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惊天谋杀案背后的秘密:代价
3223300000004

第4章

当时的大背景是,执政的共产党在“一五计划”期间创造的神话的确令人兴奋,极大地鼓舞了国人的士气,在一个又一个胜利面前,毛泽东更关注新中国建设的速度问题。作为伟大的政治家和战略家,他考虑的是民族的兴衰,是国家的强盛,是尽快摆脱以美国为首的国际敌对势力的威胁。所以他渴望着新中国以奔跑的速度而不是慢慢悠悠地发展经济。在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强调“反对右倾保守思想”,鼓励“提前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自古“圣意定乾坤”,作为最高领袖的毛泽东既有“奔跑”意愿,自能影响广众,于是,在“反对右倾保守思想”背景下产生了《农业发展纲要(草案)》。这是个体现“奔跑”意愿的《纲要》,它忽略了中国犹如大病初愈体力不支的现状;这是个冒进的《纲要》,它引发了国民经济建设指标全面加码。

继邓子恢之后,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副总理李先念和主管经济工作的陈云也对不切实际的冒进计划提出了异议,并进行大量压缩,然而最终形成的各种指标仍然居高不下。冒进计划实施数月,工农业生产发生比例失调,经济建设出现混乱局面,周恩来终于忍不住,在国务院全体会议上明确提出:“反保守”不能一直反下去了,必须反对急躁冒进倾向。

周恩来自然无意与他所崇敬的毛泽东唱反调,他所考虑的是如何避免工农业生产无序进行,确保国家经济建设健康发展。

民主党派中关于“反冒进”的进言也越来越多。时任教育部部长的爱国民主人士张奚若直截了当地批评领导层存在的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倾向。

1956年下半年,国务院制定下发了一系列“反冒进”的措施。“反冒进”的精神与当时全国上下业已掀起的建设高潮似乎不太协调,事实上却有效地防止了中国经济建设偏离健康发展的轨道,显示了尊重科学规律的重要。

由此看来,潘复生不是孤胆英雄,《宣传要点》的产生具有上层背景,即来自中央的“反冒进”精神,《宣传要点》是“反冒进”的具体化。

路宪文对落实中央的“反冒进”精神和省委的《宣传要点》毫不迟疑,信阳地区在一个月内把《宣传要点》内容全部落实到位。

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路宪文摸不着头脑了。

《宣传要点》实施仅两个月,在8月召开的中共河南省委五次全会(扩大)上,却遭到严厉批判,时任河南省长的吴芝圃指责省委第一书记潘复生犯下严重的“右倾错误”,认为《宣传要点》是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全会决定停止宣传和执行《宣传要点》。这次会议还批评河南省委《关于不在县级以下机关开展反右派斗争的指示》,认为这个文件对当前阶级斗争形势作了错误的估计,完全违背了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指示,违背了马列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

省长敢于批判省委第一书记,而且能够轻易推翻省委第一书记的决定,让所有的人都感到意外和震惊,不得不猜测省长之所以如此的背景何在。人们似乎闻到了丝丝味道——中央精神有变。

这次会议期间,省长吴芝圃对路宪文说:你落实潘复生的《宣传要点》很积极,你根本不懂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很危险啊宪文同志。

路宪文此时仍觉得省委的《宣传要点》符合中央的“反冒进”精神,看不明白哪一点是“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所以对省长指责自己“根本不懂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并不服气。

所以路宪文说,落实中央的精神和省委的要求当然要积极,这和“资本主义”扯不上关系。

省长吴芝圃批评路宪文态度顽固,因念其年轻,也能干,未多为难。但吴芝圃还是严肃地提醒路宪文,必须认真反省自己的错误,必须站稳立场,不然下一次就没有这么宽容了。

路宪文茫然中请教吴芝圃,今后对待中央和省委的指示精神,应该持什么态度?

省长吴芝圃告诉他,不管中央还是省委的指示精神,要看是不是体现了毛主席的声音,只要体现了毛主席的声音,当然要坚决执行。

省长吴芝圃的话让路宪文越听越糊涂,心想毛主席代表党中央,党中央代表毛主席,这原本就是一致的,怎么还要来个“要看是不是体现了毛主席的声音”?

省长吴芝圃的话让路宪文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他觉得自己的路还有很远,以后的路怎样走下去不想透的确不行。但整个会议期间他仍然未想明白,只觉得自己的思想水平有限,于是会议结束后专门找到吴芝圃再次虚心请教。他诚恳地说,自己年轻,缺少领导经验,请省长多多指点。

吴芝圃送他一句“三字经”——不变调,不岔道,不二套。

不变调,就是听党的话,自己不能有不同声音;不岔道,就是走社会主义道路,自己不能走错方向;不二套,就是执行上级指示精神要坚决,自己不能另搞一套。吴芝圃说,共产党的官不难当,只要记住这九个字,就能当好这个官。

路宪文听罢“三字经”似乎顿开茅塞,并对自己的这位顶头上司多了几分崇敬。

两个月后召开的中共八届三中全会,让路宪文似乎感受到了吴芝圃“三字经”的真谛。

1957年10月,毛泽东龙颜大怒,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对“反冒进”做法提出严厉批评:“反冒进”扫掉了多快好省,扫掉了农业发展纲要,扫掉了促进委员会。

“反冒进”历时数月,令毛泽东大为光火。在毛泽东看来,1956年在经济建设中出现的种种冒进行为,是“跃进发展的方式”,他欣赏这种方式,所以必须恢复。毛泽东还说,国民党是“促退委员会”,共产党应该做“促进委员会”。

这时,路宪文才明白中央“反冒进”的精神违背了毛泽东的意志,也弄清了省委第一书记潘复生失势的原因,更理解了省长吴芝圃两个月前对自己讲的那些话。

省委第一书记潘复生的《宣传要点》毁掉他自己,却送给省长吴芝圃一个机会——1958年5月,吴芝圃取代了潘复生,任河南省委第一书记,掌握了河南省的党政大权。

当然,吴芝圃取代潘复生,是中央决定,毛泽东点了头。毛泽东说,河南自古多灾多难,一是战乱不断,二是天灾频出,百姓苦难深重。吴芝圃是河南人,就让他为父老乡亲好好出力吧。

吴芝圃接任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当天就动情地表态说:让我当第一书记,我没想到。毛主席希望我这个河南人好好为父老乡亲出力,我一定不辜负毛主席的信任,一定不辜负全省父老乡亲的期望。

省委主要领导这次权力更替让路宪文大发感慨,他私下对专员张树藩讲,当地委第一书记这几年,满脑子想的是怎样干事,怎样把事情干好,思想单纯,精力集中。以后恐怕就没这么简单了。

的确,在政治民主、气氛宽松、讲究科学的大环境中,人们释放的是豪情,创造的是辉煌。共产党在“一五计划”期间创造的近乎神话般的辉煌成就就是佐证。

应该说,执政的共产党在“一五计划”期间创造的神话,显示了激情与科学双翼共展的力量,为毛泽东“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之美好构想涂写了浓艳的一笔。这浓艳的一笔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建设新中国的激情,也进一步增添了人们对毛泽东和共产党的崇拜。的确,从“翻身解放”到“一五神话”,人们有理由相信毛泽东和共产党的英明领导。

一言概之,“一五计划”期间,尽管也有波折,尽管也有失误,但总体而论,中国仍犹如一艘巨轮航行在正确的航向上,它满载着成果,也满载着国人的激情与梦想。

可惜,这种充满希望的局面未能持续,由于以毛泽东为首的最高决策层患了“狂热病”,试图使虚弱的中国在发展建设上快速奔跑,这种完全无视科学规律的盲目行为,加之人们对毛泽东的崇拜与盲从,终于使得新中国建设的巨轮偏离了航向,节节驶向灾难……

紧接而至的局面使得许多人惶恐不安,无法“集中精力搞建设”,不得不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揣摩、迎合、自保上面。众人如是,吴芝圃、路宪文岂能例外?

激情是首不老歌

贫困与落后曾使文明古老的中华民族蒙受了“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莫大羞辱!站起来的民族渴望富强,建设新中国的激情喷薄而出。这是荡涤屈辱的激情,这是追逐梦想的激情,这是延续文明与进步的激情!

一个激情澎湃的民族,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至今让人念念不忘。我们怀念那种激情,是因为它为民族的兴盛而燃烧,它是一个民族同心协力点燃的火焰;我们怀念那种激情,是因为不希望它离我们越来越远且不断地变异——变异为权与利的争夺,变异为利己主义的贪婪与膨胀,变异为日渐浓烈的腐朽气味……激情的变异定会涣散一个民族的力量,定会带来不尽的哀叹与失望,这其中的代价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激情是首不老歌,它高昂的旋律中燃烧着一个民族不竭的希望,激荡着征服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我们不弃激情,犹如不弃魂魄;我们呼唤激情,犹如呼唤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