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丰碑
848400000003

第3章 红军情结 (1)

人们对历史的回望,似乎总是远视,目力聚焦,常常只在古代,其实,对近代史的回味,对我们今天乃至今后的影响更为深刻,值得补上这一课。

“张崇鱼创建红四方面军将帅碑林基于什么原因?”我问。

老彭笑笑说:“你去问他的同桌好友老严、老杜,都是你刚才在川陕苏区将帅碑林办公室见过的。胖胖矮矮的就是老严,高高的、瘦瘦的就是老杜,他们都在为将帅碑林忙碌。”

下午,我又到了川陕苏区将帅碑林办公室,找到了老严、老杜,谈明来意,他们开口便说那是因为张崇鱼的“红军情结”。我刚一落座,他们便滔滔不绝地谈起了事情的始末。

时光倒流到1956年冬月15日,那时,张崇鱼正在巴中中学读高中。那天,在大操场听一位12岁就从军、身经百战、时任达县军分区副政委的老红军张齐贵作报告。

红军来到巴州城

一到巴州打衙门

同志们赶快前进

哎哟,哎哟,消灭蒋匪军

大炮一声震天响

匪军吓得战兢兢

老百姓都来欢迎

哎哟,哎哟欢迎工农子弟兵

……

军阀跑,团防跑,官绅跑,跑跑跑,国民狗党垮台了

工人来,农民来,士兵来,来来来,共同建设苏维埃

唱完了当时的山歌,张齐贵讲到了空山坝战役:

红四方面军战史上有名的通江空山坝战役由徐向前元帅亲临前线指挥,经过四天四夜殊死激战后,果断下达命令:“全部消灭之。”红军各部再次发起猛攻,冲锋号响彻山谷,英雄的红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压向敌人,敌军大乱,指挥失灵,团不成团,营不成营,争先逃命。没有讨到便宜的敌人在空山附近的大骡马、小骡马和白云寺更是损兵折将,狼狈不堪。战斗间隙,红十一师政委李先念观察阵地时问一老农:“右边叫什么山?”“大骡马。”“后面呢?”“小骡马。”“再后呢?”“白马寺。”李先念情不自禁大笑道:“同志们,大将怕应名,敌人进空山坝,不是大落马就是小落马,最后就该披麻(白马)戴孝了!”结果,歼敌7个团,击溃6个团,消灭敌人近万人。战斗中红军指战员表现出无比的英雄气概。有的牺牲了还死死卡着敌人的脖子。红263团政治部李主任腹部受伤,用手堵住外露的肠子指挥战斗,他吃力地说:“只有消灭敌人,才有安全。”敌屡遭失败,敌旅长曾起戎气急败坏大骂自己的“敢死队”无用,坠崖只身逃回成都。

1932年12月18日,红军从鄂豫皖进入大巴山,后来到通江两河口,接着几场恶战下来,红军伤亡很大。受伤的红军被送到一个叫王坪的大山里,住进了红军总医院。所谓的住院部,就是农家的土房子。当时的红军药物奇缺,粮食稀少,伤员住进医院后一个个安静地躺着,几乎没有治愈的可能。除了那些命大的,大多数人或者说是绝大多数人,就在这里静静地死去。

张齐贵老红军泪水涟涟地说:“真是静静地,20年后依然那么静。”边讲边把自己身上的累累伤疤给同学们看。

同学们都流泪了。严寒的冬天,刺骨的寒风呼呼地割在同学们的脸上,可没有一个同学离开,上午整整4个小时,会场上鸦雀无声。同学们仿佛都在想着什么,咀嚼着什么……

从此,“红军”就在张崇鱼的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老严一口气讲完了张崇鱼学生时代听红军报告的情景,又满怀激情地倾诉起来——

真是无巧不成书。那是1987年秋天,张崇鱼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巧遇了红军师长张顺国。张师长在沙家店战役英勇奋战,身负重伤,断了8根肋骨。一级残疾的张师长坚强的毅力令张崇鱼及省医院住院人员无不敬佩。

后来得知电影《七天七夜》的主人公原型就是张师长等红军战士,张崇鱼便连着看了三遍。

强烈的红军情愫震撼着张崇鱼的心。从此,张崇鱼就特别注意收集红军史料,大量阅读有关红军的故事……

其中,最让人记忆犹新的是下面两个故事:

红军翻越大巴山。

那是1932年12月上旬,红四方面军越秦岭、涉汉江,进抵陕西西乡县的钟家沟,上级很快下达命令,要翻越巴山,到四川北部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

大巴山如苍龙横空,巍峨险峻,山势峥嵘,绵亘于川陕边界,隔汉中平原与秦岭对峙,平均海拔约两千多米,峰巅之上,已是银光闪闪。

翻越大巴山,从北麓到南麓,横跨二百多里,上七十、下七十、山梁七十。从陕西西乡到四川通江,一条羊肠小道是入川的捷径,但早已杂草丛生,人烟绝迹。听说红军要过大巴山,一些老乡脸上露出惊奇的神色,指着衣服单薄的红军说:“冰雪封山季节,别说部队过山,就是老鹰也飞不过啊!”

在困难面前,红军战士一个个都是钢铁铸成的硬汉,对翻越大巴山充满了胜利的信心。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命令以红七十三师为前卫,以二一七团为先遣队,由师参谋长李特亲自率部先行,为大部队修路和在山上搭棚子。命令传达下来,从团到连队,紧张地进行着思想动员和物资准备工作。余述生将军当时在二一七团交通队任三班班长,按照上级的布置,该班买了一部分镢头、锄头,准备了砍刀、绳索,每人带了15斤稻草。

部队在夜幕中沿着钟家沟起伏不平的丘陵疾进,细雨霏霏,打湿了单薄的征衣。行进了三四十里,树木越来越少,显得一片荒凉。随着大巴山的褶皱抬升,阴坡低洼处冰雪遍布,在阳光的照射下,眩目耀眼。部队在雪上行进,只听得脚下吱吱作响,逐渐坚硬的冰层上面的雪开始融化,水往下流着,难以攀登。有的同志在鞋底下捆上了铁脚码,没有脚码的同志就用稻草搓成草绳捆在自己的鞋上。同志们你拉我推,互相关照,跌倒了又爬起来,还饶有风趣地编唱顺口溜激励情绪,前面唱:“路好滑呀!”后面答:“越滑越好爬!”前面喊:“坡好陡呀!”后面应:“越陡越好走!”歌声中一支修路大军不停歇地在冰层上作业,把滑溜溜的冰坡修成一梯一梯的台阶。

部队像一条长龙逶迤前进。爬着爬着,再也看不清蜿蜒曲折的小径,好像这里压根儿就不曾有过一条小道。怎么办?指挥员忙着询问带路的向导,探索路径。战士们砍灌木、荆棘,垫路、插路标,争分夺秒。手脚被划破,就用烂布包扎一下,衣服被挂烂,衣襟随风飘荡。就这样,一条小径渐渐地向巴山顶峰延伸。

越往上爬,天气越冷,空气越稀薄,山也更陡。山上布满了坚硬的花岗石、石英石和石灰石。往下看,万丈深渊,黑沉沉的不见底;万仞陡壁,犹如刀切的一样。峡谷间,袅袅升起淡淡的白云,稍不留意,跌下去就粉身碎骨。有的同志为战友的安全,自己走在外侧。首长们边走边和战士们谈心,讲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的战略意义,讲川北的地理环境、穷苦大众盼解放的迫切心情,说得大家心明眼亮,劲头倍增。连排干部身上都背着两三条枪,还走在前面进行宣传鼓动。大家忘记了疲劳和饥饿。“加油爬,脚不停,马上就到巴山顶;谁英雄,谁好汉,巴山顶上比比看!”口号震得山鸣谷应。“雄鹰飞不过”的大巴山顶峰终于被红军战士踩在了脚下。

沿大巴山山梁走,夜幕徐徐降临,云层越来越低。二一七团全团战士迎着凛冽的北风掀起的飞沙,在靠近大巴山南坡的山梁上宿营。上级要求全体要完成三个团宿营的棚子。该团在山梁低洼处,找到了一块较平坦的地方,点燃了一堆堆篝火,驱走严寒,用冻僵的双手,持着砍刀、锯子去寻找树木,锯的锯、砍的砍。有的手舞镰刀,割蒿草;有的挖窝子,或用绳子捆棚架,往上面铺树枝,盖蒿草。

次日10点多钟,全团完成了搭棚子的任务。望着一簇簇的窝棚丛,又踏上了征途。

这天,由于即将进入四川边界,团首长命令交通队担任尖兵,侦察敌情。于是带了三个向导,换上了从钟家沟买来的老乡衣服,头上缠着白帕子,走在队伍最前面。巴山南坡,虽坡度较缓,但小径崎岖。走着走着能看见山坡上有一块块梯田,地里堆着枯黄的包谷秆,说明不远处就有村庄了。大家心里有说不出的激动,又加快了行军步伐。

下午3点钟,来到大巴山南坡下一个一二十户人家的小镇——核桃村。接着,向两河口疾行,于傍晚在两河口击溃了敌人一个连,揭开了解放通、南、巴,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战斗序幕。

有名的中魁山战斗

1933年初,国民党反动派纠集了100万兵力、200架飞机,由四川军阀刘湘担任所谓“四川剿匪总司令”,先后分3路、6路向红军围攻。当时,通、南、巴根据地三县人口仅100万,兵力仅万余。2月25日,军阀刘湘率10余万人,在18架飞机的配合下向红四方面军发动第5次围攻。面对大敌压境,红四方面军总部采取了“收紧战线,诱敌深入”的策略。南江中魁山两侧陡壁峭崖,有利坚守,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敌四师占领场垭后,不敢贸然进攻,先在山麓构筑工事,向中魁山顶倾泻了大量的迫击炮弹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