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867600000017

第17章

这烦恼结,是谁家扭的水尖儿难透?

这千缕万缕烦恼结是谁家忍心机织?

这结里多少泪痕血迹,应化沉碧!

忠孝节义——咳,忠孝节义谢你维系

四千年史髅不绝。

却不过把人道灵魂磨成粉屑。

黄海不潮,昆仑叹息。

四万万生灵,心死神灭,中原鬼泣!

咳,忠孝节义!

东方晓,到底明复出。

如今这盘糊涂账。

如何清结?

莫焦急,万事在人为,只消耐心

共解烦恼结。

虽严密,是结,总有丝缕可觅。

莫怨手指儿酸、眼珠儿倦。

可不是抬头已见,快努力!

如何!毕竟解散,烦恼难结,烦恼苦结。

来,如今放开容颜喜笑,握手相劳;

此去清风白日,自由道风景好。

听身后一片声欢,争道解散了结儿。

消除了烦恼!

——《笑解烦恼结·送幼仪》

志摩的离婚之举,体现了新时代青年敢于打破旧式传统、追求自由幸福的思想。他不愿意与不相爱的人生活在一起,也不愿意与没有共同语言的人表现虚伪的夫妻情深。爱情是两个人的事,不应当做给别人看。但是,志摩很显然低估了当时中国固有的社会礼教观念——重视家庭伦理道德与亲情。他的追求自由恋爱的举动被认为是始乱终弃、不负责任的表现,他以为离婚解脱的不仅仅是他一个人,同样还有身处婚姻牢笼的女方,殊不知,旧社会的女子是何等坚贞与弱势,即便身份高贵,即便精明能干,但毕竟是被丈夫抛弃的女子,这一生都抬不起头来——何况,她那么爱他。

志摩送给幼仪的诗看起来多么可笑,不仅如此,他还特地将这首《笑解烦恼结·送幼仪》发表在《新浙江》的副刊《新朋友》上,同期还刊登了《徐志摩、张幼仪离婚通告》以昭告天下他们二人是真真正正地一拍两散,自此男婚女嫁毫无干系。二人离婚风波,一时间闹得满城风雨。

梁启超得知志摩离婚的消息,即刻写信告诫他:

其一,万不容以他人之苦痛,易自己之快乐。弟之此举,其于弟将来之快乐能得与否,殆茫如捕风,然先已予多数人以无量之苦痛。

其二,恋爱神圣为今之少年所乐道。……兹事盖可遇而不可求。……况多情多感之人,其幻想起落鹘突,而得满足得宁帖也极难,所梦想之神圣境界恐终不可得,徒以烦恼终生而已耳。

……

呜呼志摩!天下岂有圆满之宇宙?……吾侪当以不求圆满为生活态度,斯可以领略生活之妙味矣。……若沉迷于不可必得之梦境,挫折数次,生意尽矣,忧悒佗傺以死,死为无名。死犹可矣,最可畏者,不死不生而堕落至不复能自拔。呜呼志摩,可无惧耶!可无惧耶!

然此时的志摩已听不进恩师的劝诫,他心心念念的是终于离婚了,终于摆脱了封建婚姻的枷锁,向着罗素所理想的“爱与自由”出发,必定收获一片皓洁明朗的“四月天”。

我之甘冒世之不韪,竭全力以斗者,非特求免凶惨之苦痛,实求良心之安顿,求人格之确立,求灵魂之救度耳。

人谁不求庸德?人谁不安现成?人谁不畏艰险?

然且有突围而出者,夫岂得至而然哉?

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嗟夫吾师!我尝奋我灵魂之精髓,以凝成一理想之明珠,涵之以热满之心血,朗照我深奥之灵府。而庸俗忌之嫉之,辄欲麻木其灵魂,捣毁其理想,杀灭其希望,污毁其纯洁!我之不流入堕落,流入庸懦,流入卑污,其几亦微矣!

对于梁启超凌厉中饱含关切的责问,志摩的回答从容而不失情真。他扪心自问没有做错,传统的道德礼教、腐朽的忠孝节义只能扼杀一个人的灵魂和人格,人的珍贵之处在于始终保持自由高尚的意志与人格,懂得爱,懂得追求。他不觉得自己伤害了别人,相反,他反而是最大限度地成全别人,成全自己,追求爱,追求自由,追求爱与美幻化而成的灵魂的唯一伴侣——得之,为幸;不得,认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