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2:8岁前,你可以帮助孩子获得好性格
827300000023

第23章 帮助自卑的“丑小鸭” (1)

俗话说得好,自信决定能力。如果一个孩子不够自信,即便再有能力也很难发挥得好。相反,如果一个孩子足够自信,就容易挖掘自身潜力。面对不够自信的孩子,父母不能只是着急,要懂得寻找方法来帮助孩子克服自卑、找回自信,让“丑小鸭”变身美丽的“白天鹅”。

宝宝自信度测试

一个孩子自信与否,会在一些细节上表现出来,但父母可能没有观察得那么仔细。不要紧,如果你现在还无法确定自己的孩子是否足够自信,不妨来做一套测试题:

1.遇到事情的时候,你的孩子敢自己拿主意吗?

A.敢 B.不敢

2.你的孩子会拒绝交朋友、不愿意和别人交谈吗?

A.不会 B.会

3.你的孩子在遭遇挫折之后会自暴自弃吗?

A.不会 B.会

4.你孩子觉得自己身上有缺陷(比如胖、矮)吗?

A.没有 B.有

5.你的孩子常说类似“我不能”“不行”“不敢”的话吗?

A.不经常B.经常

6.你的孩子敢在大庭广众面前表现自己吗?

A.敢 B.不敢

7.作为父母,你觉得自己足够信任孩子吗?

A.足够 B.不够

8.你或其他家人经常肯定孩子吗?

A.是的 B.不是

现在,请统计你的选项以及测试结果:

“自卑型”孩子:测试答案中,当A项出现1~2次时,意味着你的孩子自卑心理比较严重。他不相信自己能够做得更好,害怕新鲜事物,害怕在陌生人面前表现自己、害怕别人说自己不好……总之,在这些孩子的心目中,就没有自己会做、敢做的。

“怀疑型”孩子:测试答案中,当A项出现3~5次时,意味着你的孩子有一定的自卑心理,或在某些方面比较自卑。比如人际交往、学习、尝试新鲜事物等。尽管这种自卑并不是特别严重,但父母也不能掉以轻心。

“自信型”孩子:测试答案中,当A项出现6~8次时,意味着你的孩子信心满满,基本上没有自卑心理。即便出现,也能很快克服。作为父母,你暂时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1.凌萱喜欢说“不行”

——警惕幼儿自我不认同

“凌萱,妈妈明天带你去公园玩,你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在那里跳舞给妈妈看,好不好?”凌萱妈妈问道。

“不行,妈妈,不行。”凌萱当即拒绝,语气之坚决,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为什么?你上次在家跳得不是很好嘛?”

“不行,我怕跳不好。”

“凌萱,妈妈上次教你的诗歌,现在背给你叔叔听一下,行不行?”

“不行,妈妈,不行,我还没背会呢。”凌萱又拒绝了妈妈。

……

“不行、不行”,这是4岁小姑娘凌萱最常说的一句话。不管这件事她是不是能做,是不是能够做好,她的第一反应就是拒绝,脱口就是“不行”。

其实很多事情,凌萱不仅能做,而且还能做得很好。就拿背诗歌来说,凌萱妈妈教给她的10首唐诗,她早就背得滚瓜烂熟了,即便是默写也没问题。可是,要她在别人面前背诵或者默写的话,她肯定会说“不行”。

凌萱妈知道,这是因为凌萱太不自信了,凡事都害怕自己做不好。她越是这样,还就真的越是做不好。

为什么凌萱这么不自信呢?

案例深度解析

明明会跳的舞非说不会跳、明明会背的诗歌非说不会背。这并不是凌萱想要偷懒,而是一种自卑心理的表现。因为自卑心理,她害怕自己做不好遭人耻笑,干脆一开始就说“不行”,以拒绝别人进一步的要求。

在生活中,很多孩子都和案例中的凌萱一样,因受自卑心理的影响而变得非常不自信,原本能够做得很好的事情,非说自己不会。这些孩子遇事总是喜欢说“我不懂”“我不会”“我不行”等自我否定的话,在面对选择时更是不知如何是好;有的孩子总是在挫折之后自暴自弃,责骂自己没用;还有的孩子认定自己身上有缺陷,并且因此嫌弃自己。当然,类似的表现还有很多,比如遇到问题不敢发问、被批评就自卑、不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做事没有主见、不敢和别人交流等,这些都是因为孩子不够自信。

那么,哪些原因容易导致孩子自卑心理的出现呢?

(1)不良标签效应。

在生活中,很多父母不信任孩子,总认为孩子年纪小,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当孩子要求自己吃饭时,大人往往怕孩子弄脏衣服而选择喂他;当孩子满心欢喜想要自己穿衣服时,大人却为了赶时间而麻利地给孩子穿上;当孩子和小伙伴为抢玩具发生争吵时,大人怕自己的孩子不会解决问题而挺身而出……父母这种不信任的行为,无疑给孩子贴上了不良标签,在这种不良标签效应下,孩子自然丧失了信心。

(2)目标不当。

这里的目标不当主要是指两种情况:没有目标和目标设置过高。二者都会导致孩子变得没有自信。没有目标,意味着没有奋斗的方向。当孩子看到别的孩子实现一个个目标而自己一无所获的时候,就会信心大跌,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同样,如果目标设置过高,久久无法实现,自然也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能力不行,从而失去信心。

(3)挫折打击所致。

孩子很容易遇到挫折。当失败的现实摆在面前,孩子除了用哭来表示自己的情绪,内心也会对自己的能力、行为产生怀疑,继而产生不自信的心理。

(4)父母没有及时肯定。

做了一件事情是对还是错、是好还是坏,孩子自己还没有建立自己的评判系统,所以需要父母帮助孩子作出评判。如果这一步缺失,孩子会把父母的这种行为反馈到自己的心里,认定是自己做错了或做得不够好,不然父母怎么不夸奖自己呢?

(5)父母过于溺爱。

孩子自信心的缺乏和父母包办一切事物有一定的关系。父母包办一切,导致孩子没有更多的机会来锻炼自己的能力。久而久之,自然做事不如别的小朋友,信心的缺失也就顺理成章了。

心理学家支招

自卑是一种心理缺陷,也是孩子身上常见的问题之一。特别是在婴幼儿时期,孩子最易有这种不良心理。3~7岁之间,是孩子人格、价值观发展的重要时期,孩子的性格特征基本定型。如果孩子此时产生了自卑心理,可能会变得孤僻、寡言、缺乏自信,对他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虽然个别孩子的自卑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减轻或消失,但这个比例非常小,只有10%左右。因而,要想孩子远离自卑心理,父母一定要加强警惕,一旦发现孩子有自卑的倾向,就应该及时进行引导。

具体该如何引导和调控呢?

(1)制定合理的目标。

在帮助孩子制定目标时,父母一定要量体裁衣。如果孩子达到了预期目标,获得成功,父母要多赞扬,让孩子充分品尝成功的喜悦。当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后,自然就会有自信心了。

(2)寻找失败的原因。

面对孩子的失败,父母要帮孩子寻找失败的原因,切忌求全责备。孩子失败后产生不自信的心理常因不查失败根源所致,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作为父母,一定要意识到这一点。

(3)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平时,父母可以让孩子做自己的事情。比如3~4岁,可以让孩子学会自己吃饭、穿衣服、如厕、收拾玩具。5~6岁可以进一步让孩子自己盥洗、洗小件衣物,如袜子等。这样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帮助孩子掌握一些基本能力,逐步培养孩子的自信。

(4)激励效应。

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并经常赞赏、鼓励孩子。比如可以对孩子说:“我觉得你的数学学得很好”“你会主动整理自己的玩具箱很不错”“你的字写得很工整,看起来很舒服”。时间长了,孩子的自信心也就慢慢增强了。

他山之石

母亲姓名:闫茗芳

职业:银行职员

女儿姓名:雯雯,3岁

女儿雯雯3岁了,漂亮可爱,但就是有一点让人伤脑筋——不自信。特别是在陌生人面前,原本会唱的歌唱不好、原来跳得很好的舞也变得舞步凌乱。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她都拒绝做这些事情。

刚开始我还觉得小女孩这样腼腆没什么,但有一次我和雯雯的老师聊天,她告诉我雯雯这样子下去可不行,以后可能会越来越不自信,到最后很有可能影响到她的人际交往。

“现在你得注意了,帮雯雯提高自信心吧。”幼儿园老师最后跟我说。

“该怎么帮她呢?”我一点把握都没有。

“首先,你得给雯雯设定一个个的小目标,让她在短时间里能实现。比如连续一个星期自己把脏衣服放进洗衣机、自己给自己盛饭。只要孩子做到了,你就给予她鼓励。”

“嗯,这个方法还不错。还有其他的吗?”我继续问道。

“还有啊,要让雯雯自己动手做事,你们不要事事包揽。做错了,就告诉她哪里错了,该怎么改,而不是简单地批评、指责。如果孩子做得不错,就要及时给予奖励,别让孩子觉得大人没有鼓励自己,就等于自己做错了。这对孩子非常不好。”幼儿园老师很仔细地跟我说。

“哦,这一点我确实做得不好,看来我得好好改正了。”听了幼儿园老师的话,我似乎找到了方向。

后来我按老师的方法给雯雯制定了一些容易实现的目标,只要她实现一个,我就学幼儿园的老师一样,给她一朵大红花。随着墙上的大红花越来越多,雯雯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当她做错了事,我一改以往只批评不教育的方式,告诉她这次错在哪里,下次该如何改正。所以。现在雯雯遇到挫折,已经开始懂得找原因了。自然,她也就变得十分自信了。

2.芝芝是“丑小鸭”

——警惕换牙期自卑心理

芝芝是附近闻名的“小美人儿”,在她还小的时候,也经常以“小美女”自称。别人只要问她你叫什么名字,她就回答:“我叫小美女。”这样的对话常惹得周围人哈哈大笑。

可是,芝芝6岁之后就变得不爱笑了,而且也不爱自称 “小美女”了。如果别人说她是“小美女”,她不仅会否认,还会大哭。

“这孩子到底怎么了,这么大了怎么还那么爱哭?”芝芝妈一脸茫然地对芝芝爸说。

“我看可能是芝芝觉得自己没有以前好看了,所以有些自卑。你还记得她曾经写的那篇日记吗?她在里面自称‘丑小鸭’。”

很快,芝芝的妈妈就找到了原因。芝芝换牙较早,两颗门牙最早换了下来,换牙后新长出的两颗门牙很大,就像把门的铁将军一样。新认识的同学取笑她,再也没人说她像“美女”了,她也逐渐变得自卑起来。如果有人说她是“小美女”,她就觉得别人是在耻笑她。

可是,芝芝妈妈觉得很奇怪,难道就因为这样一点小事?芝芝的自卑心怎么那么强?

案例深度解析

芝芝因为门牙没有长好就觉得自己不好看,觉得自己是“丑小鸭”,不再是别人眼中的“小美女”了,甚至因此而产生了自卑心理。这是典型的“丑小鸭”时期自卑心理,换牙期孩子常有这种不良心理。

心理学家认为,换牙期的孩子之所以会产生这种自卑心理,原因就在于他们已经有自尊心。孩子自尊心强,就会十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与评价。如果别人对自己评价不佳,就会产生自卑心理。而大孩子的取笑,父母、客人的谈论,都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真的是只“丑小鸭”。有的孩子甚至因此拼命舔牙齿,希望牙快点长出来,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很多孩子还会因长痘痘、变胖、个子矮、头发稀疏等原因变得不自信,甚至自卑。据某调查显示,超过80%孩子的自卑原因是“长相不美”“自己有缺陷”。这说明,“丑小鸭”时期自卑心理对于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孩子为何会对自己的生理缺陷自卑呢?除自尊心强、父母不正当的评价外,还有以下这些原因:

(1)对缺陷的过分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