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唐女人
703300000032

第32章 初唐韵事:千古一女帝(二) (1)

5、狐媚偏能惑主

看看那边萧淑妃已有孕在身,刘贵妃深怕将来萧淑妃若生出一个男孩儿来,仗着万岁爷一时的宠爱,夺了她儿子李正本的太子位置;因此悄悄地去见王皇后,催她速行把武媚娘唤进宫来的计策。

事有凑巧,这时正值太宗死后四周年之期。京师地方,大小寺院,一齐做佛事追荐先皇,高宗也亲自到各寺院去拈香祭典,到了水仙庵,女尼们料理出一桌素席,请高宗用斋。高宗端起一只白玉酒盅儿才要饮,却一眼看见那盅儿上雕着一个篆体双钩的媚字来,高宗顿时记起来,这水仙庵原是武才人落发修行的所在,不觉触动旧情,无目的地四下一望,却发现伊人正在身旁与另外三个尼姑一同伺筵。但见桃花如旧,人面依然,只不过少了一头长发,此外丰姿媚态,一如从前。

原来媚娘料定太宗祭日,高宗必定来此,于是刻意打扮得簇簇新新,并且特意弄了那样的一只刻有媚字的白玉酒盅,一大早就出门迎驾,只是高宗根本没有注意到罢了。好在这只白玉酒盅却在关键时刻帮了这个心机极深的女人一个忙,引得高宗皇帝由媚字而想起了媚娘,又由媚娘而想起了昔日的誓言和恩爱。旧情复萌的高宗不由得悲喜交集,情不自胜,也没了吃的兴致,令侍卫等在外候驾,自己携了媚娘直入她的云房。

高宗刚一坐到禅床边上,媚娘就一头扑进他的怀里,涕泣欲绝,说话的语气都断断续续:“陛下位登九五,竟早忘了昔日恩情,媚娘却朝夕相思,如今陛下一去,就也不必再以薄命人为念,媚娘也不会怨恨陛下的。”

高宗忙替她拭泪,说:“朕何尝忘卿?只因丧服未满,不便传召,今天特意亲身到此,无非为了与卿重圆旧梦。”媚娘这才收了泪,说:“陛下果然不弃,那就等媚娘蓄了发,再接我进宫如何?”

媚娘一边说一边就轻轻地坐在高宗膝上,一边追叙三年间的苦楚,说一句就滴一粒珠泪,弄得高宗也呜咽了起来,媚娘一见高宗伤感,就又换了一副面目,千柔百媚,用尽了这几年所有与情人冯小宝习练来的本事,险些儿让高宗把身子都熔化在武媚娘身上,青天白日,又是出尘非俗之禅床,却也忍不住就布了云兴了雨。

高宗临上銮舆时,尚回顾媚娘数次,武氏也俏眼相对,依依难舍,真情可感。

媚娘落了头上的万缕青丝后,也同时斩落了心间的万缕情丝,本欲一心念佛,无奈春花秋月处处撩人,良夜孤衾时时难耐,于是附近白马寺中的一个面目清秀的年轻僧徒冯小宝就得以乘虚而入,凑成一对秃头鸳鸯,让媚娘的日子好过多了。

不多日子,萧淑妃竟产下一个皇子来,刘贵妃可就急眼了,她连忙跑到王皇后宫里:“了不得了,万岁爷从此更把那个萧家婢子宠上天去了,三五年后恐怕要把这小东西立做太子,把那萧家丫头封作皇后呢。”这句话促使王皇后下了最后的决心。

于是那边高宗见萧淑妃产子万分欢喜地赐名素节,满月那天彩霞宫中热闹十分,王妃宫嫔都来贺喜,弘德殿上皇帝赐筵百官;这边一辆轻车,悄悄地在正宫门前停下。车子里下来一位娇貌轻盈的女尼拜倒在王皇后脚前,乖顺已极谦恭已极地口称娘娘千岁。自然这就是武媚娘了,这年二十多岁的媚娘已是鬓发如云,因为有高宗的承诺,所以她一直暗暗蓄发,所以才会今天这样的效果。却谁知高宗皇帝贵人多忘事,早把他和媚娘的约定忘记了,所以也就一直没见来人接她入宫。其实贵人多忘事是媚娘安慰自己的话,她深知软弱的高宗皇帝不大可能做到外排朝臣的谏阻、内排后妃的诽议,而把她再次接进宫去,这个庸懦无能的皇帝是没有这样的大气魄的。

此后武媚娘每日同宫女一样服伺王皇后饮食起居,闲暇时又说笑着替王皇后解闷,王皇后也不由得从心底里开始喜欢她了。王皇后不时赏赐的金银衣饰,媚娘都悄悄地赏了宫女们,因此整个正宫,上上下下没有一人不说武媚娘好的。刘贵妃甚至还和媚娘拜了姊妹,把媚娘拉到自己宫中去,同起同卧,十分亲密。

而二十多岁的媚娘越发出落得容光焕光,妩媚动人。恰这时高宗宠爱萧妃的心思也差了些,有时也临幸正宫。而萧淑妃一听说万岁留宿正宫,就大骂皇后是骚狐狸,又接二连三地打发人来假说素节哭唤阿父,直到硬是把万岁逼回彩霞宫才算完。于是在这种大好背景下,媚娘开始正式进入唐宫的风云舞台了。

那一天高宗又临幸正宫,帝后对坐用膳时,皇后故意说:“当年若无武才人为陛下设谋,如何能得有今日?可怜那武才人自先皇去世以后,就守着暮鼓晨钟,在空门中度着寂寞光阴,陛下也不怜念一下她吗?”

被触动心弦的高宗不由得重叹了一口气,伤感地说:“空门一别,有如隔世,每值花前月下,如何不念?只因关系到先皇的名分,且美人也已削发出宫,一切都无可挽回了。”

王皇后这才慢悠悠地笑着,慢悠悠地说道:“妾身知陛下不能忘情于武才人,所以特为陛下物色了一个女子,容貌举止活脱脱就是一个真媚娘,今天特献与陛下,以解相思之苦。”高宗自然急急要见,于是两个宫女扶着武媚娘就从重重帷幕之后走了出来,武媚娘从此也走出了她辉煌奇异的让人佩服也让人唾骂功过是非千古说的人生。

高宗当时心花怒放,连声赞叹说皇后真是好人,当夜就在西宫临幸武媚娘。这一夜的凤倒鸾颠,比当年的偷情大不相同,那时是喜中带惧,此时是乐极无忧。况兼武媚娘惑主有术,床弟之间也同她在日后的政治舞台上一样手段高超,欢喜十分的高宗暗暗许下无数誓愿,把她几乎宠到天上。

媚娘却佯作恭谨,一点也不敢放肆,每日仍到正宫去服伺王皇后起居,依旧陪着王皇后说笑解闷直到万岁在西宫守候着,几次打发内侍来传唤,她才回西宫去;并且隔了几天,就又亲自把皇帝送进正宫去,劝皇帝不可失了夫妇患难之情。

6、入门见嫉,蛾眉工谗

高宗本来对媚娘就是越瞧越爱,越爱越怜,又加上王皇后在旁日日赞美,说她如何殷勤如何温恭,建议高宗进封武氏为昭仪。萧淑妃本来对媚娘就恨中增恨愁上加愁,偏媚娘只是一味巴结王皇后,根本不把萧淑妃看在眼中,萧淑妃就在高宗面前抱怨,惹得高宗开始讨厌她,媚娘抓住时机,婉转得体地说萧淑妃出身卑微,且生性淫贱,只知一味沽宠,全不顾及后妃大礼,劝皇帝少亲近为是。高宗感觉媚娘的话,句句在理,就开始不理萧淑妃了,王皇后和刘贵妃二人都因此十分感激媚娘。

武昭仪媚娘在床第之间妖冶浮荡,把个风流天子调弄得颠倒昏迷,可每当她敛容劝谏时,眉梢眼角就都露着一股严正之气,不由这位懦弱的皇帝不畏惧。若依从了她,一转眼就又是那个横眸浅笑的媚娘,若不依从,她那副轻颦薄嗔的神韵,叫人看了又是敬重又是可爱又是可怜。日子久了,高宗皇帝就被媚娘调弄得千依百顺。

有时高宗遇到大臣争执难解难理的事,朝罢回宫和媚娘一说,她总有办法处置。从此高宗越发把媚娘另眼看待,每天都把朝廷大事和她商量,又把各路的奏章给武氏媚娘阅看。媚娘做女孩儿的时候,读了很多诗书,于是就替皇帝批奏章,起初还是先和皇帝商量妥当了,再动笔批写,后来好逸恶劳的高宗怕烦,一切奏章都由武氏媚娘做主批阅,高宗乐得躲懒去了。而她批的奏本语言得体,处置得宜,外面臣工毫无异言,高宗于是把武氏加封为德妃。

武氏媚娘地位一高,第一个就拿刘贵妃开刀,她先在高宗跟前说王皇后和萧淑妃两人不和,全是刘贵妃从中挑拨的。又说刘氏仗着太子是她亲生的,就任意播弄是非,宫廷之内不能容此小人。然后媚娘又去对王皇后说,当今太子既然经皇后认为亲子,如何又留在刘氏宫中,他日太子觉悟,不是使皇后的一番苦心付诸东流了吗?于是年长色衰的刘贵妃必然就被废为庶人,打入冷宫。而与之同步的是高宗又把武氏升为贵妃,与皇后只差一级,萧淑妃都在武氏之下。

接下来武氏媚娘又日夜在高宗跟前说萧淑妃居心阴险,因她生有皇子就在外面结党营私,意欲谋害太子把自己儿子立做太子。本来萧淑妃原也求过高宗立她儿子做太子,所以高宗对武媚娘的话没有完全怀疑。武媚娘又悄悄把这话对王皇后说了,王皇后久已怀恨萧淑妃,自然也在高宗面前进言。

萧淑妃感觉到大事不妙,悄悄赶到正宫,在王皇后跟前不住地叩头,跪着求着哭着说:“婢子不该把万岁的宠爱一个人霸占着,但婢子终究只是一个愚昧女子,只知道时时刻刻怕失了宠,天日可鉴,婢子实不敢在万岁跟前进娘娘的谗言。如今这武贵妃一进宫来,第一步就驱逐了刘贵妃,第二步就要驱逐婢子,婢子虽万死不足惜,但婢子被逐以后,那武贵妃就要不利于娘娘,婢子素知娘娘宽容善良,和武贵妃完全不是一路人,若到那时候,娘娘再回想起婢子今日之言,恐怕也是悔之已晚。婢子今日一片真诚,奉劝娘娘,不如留着婢子,为娘娘做一个耳目,婢子愿缴还皇帝的册封,从此不回彩霞宫去,留在娘娘身旁,作一个忠心的奴仆,只求娘娘救我!”语语真诚,句句凄切,果然劝醒了王皇后,两人共商如何抵制武贵妃了。但是为时已晚,很快就有圣旨下来,贬萧淑妃为庶人,打入后宫牢中。凡萧淑妃亲族,都捉去弃军到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