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先秦时期的权谋游戏
891100000026

第26章 仁德政治阳谋阴谋·仁者的智慧

【引言】

应该说,在世界上所有的民族中,我们这个民族是最富有谋略的,但我们又似乎不喜欢使用谋略,尤其是不喜欢公开标榜谋略,因为好像谋略总是与奸诈联系在一起,仿佛谁使用谋略,谁就是奸诈之徒。实际上,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在使用谋略,只不过谋略的表现形式不同罢了。儒家的谋略就是一种由谋圣而谋智的谋略,可以说是大谋无形。

【事典】

在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灭掉其他国家而统一晋国,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赵国每走一步,都是本着“爱民”的方针,往“仁政”的理想发展,因此,赵国走向强大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也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

进入春秋中期以后,晋国的大权逐渐落到了一些士大夫手中,出现了士大夫专权的局面,即所谓的“政在豪门”,晋国国君根本左右不了臣下。栾书杀掉了晋厉公,晋悼公继位后却不敢奈何,仍让他在朝廷中占据重要职位,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在这些极有势力的卿族中,数范氏、中行氏、智氏、韩氏、魏氏、赵氏六家最为突出。不久,因为范氏、中行氏行不仁之政,弄得朝野怨谤,就被赶出了国都,于是剩下了后面的四家,这四家开始火并,旧史一般把这一时期当做战国的开始。

在这四家当中,智氏的势力最强,但也最骄横,赵氏的力量较弱,但能够勉力勤政,爱惜人民。这四家同为晋卿,个人的性格特点却大不相同,这就埋下了日后兴败的种子。在晋阳之役中,智氏彻底灭亡了。

当初,智宣子准备让他的儿子瑶做继承人。智果说:“他不如宵。瑶比别人强的地方有五点,比不上别人的地方有一点。瑶美而长,是他强的地方;射箭、驾车有很大的力气,是他强的地方;技艺很完备,是他强的地方;巧于文辞,辩论机智,是他强的地方;刚强坚毅,敢作敢为,是他强的地方。他比别人强的地方就如此,但却极不仁慈。凭借他在五个方面的才能而凌驾于别人之上,却用不仁慈的行为来行使政权,难道有人能像对君主那样好好地待他吗?你果真立瑶做继承人的话,智氏宗族必定灭亡。”智宣子却不听。

智果就到太史召那里与智氏家族分开,在另一家族,成为“辅氏”。(这样做的意思是说他已经不是这个家族的人,将来就不会招致灾难。)

赵简子的儿子,大的叫伯鲁,小的叫无恤。赵简子也要确立继位人,不知道应该立谁为好。便在竹简上写了些教训和勉励的话,把它交给两个儿子说:“认认真真地记住它!”

过了三年,赵简子又问两个儿子关于竹简的事,伯鲁不能说出竹简上面的话;又问及竹简,伯鲁已经把它丢失了。赵简子问无恤,无恤能背诵竹简上面的话,显得十分熟练;又让他拿出竹简,他便从袖子中拿出来呈上。于是赵简子认为无恤贤德,便立他做为继承人。

赵简子派尹铎治理晋阳,尹铎问道:“把它当做茧抽丝呢,还是当做城堡的屏障?”赵简子回答说:“要做屏障啊!”于是,尹铎减少了晋阳城的户数(这样一来就可以少交赋税,有利于城中的百姓)。赵简子对无恤说:“晋国如果遇到灾难,你不要以为尹铎的人少,不要认为晋阳路途遥远,一定要把它当做你的归宿。”

等到智宣子死了,智伯掌管晋国的政权。有一次,智伯同韩康子、魏桓子在饮宴,智伯戏弄韩康子,又侮辱段规。智国听说了,说:“人主不做好应付意外变故的准备,灾难必定要到来!”

智伯说:“灾难出现与否将由我来决定,我不发难,又有谁敢作乱呢?”智国回答说:“不然。《夏书》上有这样的话,一个人如果多次出现错误,就会引来怨恨,人们的怨恨难道只在你有明显错误的时候出现吗?在人们尚未发现你的错误时,你要想办法改正它。君子能精心地对待小事,因而不会遭到大的灾难。现在您仅仅一次约会上就使人家的君、相蒙受耻辱,而又不做好预防意外的准备,说别人不敢制造灾难,恐怕不可以吧!螨、蚁、蜂,都可以伤人,何况是国君和相呢!”智伯不听。

智伯向韩康子要地,韩康子不想给他。段规说:“智伯贪婪而刚愎自负,如果不给他土地,就要攻打我们;不如给他地,他得到地,必然又会向别人索要,别人如果不给他,他一定会极力对付人家,这样,我们便可以免于祸患,等待事态的变化,再趁机而动。”韩康子说:“很好。”派使者给了智伯一座拥有万家人口的城。

智伯十分高兴,就又向魏桓子索要土地,魏桓子也不想给他,任章说:“为什么不给他土地呢?”魏桓子说:“无缘无故地索取土地,所以不给他。”任章说:“无缘无故地索取土地,说明各位大夫必然害怕,我们给他土地,智伯必然骄傲,智伯骄傲而轻敌,这里却由于害怕而彼此亲近;用相亲之兵去对付轻敌之人,智伯的命运必定不长了。《周书》上说,‘打算战胜他,一定先暂时辅助他。打算从他那获得,一定先暂时给予他。’你不如给他土地,使他骄傲,然后便可以选择能够联合的人去图谋消灭智伯,为什么单把我们做为智伯的斧质、箭靶呢?”魏桓子说:“很好。”又给智伯一座拥有万户人口的城镇。

智伯又向赵襄子索要蔡、皋狼一带的土地,赵襄子不给,智伯十分生气,率领韩、魏两家的军队去攻打赵氏。赵襄子准备逃出国都,说:“我跑到哪儿去呢?”随从的人建议说:“长子离我们近,而且城大,城墙完整坚固。”赵襄子说:“老百姓耗尽体力筑墙,又要拼死来守卫它,那谁还肯跟我同力抗敌呢?”随从又说:“邯郸的仓库十分充实。”赵襄子说:“榨取百姓的血汗来充实仓库,又接着使他们遭到杀害,那谁还肯跟我同力抗敌呢?还是到晋阳吧,那里是亡父托付给我的地方,又是尹铎厚待人民的地方,人民一定与我同心协力。”于是便投奔到晋阳。

果真如赵襄子分析的一样,晋阳人民对赵襄子感恩戴德,他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誓死不屈,共同抗击智伯的联军。后来智伯的联军发生了分裂,赵襄子趁机打败了智伯,灭掉了智氏。

【评议】

儒家的智谋是一种无形的智谋,它从人的道德深处出发,以改变人的品行为根据来影响社会,这就是所谓的内圣外王。赵氏立后与智氏立后有着本质的区别,一个是以仁德为考察人的标准,一个是以所谓的“才艺”作为考察人的标准,这样就导致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赵氏得到了人心,而智氏凭借自己的强大胡作非为,最终失去了人心。所以,智氏灭亡,赵国逐渐强大。赵氏由一个弱小的姓氏而最终建立了赵国,是儒家智慧成功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