用银灰在大庭广众面前煎出些银子给人看。众人看了,都不信他。唯独一个富人很相信,还把这位道士请到家中,为自己炼银。来到富人家中,道士对富人说:“炼丹是仙人之术,俗人家多污浊,恐怕炼不成。可以在僻静之处挖开一坑,要一丈四尺深,坑底下仅容纳一床一炉即可,我要在坑下烧炼四十九日。你用一百两本银,可以炼出三百两银子!”富人听说后很高兴,就依道士之言,命人在后院挖一大坑,广八尺,深一丈四尺。坑挖好了,道士下到坑里去,又命人用十两银子买铅、汞、朱砂等东西来,说先炼丹头。三日过后,丹头炼出来了。那富人又按道士的要求给他吊下去好银一百两,供他当本银。每日三餐都把饭菜饮水吊下去。道士又要一手粗的紧实圆木七根,每根长三尺五寸,说是作为“道符”,又用一条大棕绳纵横交错地捆在道符上,每天还要用大斧锤打道符。
富人每天到大坑边上去看。到了三十多天时,道符渐渐打下,只有一尺露在外面,富人心想,银子就要烧成了。
道士知道一个月那么长久,主人提防他的心必然懈怠了。夜里,道士用绳子一头把银子和药物系好,另一头系在自己腰上,又将七根长木做成梯子,攀援上去,将银子吊上来,乘着深夜逃走了。到了第二天黎明时分。富人亲自去送饭,吊下去的饭菜却无人取走。用烛光照坑下,又不见道士。富人亲自登梯下去察看,才知道道士已经把银子全部偷走了。他就是登着自己送来的圆木爬上去的。直到此刻,富人才知道自己被骗了。
明代,古潭地方有一个年轻人叫丁宇弘,非常聪明。一日,丁宇弘偶遇方士,那方士自称能炼丹。宇弘早知道士炼丹是骗人的,但想乘此机会骗方士的银子,便故意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提一些很琐细的问题问东问西。方士对他说:“炼丹先要采药炼成丹头,之后用银一钱,与丹头同煎,可得丹银三钱。”于是,宇弘先拿出一钱银子交给方士,得银三钱。宇弘一见,装作更加欢喜的样子,请方士到自己家中。 宇弘在家中继续让方士炼丹,方士陆续炼出银三十余两,之后宇弘就再不出银子了。方士见宇弘不再出银,就想将其骗出,于是对丁宇弘说:“我的丹头已经用完,你可以多带一些本银,我们一同出外采药,在外边再大炼一番。”宇弘知道方士要引他外出,但因为他想骗尽方士身上的银子,就带上银子五十两,与方士出外去。在路上,丁宇弘不肯拿出自己的银子当路费,睡觉吃饭都严防方士骗自己。方士无从下手,就暗地里买了一包砒霜藏在身上,又从集市上买回来一条鲜鱼。
傍晚,宇弘把鱼收拾好,煮熟,盛作两碗。方士先捧一碗放在桌上,趁宇弘不注意,将砒霜撒入碗里。回过头来再端另一碗,当着宇弘的面,故意打了个喷嚏,把自己的口水溅到鱼上。方士说:“这碗鱼被我弄脏了,我吃。”于是丁宇弘吃了那碗有砒霜的鱼。到了半夜,宇弘肚子疼起来。好容易熬到第二天中午,丁宇弘头发散乱,嘴唇开裂,肚子疼得再也忍不住,心中忽然明白——一定是方士在鱼里下了毒。这时的丁宇弘已经不能起床了,方士这才把丁宇弘的银子放入自己的包袱里,拿出解药,对丁宇弘说:“我本是到处游荡骗取别人银子的人。你好奸猾,反而骗去我的五十两银子。现在我只多得你五两银子就好。我把解药给你,吃后是死是活就看你的命运了。”说完,方士背起行李逃跑了。
这类骗局在旧小说和笔记中有不少的记载。例如在《儒林外史》第十四回“马秀才山洞遇神仙”中就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社会名士马二先生在杭州路过丁仙洞,碰见一位白须过脐、飘然有神仙之表的老者,自称姓洪名憨仙。洪憨仙对马二先生说:“若要发财,何不问我?”于是马二先生接受了洪憨仙给的几块“黑煤”回去烧炼,竟然真的炼成了银子。于是马二先生认为这次遇到了活神仙,就一口答应与洪憨仙认作表兄弟,与洪憨仙一起到胡尚书的三公子家中去为他作证,请胡三公子出本钱来“烧银”。谁知洪憨仙在这时突然得急病死了,他的家属告诉马二先生说洪憨仙不是仙人,而是个骗子,那“黑煤”本来就是涂黑了的银子,洪憨仙不过是给马二先生点好处,使他信以为真,从而帮洪憨仙作伪证,去诓骗胡三公子的钱财。马二先生了解了真情之后觉得大丢脸面。
“点铜成金、指水成油”这些都是古代炼丹家们所追求的,但是实际上又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这都需要在普通的条件下实现元素的转化,水变油就需要把氧变成碳,这决不是简单就能做到的。而“水变油”所用的各种欺骗手法,我们倒是可以从上述的炼金术骗局中找到不少共同之处。
(五)中国炼丹术对国外的影响
我国古代炼金术在世界也有广泛的影响,早在公元7—9世纪的隋唐时期,中国的炼丹术就传入了阿拉伯。特别是当时在中国的波斯人,专门从事贩卖药金和香药的个别人甚至本身就是炼丹家,他们对于中国炼丹术的西传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唐朝天宝五年(746年)魏郡专门收购“养生辟谷”之药的人也要常常求助于胡商,唐朝元和年间(806—820年)长安西市中有擅长制作药金的炼丹家王四郎开设的店铺,专门供应胡商,高价销售。这种以化学方法制取长生不死之药和追求“点铁成金”药剂的学问传入阿拉伯世界后,便立即促进了阿拉伯炼丹术的发展。
在许多阿拉伯国家,提到炼丹术使用的原料时,多冠有“中国的”“中国产”等字样,例如穆斯林国家本来出产硫黄,但是不知道使用硝,有关硝的知识是从中国传去的,中国的炼丹术传入阿拉伯后,阿拉伯人才知道了硝的使用方法。对阿拉伯国家来说,硝是中国的特产,所以硝刚刚进入阿拉伯国家后,被阿拉伯人称为“中国雪”,被波斯人称为“中国盐”。
阿拉伯炼丹术的创始者查比尔具有中国炼丹家的显著特点,从他开始,阿拉伯的炼丹家们都追求长生神药“耶林克色”,这和炼丹术的宗师葛洪所说的“丹精”或“神丹”是一样的东西。由于阿拉伯不产丹砂,只出硫黄,所以查比尔将中国炼丹家的“还丹”称为“赤硫黄”。
在长期的炼丹活动中,阿拉伯人还初步发明了硝酸、盐酸、硫酸和王水的制法,这些化合物都是今日化学研究的必备品。阿拉伯人还制成了酒精,但是却丢弃一旁,未加利用,因为穆斯林《古兰经》有禁酒的戒条,由于广泛实验蒸馏法,阿拉伯人从动植物中提取出许多有机化合物,其中一些是香料,因此阿拉伯的香料是世界闻名的。
11世纪以后,阿拉伯社会分崩离析、动荡不安,人民生活艰难,前途无望,宗教神学家完全抛弃了炼丹实验,最后则认为只要彻底的禁欲和简单冥想就可以升入天堂。1095年,蓄谋已久的基督教会发动了对拉伯国家战争, 即历史上著名的“十字军东征”。战争当中,被翻译成阿拉伯语的希腊经典著作不断被发现,而这些经典又经东征重新被带回西欧。为了研究这些带回的书籍,欧洲人似乎没有其他选择,几乎所有的阿拉伯语的书籍都被重新翻译,当然也包括大量的炼丹术著作。战争结束以后,炼丹热潮重新在欧洲大陆上兴起。
至13世纪中叶,炼丹在西欧达到了高潮。经过一些炼丹师的研究,炼丹著作中充满神秘主义的写作方式被更改了,取而代之的是简洁明了的文字说明,在这一时期的著作中甚至可以看到一些实验科学的雏形。
如同所有新生科学一样,尽管炼丹术的种种试验都以神的名义在进行,但炼丹著作中关于化学、冶金的科学记录,最终危及了对基督教的信仰。同时炼丹 师制造的大量“金银”严重扰乱了市场稳定,也使民众对炼丹术缺乏好感。在教会与民众的双重打压下,炼丹术在欧洲走向没落。
不过,从15世纪开始,欧洲大陆掀起了一场反对教会神学和封建主义文化的斗争,用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观念对抗神学思想和经院哲学,以推动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这场文艺复兴运动大大解放了人的思想,其后的宗教改革使大量的宗教禁令被废除,有关炼丹术的研究重新活跃起来。
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先后在荷兰和英国取得胜利,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大大扩张,不仅促进了生产,也猛烈冲击了各种陈旧观念。人们纷纷投身到科学研究中去。反对宗教迷信,追求科学真理的风尚开始形成,同时,地理大发现使欧洲人获得了丰富的矿藏资源,资本主义生产对金属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欧洲近代的冶金业迅速发展起来。17世纪以后,炼铁业在英国工业中的地位逐渐上升,杰出的冶金工艺家结合生产实际,运用炼丹术理论,写出一批冶金化学的新著作,影响极大。
18世纪中叶,新派的炼丹师——炼药师出现了。炼丹的目的不再充满人类蒙昧的种种幻想,而带有强烈的真实感。大量精密的分析仪器开始使用,科学试验的气氛愈加浓厚。
1774年舍勒、普里斯特利和拉瓦锡三位化学家几乎同时发现了氧气,并否定了“燃气”的作用,拉瓦锡就此建立了科学的氧化学说。不久,拉瓦锡将炼丹术和医药化学家一直梦寐以求想弄清楚的“元素原型”也搞清楚了,列出了第一张化学元素表,至此,炼丹术在欧洲转型成为近代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