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孩子不仅仅只关注换牙、胖瘦、高矮等生理现象,还关注自身的一些缺陷,比如眼睛不够大、鼻子不够挺、脸太大等,这些都是引起他们自卑的原因。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缺陷,如果孩子过分注重这些,忽视了身上的优点,自卑心理就很容易出现。
(2)不当比较所致。
很多父母都喜欢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较,父母的原意是想让孩子意识到差距,从而获得提高。但在孩子们看来,这是父母看不起自己、认为自己有缺点的表现。久而久之,就会变得自卑。
(3)不良标签效应。
当孩子掉了门牙,父母或周围的人可能会取笑孩子。用“没牙的小狗”等不好的绰号来形容,甚至以把小孩弄哭为乐。父母们觉得这是玩笑,但对孩子来说,就等于给他贴上不良标签。孩子会因此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从而产生自卑心理。
心理学家支招
当孩子过度关注自己身上某些缺陷的时候,就很容易出现“丑小鸭”的自卑心理。特别是一些身材矮小、相貌丑陋、太胖、口吃、五官不正甚至身体残疾的孩子。这些孩子如果经常受到同学们的嘲笑,更是容易出现这种心理。这是典型的不良标签效应引发的自卑心理。
当然,引发孩子“丑小鸭”自卑心理的原因多种多样,父母了解了这些原因之后,下一步就需要积极地对孩子进行引导,这样才能让孩子走出“丑小鸭”的自卑心理的阴影。
(1)多与孩子沟通。
当孩子因为一些身体缺陷而产生“丑小鸭”的自卑心理时,父母要多与孩子沟通、聊天,告诉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什么时候能改变、会不会影响到自己。只有当孩子明白这只是每个人生命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时,担心、自卑就会减少。
(2)赞赏效应。
很多父母在孩子提出诸如“为什么我这么丑”“为什么我的牙齿那么大”等问题的时候,只是笼统地说一些“不会啊,你很漂亮”“你的牙齿一点也不大,很好看”之类的赞美。显然,这样的赞美一点诚意都没有,孩子也不会买账。要想通过赞美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一定要讲究一个原则:真心诚意。不仅要赞美孩子,还要告诉孩子我为什么赞美你。比如:“你是一个漂亮的孩子,特别是你的辫子,让人看着很舒服。”“你的牙齿一点也不大,只不过那些小的牙齿还没有长大而已。”
(3)期待效应。
当孩子觉得自己是“丑小鸭”的时候,父母应该给予他“白天鹅”的美好期望。比如可以告诉孩子“那些漂亮的人小时候也丑过”“再过几年,你会变得更加漂亮”等。当孩子把注意力从“丑小鸭”的痛苦转移到“白天鹅”的快乐当中时,也就远离自卑心理了。
他山之石
母亲姓名:赵梦
职业:行政人员
女儿姓名:晓宇,7岁
晓宇今年7岁,上小学二年级。她原本是一个非常喜欢穿裙子的姑娘,可有一天,她却突然告诉我:“妈妈,以后不要给我买裙子了,我再也不穿了。”
“为什么?你穿裙子不是很好看吗?”对于晓宇说出的话,我觉得很奇怪,但我知道肯定是事出有因。
“没有为什么,就是不穿了。”既然她不想告诉我,我也就没有多问。
此后,晓宇一天到晚总是闷闷不乐,一看见裙子就有一种厌恶的表情,即便是我穿裙子,她也会感觉很不耐烦。
“晓宇到底怎么了,看来我得搞清楚这件事情。”晚上我和晓宇爸爸说道。
“你问她,她又不说,怎么搞清楚啊?”晓宇爸爸反问我。
这确实是个问题,不过我很快想到了办法,问她的好朋友莉莉。第二天,在送晓宇上学之后,我偷偷找到莉莉,把心中的疑问说了出来。没想到莉莉听了之后笑了笑说:“阿姨,没事的,晓宇是因为觉得自己腿不好看,是O型腿,所以就不穿裙子了。有一天我们班的几个男生笑话她,估计她是受到刺激了。”
原来如此!
看来这件事情已经影响到她的心情,甚至有可能让她产生自卑心理了。对此,我可得进行干预一番。
找了一个机会,我和晓宇好好谈了谈,告诉她什么叫真正的O型腿,而她的又是什么样子的腿。我还告诉她不仅她的腿好看,而且她的脚和手非常修长,是一个美女坯子,特别是修长的手指头,非常适合弹钢琴(晓宇喜欢弹钢琴)。
听到我的话,晓宇眼里蹦出了亮光。我看她不是特别相信我的话,还陪她上网查了一些资料。在事实面前,晓宇彻底笑了,她已经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
第二天,晓宇又主动穿着裙子去上学了。
3.自暴自弃的默默
——帮孩子走出习得性自暴自弃
4岁的默默进入兴趣班学习小提琴。他挺喜欢小提琴,一想到以后能像音乐家一样站在台上表演,默默就非常兴奋。
可是,这种兴奋仅仅持续了一个月,默默就不想去兴趣班了。
“为什么不去了?”默默妈问他。
“不去了,没意思。我学不会。”默默低着头说。
“你还没学多长时间,怎么就知道自己学不会?”默默爸觉得很奇怪,“你才上几天的课啊,怎么就觉得没意思了?”
默默低着头没有说话。
周末的时候,爸爸带着默默去兴趣班。他没有离开,站在窗外看着默默上课。
一会儿的工夫,老师的吼叫声就出来了:“你的手怎么那么没力,这哪像拉小提琴啊?”
“你的右手要有力一点,怎么像个姑娘似的?”
“你的眼睛盯着什么看?你还想不想练琴了,这么笨!”
“上个星期给你的乐谱你看了吗?怎么记不住,死脑筋啊。”
……
听到这些,默默爸爸终于找到了默默不想上兴趣班的原因了。老师的责骂和否定,使他对练琴失去了兴趣,开始自暴自弃了。就这样,两个月不到,默默说什么也不肯去兴趣班了。他害怕,他反抗,他认为自己根本不可能拉好小提琴。即便换一个兴趣班,默默也不愿意再上。默默爸爸对此很无奈。
案例深度解析
从默默的表现来看,他已经是“习得性自暴自弃”了。所谓“习得性自暴自弃”,是孩子认为自己无法控制事件结果时的一种心理状态,也就是说,孩子在经历了一些失败的体验之后,便不再去尝试努力的行为。
孩子为何会这样呢?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后发现,“习得性自暴自弃”的出现是与自身能力缺乏以及对自己评价太低等因素有关。
“习得性自暴自弃”的孩子总是爱否定自己,其口头语为“我太笨了,什么也学不会”或“不管我怎样努力,还是没有别人强”。由此可见,这些孩子总是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自己的先天不足,再努力也没用。
事实真的如此吗?很显然不是。但这些孩子在遭到外界的否定后,“我很笨”“我做不好”“我不能像别人那样”这些想法就会像毒液一样慢慢注入孩子的心灵深处,形成刻板的自我印象,最后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因素呢?
(1)不恰当评价。
父母的态度往往能够决定孩子的态度。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表现失望,那么孩子也会对自己产生类似的态度。他们甚至会觉得“父母对我都没有信心,我自己又怎么有信心呢”“父母都对我失望了,那我肯定是糟糕到底了”。也正因为如此,孩子很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
(2)教养方式不当。
很多父母总是希望用高压的手段逼孩子去做一些事情,比如“不练半小时的琴就不能吃饭”“作业没做完就不能看电视”。孩子身上确实有惰性,需要父母进行约束,但过分高压也会让孩子觉得“反正我怎么做都是不对的”“我再怎么努力也不能开开心心看电视”。
既然是这样,那还努力什么?这也是“习得性自暴自弃”的原因。
(3)父母对孩子要求苛刻。
如果父母对孩子要求苛刻,什么事都嫌孩子做不好,就会让孩子长时间处在“碰壁”的状态。而如果得不到父母的肯定,孩子就会产生“自己就是一个笨蛋”“我很没用”等自暴自弃的想法。久而久之,就成为“习得性的自暴自弃”。
心理学家支招
默默因“习得性自暴自弃”对自己失去了自信。事实上,有“习得性自暴自弃”的孩子不止默默一个。
据某“儿童心理学咨询机构”对1000多名3~12岁孩子的调查显示,其中有40%孩子自称“至少一两个方面完全丧失信心,并有自暴自弃的心理”。比如他们有的对自己的外貌、身高、体重等生理条件没有信心;有的则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运动水平和交友本领感到悲观,并因此产生不良行为,如一个劲地吃东西;有的孩子开始逃学,不再上学,自暴自弃。但实际上,这些孩子的能力并不像他们自己认为的那样不堪。
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样发展下去会有什么后果呢?显然难以想象。因而,父母要及时对孩子进行引导,具体可参考以下几种方法:
(1)让孩子正视自己。
孩子之所以自暴自弃,原因在于他们看重自己,却得不到别人的肯定。说到底,这些孩子没有正视自我,对自己的认识不够深刻,甚至有点“跟着别人的感觉走”。所以,父母在引导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教孩子正视自己。
(2)多宽慰孩子。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一定要理解、宽慰孩子。比如“我知道这件事情对你来说伤害很大,不过我还是相信你能做得更好”。孩子考试没考好,一定要对孩子说:“这次没考好,只要你努力了就可以了!”
(3)相信孩子能行。
无论孩子遇到了什么挫折,你都应该告诉孩子“你能行”。当然,最重要的是,父母自己要真的相信这一点,并给予孩子一定的帮助。比如孩子考试失败之后,你不仅要鼓励他,还应该帮助他找到失败的原因,以免下次再犯。
他山之石
母亲姓名:郭燕燕
职业:专栏写手
女儿姓名:美美,6岁
美美今年6岁,上小学一年级。当连续两次数学考试不及格后,她开始泄气了,把试卷揉成一个纸团,扔进垃圾桶,趴在桌子上大哭。即便我怎么劝,她都不愿意相信自己下一次还能考得更好。
一晚上,她都在嘟嘟囔囔:“我们老师说得对,我就不是学数学的料。”
“数学矮子”是她睡前给自己起的绰号,数学作业也没做。
我问她,她就说:“反正我考不及格,做了也白做。”
我基本不干预美美的考试,但这次我觉得事情有点严重,所以第二天就给数学老师打了电话,告诉他以后不要对美美说“不是学数学的料”这类话。
之后,我和她好好谈了谈。
“你相信你们数学老师的话吗?我指的是他说你不是学数学的料。”我试探性地问。
“反正我数学就是学不好。”看来在美美的心目中,她已经成了一个“学不好数学”的孩子。
“妈妈以前和你一样,数学成绩总是不好,但是后来考试我竟然考了100分。”我平静地说道。
“是吗?妈妈,那你是怎么做到的?”美美显然有些惊讶。
“很简单啊,好好学,不懂就问。”我故作轻松地说。
“那……那你是不是能教我学数学呢?”美美果然“上钩”了。
“当然没问题,我们现在就回去,好好把那该死的数学给搞清楚,好不好?”
“好。”美美听我说了“该死的”,竟然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回家之后,我就给她讲题,并给她指出了错误的原因,下次该如何避免。那一天,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好的数学老师。
果然,在第二个月的考试当中,美美的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当她挥舞着试卷跑向我的时候,我知道,她已经走出了自暴自弃的阴影。
4.乐乐总嫌自己胖
——帮孩子远离缺陷型自卑
最近一段时间,乐乐妈妈心里很烦,乐乐说什么也不愿意上幼儿园,原因就是乐乐觉得自己太胖了,很丑,怕小朋友笑话自己。
事实上,乐乐并不算太胖,只是比一般的孩子稍胖一些。他之所以嫌自己胖,就是因为幼儿园的孩子给他起了个外号“猪胖子”。他觉得很难听,慢慢就开始嫌弃自己,甚至还嚷嚷着要吃减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