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德鲁克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 1931年获法兰克福大学博士学位,1943年加入美国国籍。1933年任伦敦银行经济专家,后被聘为美国管理科学院成员。一生所获荣誉无数,包括泰勒奖、CIOS金质奖章,等等。
德鲁克的著作被公认为是管理科学中的经典。权威的《经济学家》杂志曾经评论说, “到目前为止,管理理论只产生过一个伟大的思想家,这就是彼得·德鲁克。”由于彼得·德鲁克在管理学领域的开拓性贡献及其对当今管理学界产生的深远影响,所以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现代管理学之父”。2002年初,英国《金融时报》公布了《2001年管理大师风云榜》,在评出的“十大管理名师”中,彼得·德鲁克位于榜首。
这本书是第一部以全新观点的角度看待管理,也是第一部以实际执行层面所立论的管理学书籍。它成为现代管理学奠基之作,畅销半个世纪,影响了全世界无数的经理人和管理学者,至今仍为必读经典。无论是管理企业,还是员工自己管理自己,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效率管理:要事第一
将你手头的工作排个序,轻重缓急做到心中有数,把最要事放在第一位,把要紧的事情做好才能做好其他的事情
——《管理的实践》
彼得·德鲁克认为,在管理者面前,摆着许多值得去做的工作,但管理者的时间却是非常有限的。作为一名公司的管理人员,如何高效而顺利地做好工作,第一步应当是学会安排自己的事情,就是将你手头的工作排序,轻重缓急做到心中有数,把最要事放在第一位,把要紧的事情做好才能做好其他的事情。
这种“要事第一”的办事原则其实不单单是针对管理者而言的,对于企业员工甚至一个普通人来说,同样至关重要。它启示我们:只有将要事、大事、急事放在第一时间,集中精力用最活跃的思维将其处理好,才能提高效率,从而让工作进行得更加迅速。
一天,一位时间管理专家为一群商学院的学生讲课。“我们来做个小测验。”专家拿出一个一加仑的广口瓶放在桌上。随后,他取出一堆拳头大小的石块,把它们一块一块地放进瓶子里,直到石块高出瓶口再也放不下了。专家问:“瓶子满了吗?”
“满了。”所有的学生回答。
“真的吗?”专家反问道。
说着专家从桌下取出一桶砾石,倒了进去,并敲击玻璃使砾石填满石块间的间隙。“现在瓶子满了吗?”
这一次学生有些明白了,“可能还没有。”一位学生应道。
“很好!”他伸手从桌下又拿出一桶沙子,把它慢慢倒进玻璃瓶。沙子填满了石块的所有间隙。他又一次问学生:“瓶子满了吗?”
“没满!”学生们大声说。
只见专家拿过一壶水,缓缓地倒进玻璃瓶,直到水面与瓶口齐平。他望着学生,问道:“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一个学生发言:“它告诉我们,无论你的时间表多么紧凑,如果真的再加把劲,你还可以干更多的事!”
“是的,”专家说,“你说得对。但那还不是它的全部寓意所在。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如果你不先把大石块放进瓶子里,那么你就再也无法把它们放进去了。问题在于,什么是你一天当中的大石块?什么是你一年当中的大石块?什么是你生命当中的大石块呢?”
教室里一片沉寂,学生们开始了思考。
你应该把时间花在关键的少数问题上,因为解决这些关键的少数问题,你只需花费20%的时间,即可取得80%的成效。这是高效员工的必备法则,掌握这个法则,效率就会提高。
某部门主管因患心脏病,遵照医生嘱咐每天只上班三四个小时。他很惊奇地发现,这三四个小时所做的事在质和量方面与以往每天花费八九个钟头所做的事差不多。他所能提供的唯一解释便是:他的工作时间既然被迫缩短,他只好将它花在最关键的工作上。这或许是他得以维持工作效能与提高工作效率的主要原因。
只有养成做要事的习惯,对最具价值的工作投入充分的时间,工作中重要的事才不会被无限地拖延。这样,工作就不是一场无止境、永远也赢不了的赛跑,而是可以带来丰厚收益的活动。
有效管理:每次只专心做好一件事
我们多数人即使专心一致地在同一时间内只做一件事,也不见得真能做好,如果在同一时间内做两件事,那就更不必谈了。
——《管理的实践》
很多人试图一次完成几件事情。但是研究表明,成功人士一次只做一件事。他们知道,这样做比没头没脑地做几件事更节约时间。这样做起事来更专注,费时更少,出错更少。
同时完成多项任务常被视为令人羡慕的技能,甚至被当做工作要求之一。其实,这通常只是解决时间管理不善的遗留问题时,效率最低下的方法。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我们的事物太多太杂,市场失控。我们多数人即使专心一致地在同一时间只做一件事,也不见得真能做好,如果在同一时间内做两件事,那就更不必谈了。”
许多人做事效率很低,就是同时做很多的事情,导致自己无法将精力集中在重要的事情上。成功学大师奥里森·马登曾经在一项调查研究中要求参与者写下自己的目标,不限个数,但是要相信自己这些目标都能够完成。
若干年后,他对这些人进行回访时发现:那些只写下少量目标的人,大部分目标都实现了;但那些写下多个目标的人,基本上已经放弃了大多数的目标,剩下的有限目标他们完成得也大打折扣。
1997年年底,马云带着他的团队进驻北京,与外经贸部合作。但是这次合作并没有持续多久,于是在1999年,马云返回杭州,以50万元人民币创业,建立阿里巴巴网站(www.alibaba.com)。
这一时期,正值中国互联网最疯狂的时候,新浪、搜狐、8848风生水起,互联网被人们称为“烧钱”的行业。作为其中一员,马云和他的追随者们也被认为是一群疯子。疯子就疯子,经历了几次创业磨炼的马云已经将阿里巴巴作为他到达光荣和梦想彼岸的理想之舟,他要做的就是充满激情地向前走,永远地走下去。
2003年,阿里巴巴的股东孙正义召集了他投资的所有公司的经营者们开会,每个人有5分钟时间陈述自己公司的现状,马云是最后一个陈述者。他陈述结束后,孙正义做出了这样评价:马云是唯一一个3年前对他说什么,现在还是对他说什么的人。
2005年12月6日至16日,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举办的2005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创新论坛上,马云应邀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演讲。在这次演讲中,马云再次重申了阿里巴巴对专心致志地做好一件事的坚决态度。
他不知道1995年以后阿里巴巴什么样子,但是在未来的三年到五年,他仍然会围绕电子商务发展自己的公司,他觉得阿里巴巴绝对不能离开这个中心。十年的创业告诉他,阿里巴巴永远不能追求时尚,不能因为什么东西起来了就跟着起来。
一切皆为目标服务,一切皆为“专心做一件事”——电子商务。正如马云所说: “看见10只兔子,你到底抓哪一只?有些人一会儿抓这只兔子,一会儿抓那只兔子,最后可能一只也抓不住。我只能抓一只兔子,抓多了,什么都会丢掉。”在传媒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围着一件事转,最后全世界可能都围着你转;一个人围着全世界转,最后全世界可能都会抛弃你。”
作为员工的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集中心智全力以赴将一件事做好。“每次只做好一件事”这不仅是员工的一项行为要求,更是成功的一个捷径。
人一辈子不可能什么行业都精通,什么道理都明白。一辈子只要做好一件事,那就是很了不起的。马云刚创业时,面对的都是别人的长处,显露的是自己的短处。但是马云说,第一次创业的时候,你想做什么,到底要做什么?不要受外界影响,你自己就要确定你今天就是要做这个事情。
自我管理:把正确的事情做好
正如很多人分不清有效和有效性一样,很多人也分不清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
——《管理的实践》
德鲁克认为,只有那些能够提出正确的问题、进行正确的判断和拥有正确的观念、能够突破组织藩篱、并能够把自己以及他人从传统观念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的人,才能够从日常琐事中解放出来,从容应对未来的各种挑战。
他说:“正如很多人分不清有效和有效性一样,很多人也分不清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其实,从宏观上讲,做正确的事就是做符合企业使命和价值观的事;从微观上讲,做正确的事就是做事必须有正确的方向,能提高个人工作效能,就是一种既注重过程又重视结果的工作方式。正确地做事,就是怎样正确地完成任务,即做事的正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