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跟刘太医学养生
331900000006

第6章 莫让身体成为滋生疾病的温床 (2)

营养不良会导致后天性免疫损伤。由于营养缺乏或营养失衡,一方面,免疫系统得不到充分的蛋白补充,从而导致免疫力低下;另一方面,微量元素的缺乏也会损害免疫系统的活跃性。科学家们早已发现营养不良与慢性病是紧密相连的。世界卫生组织在1968年的一份题为《营养与慢性病的相互关系》专题报告中较早地对这样的联系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我们知道,人体正常运转消耗的营养成分需要我们从日常膳食中摄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吃饱已经远远不是问题,人们开始追求“吃好喝好”的享乐主义,于是,抽烟喝酒,鸡鱼虾蟹、蛇鼠参鳖,人们变着花样,想尝尽所有美味。但他们却忽略了身体真正需要,就在大嚼山珍海味时,身体内营养均衡已经被严重打破,于是,在这种失衡的营养状态中,身体向人们一次次发出了警报: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脂肪肝等如雨后春笋般频频露头。追求口腹之欲的人们最终尝到了滥饮滥食的苦果。

最近调查显示,由膳食结构不合理带来的营养摄入失衡问题十分严重,一方面,脂肪供能比已经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所规定的30%的上限,达到了35%;另一方面,维生素A、铁等微量元素缺乏率为29%。

营养不良引起了慢性病患病率大幅度上升的事实印证了刘太医的观点。据调查,目前全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和血脂异常人数均已经达到1.6亿,糖尿病患者人数为2000多万,超重和肥胖人数共计2.6亿多。更为严重的是,我国同营养相关的慢性病发病速度迅猛增长,且出现了年轻化趋势。10年来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上升了31%;成人超重率上升了39%,肥胖率上升了97%;大城市20岁以上糖尿病患病率6年间上升了39.1%。这种状况对我国国民素质和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威胁。

病来未必如山倒之二:长期缺氧诱发慢性病

刘氏箴言:许多慢性病与长期缺氧有关。在长期缺氧的状态下,人体的新陈代谢处于半停顿状态,许多器官处于间生态,也就是半死不活的状态。

刘太医在谈到慢性病时告诫我们:许多慢性病都和长期缺氧有关。这已成为许多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的通病。

人们对缺氧的危害性和普遍性认识不足,尤其是慢性轻度缺氧,由于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不易被人发现,因此至今尚未引起人们的重视。

氧由大气供给,经肺泡吸入后,通过肺泡壁毛细血管进入血液,由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携带,运送到体内各个组织,被组织细胞吸收利用。在供给和利用氧的整个复杂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故障均可导致缺氧。

据统计,城市人口90%处于不同程度的缺氧状态。除空气污染这个众所周知的原因外,我们的生活环境如封闭严密的汽车、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健身房,网吧,娱乐场所)等本身含氧量就不足,从而在根本上决定了城市人口的摄氧量不足,导致长期慢性缺氧状况的发生。

刘太医说,在长期缺氧的状态下,人体的新陈代谢处于半停顿状态,许多器官处于间生态,也就是半死不活的状态。摄氧量不足,身体各组织细胞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供给,同时细胞能量代谢的中间过程放慢,一方面,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酸性物质将体内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打破;另一方面,还会导致功能发挥受限,机体运转欠佳,从而出现以下症状:

1呼吸困难,呼吸次数增多,心跳加快,胸闷,气憋。

2常感乏力,易疲劳(体内乳酸水平升高所致)。

3注意力不集中,判断力、记忆力下降。

4睡眠质量下降,白天思睡,头晕目眩。

如果你出现了上述状况,有可能就是身体在警示你:身体缺氧了!

如果你对此置若罔闻,长期任由身体处于这种轻度缺氧状态中,会对身体器官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刘太医在总结多年行医经验时发现,长期缺氧会引发动脉硬化和加速动脉硬化进程,导致动脉硬化相关疾病的形成。循环系统中由于各种原因(如打鼾、过度疲劳、生理老化等)导致缺氧问题,严重时导致心脏节律紊乱,如长期、持续性的缺氧,心脏收缩能力逐渐下降,心率缓慢,心输出量减少。随后,心肌出现肥厚,心脏体积增大,最终将导致心力衰竭。

肺部血管也会因缺氧而出现异常收缩,致使动脉压力升高,右心室负荷增加,逐渐向肺心病、右心衰发展。呼吸系统缺氧时,肺动脉收缩压上升,最终也导致右心衰。

研究还发现,老年性痴呆症的主要病因是大脑细胞由于各种原因缺氧,导致较大范围的脑神经细胞变性脱落,出现痴呆症状。老年性痴呆属于病变型的大脑加速衰老,这种大脑衰老往往会引起或加重大脑血管系统的硬化,促进痴呆的发展。

专家建议,以下几类人群更应注重日常的补氧:

1心脏病、脑血管病、肺部和支气管等疾病患者。补氧可以缓解呼吸功能障碍和供血不足造成的缺氧,防止心率失常、心力衰竭和急性缺血性中风。

2中老年人。从35岁起,人的心肺功能就开始走下坡路,血液里的含氧量一年比一年少。当疲劳、情绪激动、体质虚弱时,就会出现头晕、胸闷、心跳过速等不适现象,补氧可以增强中老年的心肺功能,增强体质,减少心肌梗塞、脑中风等病的发作。

3长期超量工作、开夜车的脑力工作者和学生,如果头晕、失眠、厌食、烦躁、健忘,那就是大脑在告急。为大脑补氧,等于为大脑注入“动力之油”。

4需要解酒的人,分解酒精需要大量的氧。

5长时间生活在污染环境中的人,以及到高原地区的人。

6有慢性疲倦症、丧失意欲、受各种精神压抑的人。

7因室内污染感到眩晕、头痛、记忆力下降、亚健康人群。

所以,及时改善周围环境(如房间通风、清除污染物等)或通过吸氧来增加摄氧量,满足机体对氧气的需求,就可以将一系列疾病防患于未然。

刘太医提醒您:过犹不及,经常吸氧对身体不利

刘太医说,少量吸氧对身体有益,但过犹不及,经常吸氧对身体不利。

医用氧气是医生抢救病人的法宝,然而也仅限于抢救,不能滥用。因为医用氧气中含有臭氧,经常吸会产生毒性反应,危害肺、眼和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氧中毒。因此,早产儿经常吸氧会失明,老人经常吸氧会发生肺水肿。

由于氧中毒不易觉察,往往两三天后才会出现临床症状,此时再进行抢救很容易贻误时间,因此即使是真的必须用氧,也要注意每次吸氧时间30~40分钟,每天两三次即可。

病来未必如山倒之三:警惕身体慢性中毒

刘氏箴言:许多慢性病都是人体慢性中毒引起的。

刘太医指出,许多慢性病都是人体慢性中毒引起的,这些慢性中毒,有的是因为食用有毒食品所致,有的是使用有毒炊具所致,还有的是滥用药物中毒所致。无论是何种方式引起的慢性中毒,都是威胁我们健康的杀手。

谨慎饮食防铝毒

刘氏箴言:铝离子沉积在体内,会促使组织硬化。

铝是一种对人体有弱毒性有害元素,一旦进入细胞可以与某些蛋白质结合,与酶、核酸、三磷酸腺苷等重要的物质相互作用,干扰体内的多种生化反应,影响某些器官和细胞的物质代谢,进而导致其功能障碍。研究证明,长期吸入氧化铝尘或金属铝尘可引起肺广泛纤维化。铝很难由肾脏排出,会在大脑、肝、脾、肾、甲状腺等组织器官蓄积。铝沉积在大脑中,就会对大脑及神经细胞产生毒害,出现记忆力减退,智力下降,反应迟钝等症状,并有可能加快人体衰老过程和诱发老年痴呆症;铝沉积在骨骼中,会导致骨质疏松、骨折、关节疼痛;铝沉积在皮肤中,可使皮肤弹性降低,皱元素的吸收等。铝还会抑制生殖系统中多种酶的活性,致运动染色体畸变、死胎率升高,可引起子代形态异常,甚至导致流产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摄入铝的途径主要有两种:

首先是从食物中摄取。某些食品中使用了含铝的添加剂,如油条、凉粉、粉丝、饼干、彭化食品中添加的疏松剂(明矾),某些含铝的发酵粉等。

刘太医提醒您:谨食粉丝、油条、麻花、炸糕等

粉丝、油条、麻花、炸糕等都含有对身体有害的明矾,这些明矾中大量的铝离子滞留体内,会促使组织硬化。

以明矾作疏松剂加工的油条为例,据统计,若每日食油条50克,就会摄入50~100毫克铝。虽然人体可以排出铝,但正常机体总排铝量是30毫克,而一根25克的油条就含铝25毫克左右。此外,人们经常食用的凉粉、粉丝、饼干以及其他以明矾未膨化剂的食品中含铝量也不小。

其次是从用具中摄取。我们煮饭用的铝锅,盛饭用的铝勺、炒勺也是铝的,进食用的小铝勺,还有盛饮料或啤酒的铝制易拉罐等,这些,都会或多或少地增加我们的摄铝量。

使用铝制品注意事项

使用铝制品必须采取正确操作方法,将混入食物中的铝元素含量控制在最低限度。

1用铝制炊具应避免与其他硬物摩擦,以防铝粉铲落。炒菜不宜用铝制炊具。

2铝锅使用前略加热,使氧化层破损处再氧化,可减少铝渗出。

3铝制盛器不宜久放调味品和饮料。

4铝锅烧煮食物的时间不宜超过4小时。

5铝制炊具用完洗净后用火烤干,保持氧化膜完整。

6用铝勺、铝铲刮下的食物多含铝屑,不宜食用。

若经常使用铝制用具,大量进食油条等高铝食品,势必使铝超量滞留体内,再加上铝在人体的半衰期为550天,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铝蓄积中毒,尤其对孕妇、哺乳期妇女、有肾病及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人更是后患无穷。

为避免铝中毒,建议大家要少吃油条、粉丝、膨化食品等高铝食品,选购低铝或无铝食品,使用铁制用具等,此外,少饮浓茶,不常饮啤酒,更有利于减少铝的毒害。

审慎细节防铅毒

刘氏箴言:儿童对铅很敏感,吸收率也远远高于成人。同时,儿童的大脑和神经系统还未发育成熟,极易受铅毒的损害,以致影响智力发育。

2004年3月18日,在朝阳医院门诊楼的大厅里,30余位来自承德兴隆县孤山子乡沙坡峪村的村民神情焦急,27名儿童依偎在他们怀中,有的面色苍白,有的因肚子疼、头疼而哭泣。这些村民称,他们是孩子的父母,孩子都在他们村小学上学。3月15日,很多小学生在学校突然“中毒”,重者昏迷、口吐白沫,轻者头疼、腹痛、胸闷。经检查,孩子们是铅中毒。村小学附近的铅锌厂就是孩子们“中毒“的“罪魁祸首”。

目前,儿童、孕妇铅中毒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刘太医指出,儿童的大脑和神经系统还未发育成熟,极易受铅毒的损害,以致影响智力发育。铅中毒是一个慢性发展的过程,就像一个“隐形杀手”,在儿童看似健康的状态下侵害着大脑。由于中毒症状不是特别明显,人们很容易忽略儿童体内的铅中毒实际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