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谁搞垮了美国
616600000027

第27章 收购美林——赔本的买卖

在金融界流传着一个这样的说法:职业金融家都是睁着眼睛睡觉的人。如果不能随时保持警醒,金融市场巨大的商机可能就会错过,同样,里面的波涛汹涌也可能让你随时倾覆。美林公司就是属于报警器失灵的大投行。美林公司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三大投行之一,在次贷危机中遭受了重大损失,但也可以说是玩火自焚。根据2007年四季度的财务报表,美林在2007年四季度亏损高达98亿美元,创下了美林投资银行自从成立以来最高记录。美林没有气馁,而是选择孤注一掷,希望能扳回在金融危机中的损失,成为新的市场霸主。结果在慌乱之余,押错了赌注,最后全盘皆输。美林证券是世界领先的财务管理和顾问公司之一,总部位于美国纽约。作为世界最大的金融管理咨询公司之一,它在财务世界里响当当名字里占有一席之地。该公司在曼哈顿四号世界金融中心大厦占据了整个34层楼,总资产接近14万亿美元。在36个国家建立了分支机构,管理的资产达11万亿美元。作为一家投资银行,美林证券为世界各地的公司、政府、研究机构和个人提供债务股票安全保险和战略咨询,在业界居领导地位。

有人说:“在商海中,船越大,越经得起折腾,被暴风雨吞没的都是小船。只要把企业打造成巨大的航空母舰,不管风吹雨打,都可以高枕无忧”。然而这次次贷危机,正在打碎这个传说,改为——船越大,赔得越惨。美林就是典型的案例。美林天价损失,奥尼尔暗然下台奥尼尔是美林CEO,他性格孤僻,不喜欢热闹,在美林工作了20年,金融界的朋友还是很少。他是个好丈夫、好爸爸,很少参加灯红酒绿的社交生活。他多次表示:他只用数字来管理美林,只关心公司本身的发展。这也造成了奥尼尔“统治”美林的缺陷,那就是朋友少,在关键时刻能帮他的人就很少。他总是冷峻、坚强,还曾被证券经纪人叫做“员工杀手”,裁员率在投行里排名第一。美林气氛总是很紧张,人人自危,即使在美林公司内部,支持他的人也很少。奥尼尔是典型的大独裁者,美林一个高级管理员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奥尼尔不喜欢那些只对公司忠诚,而不对自己忠诚的人。他同董事会沟通方面做得远远不够,开会基本上是他一个人在表演,他会问你问题,但从不鼓励讨论。”“我们犯了错误,出现一些判断失误,风险管理方面也出了问题。

”这是奥尼尔在金融危机发生后,美林陷入窘境所做的忏悔。董事会们不理会奥尼尔想要绝地反击的心情,最后一致决定,让奥尼尔卷铺盖提前退休回家。这也宣布,美林这家百年老店在次贷风暴中触礁了。美林公司第三季度被核销了84亿美元,有79亿美元同次级债有管。而这一数字比两周半前的预估数字增加了近一倍,实际数字同预估数字有数十亿美元的差距,这在华尔街是非常罕见的事,当然市场猝然急转直下,和不确定因素太多也有关系。美林的损失没有停止,而是像癌症病毒,不断地在扩散,引起这些最重要因素是抵押资产的估值。当然,这并不是美林公司的错,它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抵押资产是这样的,比如其他银行或者金融机构或者企业等和美林贷款,或者买巨额债券,他不会直接给你钱,而是给你点钱或者直接用资产来做抵押、赊账。而这些抵押资产很可能本身就是用抵押资产换来的。举个例子,一个人用超大杠杆买了房子,因为次级债盛行,市场火爆,这几乎非常简单,然后再用房子做抵押购买俩房子,再用这俩房子做抵押,买巨额债券……实际上,此人几乎一无所有。

这就是美国信贷市场的漏洞,因为美国都是私有银行,各家很难做一个统一调查。每个客户实际上到底有多少资产,这块是模糊的,不透明的。而美林公司本身就在世界负债市场中占主导地位,在美国的市政债务市场中有很长的领导历史了,在机构贸易、零售分销、研发、市政衍生品、以及债务保险领域中不断取得骄人的成绩。在过去的7年中,公司在世界负债业务中排名第一,在金融危机中自然首当其冲。奥尼尔被拿下了,可是如何弥补美林巨额亏损却是美林全体员工心头的痛。本身已经出现巨额亏损,而抵押贷款相应债券又大幅度缩水,此时华尔街的损失都已经高达600亿美元。可是,按照中国的道理来说,把企业折腾穷了的领导者肯定没什么好下场。事实上,奥尼尔各项退休福利达到了3000万美元,手里股票和期权市值高达129亿美元,也就是说,奥尼尔是拿着16亿美元回家的。美林战略决策失误,风险监管问题严重奥尼尔曾经让美林成为债务保证CDO最大的参与者和造势者,这给美林带来了空前的收益,但也成为最冒险的堵注。

当美林标的抵押证券市场已经出现萎缩态势的时候,美林没有当回事,只是觉得这是市场的正常反弹和一段时期的虚弱,仍然继续大量开创债务担保证券和市场作对。事实上,还是在2007年10月中旬,AAA级的同抵押贷款相关的债务保证券CDO价值急剧下降。投资者已经开始质疑银行评估这些让人眼花缭乱、换汤不换药的复杂产品,但是大多数投资者们对于高额利润还是保持可怜的乐观。美林曾经在1998年出现危机,为了防范风险,固定收益部门遭到了整合,但是该部门一整合,2003年、2004年的牛市就出现了。美林相比较于其他投行,没赚多少钱。奥尼尔一上台,就迫不及待地想改善美林的窘境,于是接连采取激进措施,鼓励部下冒险,甚至在发给员工的电子邮件中直接说:“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美林必须冒险”。在最初,美林帮助有需求的客户创建CDO,然后转给CDO管理人,只收取手续费。而到后来,越来越偏离这种传统业务,奥尼尔致力于把美林从一个以美国为重心的零售经纪商专为重点在商品交易、私人股权基金、资产管理和债券业务方面的全球性金融巨子。

单说在亚洲,美林集团在除日本以外的亚太地区聘有超过4500名员工,办事处遍布曼谷、北京、香港、雅加达、吉隆坡、墨尔本、孟买、首尔、上海、新加坡、悉尼、以及台北。尤其是在印度,美林集团占合资企业DSPMerrillLynch90%的股份,经营全线的国内投资银行服务。合资企业DSPMerrillLynch是印度国内处领先地位的承销商及债券与股票经纪,一直为企业和政府提供一流的顾问服务。的确,在奥尼尔的领导下,美林迅速从白热化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美林股票增长了69%,超过同行和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增幅。在2003年,美林承销费只有34亿美元。而到了2006年,美林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交易收入高达440亿美元。激进措施给美林带了漂亮的财务报表。在2007年的第二季度记者会上,奥尼尔得意洋洋地强调“美林认为风险控制高于一切,客户给我们钱就是让我们管理好风险”。可惜,人们还没忘记他的微笑,次级债风暴就开始了,美林发生了84亿美元的核销。既然如此强调风险,为什么还会出现这么大的问题?在2006年,美林收购美国国民城市银行公司旗下“第一富兰克林金融公司”。

这家公司主营次级抵押贷款业务。2007年初,美林忙着把第一富兰克林公司打包好的ABS做成CDO,2007年上半年,美林承销了280亿美元的CDO。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买下第一富兰克林公司正是美林集团的一个转折点。因为在2006年,正是炒房炒得最热的时候,房市已经达到顶峰。按道理来说这时收购次债公司无疑是出价最高的,可是次贷价格低得可怜,这本身就有点让人疑心。更可怕的是,此时抵押贷款违约率已经还是上升,一直在潜水的风险也开始浮出水面,一些金融机构出现了次级债亏损。市场风云变幻,美林却没有收手,竭尽全力地再次把所有钱都砸到了次级债市场。的确,他们需要次级债来支撑CDO,尽管一些对冲基金还在买低评级债。但不再青睐AAA级债。他们需要高收益债,而此时的AAA级别债的回报只比LIBOR高30到50个基本点,这对于贪婪的对冲基金来说根本不够。美林的状况就是,自己的AAA级别债卖不出去,为了让市场平衡,不得不自己掏腰包买自己发出去的债券。收购美林,赔本的买卖在政府做媒下,保尔森亲自和美国银行CEO刘易斯密谈,美国银行终于放弃了雷曼,选择了美林。

当时刘易斯还在新闻发布会上夸下海口:不需要政府任何的救助。他当时说,实际上我们认为美林的资本结构很好,而且它的普通股基础比我们见过的其他一些银行要多的多,所以它看起来很好。而事实上,美国银行现在对这个买卖后悔不迭。由于收购交易前未曾披露美林公司的巨额损失,美国银行预计将从财政部获得150亿美元的紧急注资,财政部还将为美国银行至多1200亿美元的资产提供担保。美国政府还承诺将分担由并购美林带来的不良资产损失,但是市场继续投以不信任票。美国银行股票已经下跌6335%。美国银行公布的财报显示,受收购美林交易的拖累,该行当年第四季度亏损239亿美元,合每股亏损48美分,创下17年来首次季度亏损。这引起了美国银行股东的愤怒,美国银行股价已经跌到了自1991年以来最低。在种种压力和质疑下,大家把目光投向了伯南克和保尔森,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逼”美国银行收购美林,伯南克和保尔森涉嫌干预美林并购案。“不是我不想说。”“我被命令不许对外公开。

”美国银行首席执行官(CEO)刘易斯在2009年4月23日作证时表示,他在收购美林前向股东隐瞒美林资产恶化,完全是受到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和美国财政部前部长保尔森的唆使。刘易斯同时表示,保尔森威胁了美国银行所有董事会成员和管理层,如果退出交易,就将他们全体开除。所以说,美林被美国银行的收购,并不是美国银行自己的选择,而是政府在时势下的选择,目的是为了防止金融危机进一步蔓延。而华尔街分析人士表示,美林的交易损失主要源于其前几年留下的头寸,但更多的资产冲减将导致损失额不断攀升。

尽管美国银行被称做“并购之王”,在金融海啸威力乍现的2008年秋天坐上了全美第一大商业银行的宝座,但这次还是栽了。越来越大的资金黑洞将美国银行在次贷危机初期的良好表现不断卷走,而刘易斯也因在美林曝出业绩巨亏后还坚持进行收购的决定而饱受指责。在此前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刘易斯也公开承认,美国银行向政府申请200亿美元资金去收购美林证券是一个“战略性错误”。2009年4月29日,美国银行董事会股东最终投票决定,免去刘易斯的董事长职务,但仍将其留任该行首席执行官。股东们普遍认为,当初刘易斯决定收购美林的决定过于草率,令美银承担过多风险。总而言之,收购美林,对于美国银行来说,是一个赔本的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