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全球顶级企业通用的9种生产与运作管理方法
324500000032

第32章 系统化的物流供应管理方法 (8)

凯马特公司的远程库存控制系统中,其员工利用手中的光笔对每个货架上的商品进行扫描。光笔上有一个显示窗,称为“远程维持单元”,它能提供一个即时记录卡,显示某种商品有多少件应放在货架上,有多少件应放在仓库里,以及商店最少应保持的存货数。在发出订单时,它还能显示价格,以及这些价格是打折扣的还是没打折扣的。

我们通过凯马特公司在底特律的一家商店来看看其库存控制系统的应用。在结账柜台前,扫描得到的条形码被记录入商店的计算机里。随后这些信息被卫星传送到位于密执安州特洛伊的凯马特总部。总部将这些信息记录下来,并再将它们传到一个存货配送中心,在那里,通过计算机确定再订货点以及需要再订购什么商品。这样,新的商品会在48小时以内送到。

商店的员工只需经营销售10%的商品,即通常都是些像贺卡这样变化很快的商品。其余大约90%的商品都采用这种集中化的售卖系统。

这类系统现在正通过每天追踪顾客的偏好来促使零售业改观。同时,还使总部的工作人员能做出比单个的商店经营者更为准确的经营预测。这样使得凯马特公司各种商品的销售大幅度提高。凯马特公司的管理信息系统主任断言,只能“原地绕圈子的飞行员”是不会赢得美国零售业的这场高技术战争的。

五、库存控制基本方式

库存控制的基本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定量控制系统,侧重库存量的连续观测,并以此作为库存控制的主线;另一种是定期控制系统,通过固定时间间隔的检查,达到控制库存的目的。

1定量控制系统

定量控制系统侧重于库存量的连续观测,并以此作为库存控制的主线。 定量控制系统的图解模型如图5-11所示。其中B点为库存补充的重新订货点;Q为每次的订货量;库存周期中的平均库存量为Q/2;前一个订货点B到下一个订货点B称为库存订货间隔期;T为订货提前期(备运时间)。这种系统的工作原理为:连续不断地监视库存余量的变化,当库存余量下降到重新订货点B时,就要向供应商提出订货,经过一段备运时间,新订货到达,补充库存。为了实现这种补充过程,需要为系统事先确定两个参量:(1)重新订货点B,它需考虑备运时间中的库存消耗量;(2)订货量Q,它可以根据下述的经济订货批量(EOQ)模型来确定。

定量控制库存系统的模型(1)订货点

在新的订货没有到达之前,现有库存能够保证对需求的供应。因此,订货点存储量就是订货提前期内预计需求数量,一般以R=d·L公式来计算订货点。其中R为订货点;d为平均每日需用量;L为订购的期间天数,即从提出订货单到货物到达这个期间所用的天数。

在确定订货点的时候,如果订货至到货期对库存的需求为平均需求率,补充订货至到货时库存应降到安全库存水平。补充订货数量为预先规定的固定值,并被规定在到货时间入库。最大库存水平为订货量Q的平均值加上安全库存Imin即为平均库存量(Imin+Q/2)。对需求率进行定期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改变订货量和安全库存水平。

对于需求和供货时变化的问题,通常通过设置安全保险库存的方法来解决。这种计划内的额外库存的数量取决于需求和供货的稳定性以及企业关于产品脱销的政策。一般说来,日需求量的起伏变化呈正态分布,我们可根据历史数据或预测分析,求得日需求量的期望值d及其标准差σL,进而利用正态分布表求得给定服务水平下的安全库存。

考虑安全后的订货点存储量,为订购时间内的平均耗用量加上安全库存。

(2)经济订货批量(EOQ)模型

经济订货批量模型使库存总成本最小的订货量称为经济订货批量(Economic Order Quantity,EOQ)。在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的假定情况下,库存量的变化如图5-12所示,图中Q为订货量。这里描述了三个库存周期,每一周期都以Q个单位库存量为开始,它是固定订货批量。从最初的Q个固定单位批量开始,物品按斜率为负值的斜线表示的某一固定需求率R出库。当库存量降至再订货点时,就开始准备Q个单位的进货,经过一个固定的提前期后,货物便到达入库。这就是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在确定性条件下的应用。

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假定每次订货的订货量相同,订货提前期已知,且为常量,需求率固定不变,订货费与订货批量无关,补充率为无限大,全部订货一次交付,是一个理想的抽象模型。该模型如图5-13所示。EOQ是利用使某项库存的年费用达到最小来确定相应的订货批量。库存的年度总费用可表示如下:

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库存项目的年度总费用=购买费用+订货费用+库存保管费用

即:

TC=RP+RC/Q+QH/2

式中:R——某库存项目的年需求量(件/年);P——单位购买费用(美元/件);C——单位订货费用(美元/次);Q——每次订货批量(件);H——也可用PF表示,单件库存平均年库存保管费用(美元/件·年);F——单件库存保管费与单件库存购买费用之比。

求上式的极小值,即令dTCdQ=0,即可得经济订货批量如下:

Q=2CRH=2CRPF

2定期控制系统

定期库存控制系统是通过固定时间间隔的检查,以达到控制库存的目的。 定期控制系统的图解模型如图5-14所示。在此系统中,按规定周期M检查库存量并随即提出订货,将库存补充到目标库存量E。所有定期控制系统没有固定的订货点,而有固定的订货周期M;每次订货没有固定的订货量,而需要补充到固定的库存目标量E。

定期控制库存系统的变化情况定期控制系统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确定订货周期;一个是计算订货数量。一般来说,订货周期越短,库存检查的频率就越高,对库存控制的精度也就越高。但这样随之而来的就是工作量的加大,尤其是在库存产品多而订货周期又不同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此可以区分不同存储项目,对少数重要的存储项目,制定较短的订货周期,对相对不太重要的存储项目则可适当延长订货周期。同时,利用为不同的项目订货周期确定不同的标准值,从而简化管理工作。当订货周期较长或其在时间上随机波动较大时,单纯靠缩短订货周期并不能达到精确控制库存水平的目的。而对于订货数量,定期控制系统一般用以下两种公式进行计算:

订货数量=(M+L)期间需求预测-现有存储+保险储备定额

订货数量=平均日需求量×(M+L)-现有存储+保险储备定额

式中:M——订货周期;L——订货提前期。

定期控制系统由订货周期M和目标库存E决定。目标库存E应为满足订货周期T和订货提前期L之内的平均需求量,及为保证一定服务水平而建立起来的安全库存之和。

定期订货的订货周期M,可由经济订货批量和每日平均需求量近似求得,即:

M=Q/α

3定期定量混合控制系统

定期定量混合控制系统是以规定的最高库存量标准和最低库存量标准为基础的一种库存量控制法。 定期定量混合控制系统也称最高最低库存量控制法。它是以规定的最高库存量标准和最低库存量标准为基础的一种库存量控制法,即Ss控制法。S是最高库存量,指订购时要求补充到的最高点,即目标库存量;s是最低库存量,指订购点。

这种方法是定期库存控制系统和定量库存控制系统的混合物,是一种不严格的订购点法。它由检查周期、订货点和目标库存量三个参数确定。实行定期检查,当实际盘点库存量等于或低于订货点时就及时提出订购,而订购量是可变的。如果检查时实际盘点库存量高于订货点时,就不能发出订购单,这是区别于定期库存控制系统的最主要之点。

当采用这种方法时,订货点除了包括订货提前期需要量和保险储备量外,还包括检查周期需要量。定期定量混合控制系统比定期库存控制系统订购次数少,每次订购规模较大。因而订购费用较低,但库存量大,适应供需情况的变化。这种库存量控制方法主要适用于需要量一般较少,但有时变动较大的物资。

六、库存控制的重点方法:ABC分析法

ABC分析法是基于帕累托原理而对那些少数品种在总供应额中占了很大比重,而占品种数很大比重的物品,在总供应额中所占比重并不大的物品进行管理。 由于企业库存物品数量大,品种规格多,根本不可能对其施以同样的管理方法和给予同等的注意,所以,在库存管理中要抓住重点,通过解决重点而带动其他,这样的方法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库存物品分类管理就是基于这个原则而展开的,分类管理法的实质是重点管理法。

ABC分析法就是一种比较简单实用的库存重点控制的常用方法。ABC分析法是基于帕累托原理而应用的,帕累托原理是揭示社会财富的分布不均匀现象。在库存当中同样存在这种现象:少数品种在总供应额中占了很大比重,而占品种数很大比重的物品,在总供应额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ABC分析法就是根据这种不均衡性,将物品划分为A、B、C三类,并规定各类物品不同的管理控制方法,增强管理的针对性,达到简化管理程序,提高管理效率的目的。

1ABC分析法的实施步骤

进行ABC分类的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根据企业的库存物资信息,将各库存物资占用资金的情况进行汇总分类,计算出各种物资占用库存资金比例。

(2)根据占用资金情况,按从多到少的顺序依次排列。如表5-10所示。

(3)考虑占用资金情况,将各种物资归入相应的类别,完成分类。表5-11是对表5-10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后的结果。

表5-10 物品占用资金排列表

物品编号年均资金占用量(美元) 占用资金比例(%) 2295 000 4086875 0003212725 0001070315 000648213 00056547 50032361 50006198000323425024122501合计233 4501000表5-11 物品ABC分类汇总表

分类品种数占全部品种数比例(%)年均资金占用量(美元)占用资金比例(% A220170 000729B33053 000227C55010 45044合计10100233 4501000

还可采用分层排列分析方法对那些品种规格的数目很大,难以全部排列于分析表中的库存物品进行分析,即按供应额大小先将品种数分成若干个层次,定出A类层次、B类层次、C类层次,再对每一层次内的物品进行排列。分层排列分析同样可绘制库存物品ABC分类汇总表和ABC分类曲线图。

2A、B、C各类物品的管理控制方法

通过对库存物品的ABC分析,库存管理的重点就一目了然。A类物品品种数不多,但占用企业库存资金最多,与企业的成本、经济效益关系最大,因而是管理工作的重点。

企业库存管理部门应投入较大力量加强对A类物品的管理。对A类物品管理要严格控制其库存储备量、订货量。订货时,在保证生产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库存,节约流动资金。为做到这一点,就要对A类物品严格控制,精心管理,认真查明物品的需要量,精确地计算费用支出和经济订购批量,经常检查库存量变化动态,及时进行统计分析。C类物品管理的要点是可以放宽控制,通过适当加大订购量和库存量,加大相邻两次订货的时间间隔,减少日常的管理工作,达到简化手续、减少管理费用的目的。增加库存量当然也会加大仓储费用和利息支出,但因C类物品在供应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很小,这部分费用支出的增加与其管理费用的减少相比还是次要的。B类物品的管理方法介于A类、C类两者之间。

一般地说,我们可以采用定期库存控制法管理A类物品,而利用定量库存控制法管理B类和C类物品,也可以对三类物资同时采用定期控制或定量控制。如同时采用定期控制,则对三类物品规定不同的检查、订购周期,A类最短,B类次之,C类最长。如同时采用定量控制,则增大C类物品的订购批量,严格控制A类物品的订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