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代帝王之死
903200000054

第54章 死于意外的帝王 (1)

疾骤崩之谜

仁宗去世前三天还“日理万机”,他从不预想到“崩于钦安殿”,前后仅两天时间。明人黄景防称仁宗“实无疾骤崩”(《国史唯疑》卷二)。壮年天子,登基未足一年,“无疾骤崩”,其中必有缘由。但《明仁宗实录》、《明史?仁宗纪》等,皆只字不载其死因。仁宗正当壮年,怎么会“无疾骤崩”?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猜测。

有人指出,仁宗可能死于嗜欲过度。当时有大臣李时勉在仁宗即位不久上一奏疏,说:“侧闻内宫远自建宁选取侍女,使百姓为之惊疑,众人为之惶惑。”因劝仁宗“谨嗜欲”。仁宗览奏后,怒不可遏,即令武士对李时勉动刑,使李险些丧命。仁宗直至垂危之际,仍难忘此恨,说:“时勉廷辱我。”由此可见,仁宗因为纵欲无度,李时勉奏疏触及其痛处,否则不会如此耿耿于怀。继仁宗即位的宣宗皇帝曾御审李时勉,史书记述了这有趣的一幕。

当时有人对朱瞻基(宣宗)说起李时勉得罪先帝的情况,朱瞻基不由大怒,命令使者:“缚以来,朕亲鞫,必杀之。”使者去后,他愈想愈气,又令王指挥前去将李时勉绑赴西市斩首,不必入。王指挥出端西旁门时,使者正巧带李时勉由端东门入,没有碰上。朱瞻基见到李时勉,骂道:“尔小臣敢触先帝!疏何语?趣言之。”李时勉叩头道:“臣言谅圈中不宜近妃嫔,皇太子不宜远左右。”听了这两件事,朱瞻基怒气稍解。李时勉说了几个事便说不下去了,让他接着说完,他回答说:“臣惶惧不能悉记。”这时,朱瞻基已怒气全消,“是第难言耳。草安在?”他甚至想再看一遍那份疏草。“焚之矣。”李时勉答道。朱瞻基不由叹息,在他的心目中,李时勉已经完全是一位忠臣了。等到王指挥去狱中提人不见回来复命时,李时勉已冠带立于阶前。

也有人认为,导致仁宗猝死的原因是服用治“阴症”的金石之方,中毒而死。这在明人所著《病逸漫记》中有记述:“仁宗皇帝驾崩甚速,疑为雷震,又疑宫人欲毒张后,误中上。予尝遇雷太监,质之,云皆不然,盖阴症也。”当时治疗此等“阴症”恐无特效良药,使一些奸佞之徒有机可乘。《明史?罗汝敬传》中记:“宣宗初,(罗汝敬)上书大学士杨士奇说:‘先皇帝(仁宗)嗣统未及期月,奄弃群臣,揆厥所由,皆险壬小夫献金石之方以致疾也。”可见,仁宗是为了治疗阴症而服用金石之药,最后可能中毒身亡。由于病症比较特殊,正史中也就无法加以记载了。

但是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说仁宗贪恋女色,恐怕证据不足。有些史书上记载,仁宗每日勤于政事,建弘文馆,与儒臣谈论经史,终日不倦。后宫除与张皇后相敬如宾外,不恋女色,仅有谭妃一人。

还有一些学者经考察各种蛛丝马迹,指出仁宗很可能是被其长子朱瞻基,继仁宗登位的宣宗害死的。当然,这种事情史书上是不可能记载的,仅仅是后人的猜测而已。不过仁宗刚刚做了九个多月的皇帝就“无疾骤崩”,实在令人怀疑。

对于仁宗死亡的原因,野史中也有记载:洪熙元年四月初七,是皇后张氏的生日,按照明朝定制,皇后寿诞之日,妃嫔、宫女、命妇等人,都要到皇后面前行礼祝贺。其中一位贵妃郭氏,是明初勋臣武定侯的孙女,入宫后很得仁宗的宠幸,曾先后生有皇子三人。郭贵妃也按照礼仪前来拜寿。可能后妃二人早有宿怨,当郭氏给皇后敬酒时,皇后执意不饮。此时仁宗只好从中斡旋,他从郭妃手中接过酒杯,对皇后说:“贵妃敬酒,你还怀疑什么?”于是举杯一饮而尽,当时郭妃大惊失色。

时隔一个多月,仁宗身感不适,于五月十二日病逝,郭妃也自刭而亡。虽然根据野史的记载,仁宗是因后妃的矛盾,误饮毒酒而致死的。而明人祝枝山著的《野记》一书中,也是这样记述的。

按《明宣宗实录》记载:仁宗死后,有五妃殉葬。其中贵妃郭氏曾生育三个皇子,依例不在殉葬范围,但在仁宗死后,也被列为从葬亡妃。不知是《野记》所载毒死仁宗一事确有其事,在官方文献中以从殉掩盖事实真相,还是郭贵妃真的“衔上恩,自裁以从天上”。

众说纷纭,顺治皇帝炮毙厦门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6岁登极,是清代历史上有名的少年天子。年号顺治,就是顺利治国,华夏一统的意思。福临在人生的舞台上活动的时间也十分短促,24岁时就匆匆谢幕。福临的人生,短暂却绝不平淡,他的亲情,他的爱情,甚至他的死,都让人褒贬不一,一言难尽。

“福”从天上降“临”

少年福临的命运,真如同他的名字一样:“福”从天上降“临”。为什么这样说呢?

第一,大清皇位,从天而降。公元1643年(清崇德八年)8月9日夜亥刻,皇太极带着“储嗣未定”的遗憾猝死。皇太极在白天还处理政务,夜里就离开人世。他死之前,没有留下任何遗言,也没有交代由谁继位。由于事出突然,诸王贝勒也没有一点准备。经过一段时间的忙乱和哀悼,一场激烈的皇位争夺战在皇宫崇政殿打响。那一天是八月十四日,也就是皇太极死后的第六天。

努尔哈赤有遗诏,规定皇位的继承要满洲贵族来讨论。当时主要有七个人的意见举足轻重:四个亲王,就是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肃亲王豪格;还有三位郡王,就是英郡王阿济格,豫郡王多铎和颖郡王阿达礼。当时,最有希望夺得大位的是肃亲王豪格和睿亲王多尔衮。

豪格(公元1609~1648年)的有利条件主要是:第一,为皇太极长子,35岁(比多尔衮年长3岁),正值壮年;第二,人才出众,史称他“容貌不凡,有弓马才”,“英毅,多智略”;第三,久经战阵,屡获军功;第四,皇太极生前亲掌的正黄、镶黄和正蓝三旗大臣拥护豪格继位,尤其是两黄旗贝勒大臣更是誓死效忠。

多尔衮(公元1612~1650年)的有利条件主要是:第一,是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极之弟,时年32岁;第二,受到父亲的钟爱。史载,努尔哈赤曾留下遗言:九王子(多尔衮)当立而年幼,由代善摄位。而代善鉴于当时情势,转而拥立皇太极;第三,多尔衮兄弟为正白旗和镶白旗的旗主贝勒,这两个旗支持多尔衮;第四,有二位胞兄弟阿济格和多铎的支持,在上述七王中,多尔衮兄弟占了三个席位;第五,多尔衮多次统军出征,“倡谋出奇,攻城必克,野战必胜”,屡立大功。

八旗甲胄从实力对比看,豪格有正黄、镶黄和正蓝三旗的支持,多尔衮有正白、镶白两旗的支持。那么,其余三旗——代善父子掌管的正红和镶红两旗、济尔哈朗掌管的镶蓝旗——的意见就至关重要。

十四日黎明,两黄旗大臣在大清门盟誓,拥护豪格继承皇位,并部署两黄旗巴牙喇(即护军营,为禁军中护卫皇帝的部队)张弓挟矢,环卫崇政殿。图尔格、遏必隆又传令其牛录下的护军,备好甲胄弓矢,护卫大清门。议商皇位继承人的贵族会议在崇政殿的东庑殿举行,由年纪最长(61岁)、地位最高的礼亲王代善主持。黄旗索尼和鄂拜首先倡言“立皇子”,多尔衮以其资历不够,令他们退下。索尼和鄂拜虽然退出,但两黄旗巴牙喇包围了宫殿。两黄旗暂时占了上风。但两白旗并不示弱,豫郡王多铎、英郡王阿济格弟兄发言,力劝多尔衮即帝位。多尔衮见形势紧张,正在犹豫。多铎声言:“你如果不答应,应当立我。

我的名字在太祖遗诏!”多尔衮不同意立多铎,说:“肃亲王(豪格)的名字也在遗诏里,不独王(多铎)也!”多铎又说:“不立我,论长当立礼亲王(代善)!”礼亲王代善表示自己老了,提出豪格为“帝之长子,当承大统”。豪格觉得有两黄、正蓝和两红旗的支持,大局可定。于是,表示谦辞,说:“福少德薄,非所堪当!”他本来是假意谦让,想让众人“坚请不已”,然后顺势登上皇帝宝座,这样不是显得既谦恭又众望所归吗?但是,两白旗并不相让。他内心愤懑,随即暂退。在争执激烈的气氛下,两黄旗大臣佩剑向前说:“我们这些人吃先帝的,穿先帝的,先帝对我们的恩情有天大。要是不立先帝的儿子,我们宁可以死追随先帝于地下!”这时,礼亲王代善见形势不对,以年老不预朝政而离席,英郡王阿济格随后以不立多尔衮而退出,豫郡王多铎沉默不发一言。这就出现“定议之策,未及归一”的僵局。

在这剑拔弩张、互不相让的紧要关头,表面憨厚而内心机敏的郑亲王济尔哈朗,提出一个折衷方案:让既是皇子、又不是豪格的福临继位。多尔衮权衡利弊:如果自己强行继位,势必引起两白旗与两黄旗的火并,其后果可能是两败俱伤;让豪格登极,自己既不甘心,还怕遭到豪格报复;而让年幼的福临继位,则可收到一石三鸟之利——打击豪格,自己摄政,避免内讧。所以,多尔衮说:“我赞成由皇子继位,皇子当中豪格提出他不继位,那就请福临继位。福临年纪小,郑亲王济尔哈朗和我辅政。”豪格也不好反对。

于是,6岁的福临意外地坐上了大清国皇帝的宝座。这有点像天助神佑,但也并非找不出事理的根据来。正如一位哲人说过的,在权力争夺的平行四边形诸力中,两条边的两个不同方向的分力,斗争的结果,既不是这条边的力,也不是那条边的力,而是对角线的力,就是两个分力所产生的一个合力。福临,幸运地成了这条权力斗争中的“对角线”。

第二,迁鼎燕京,从天而降。清顺治元年即公元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带领农民军下太原、占大同,陷宣府、破居庸,掠昌平、焚皇陵。三月十九日黎明,李自成军攻陷北京。崇祯帝朱由检在疯狂杀死、杀伤自己的妻女之后,在煤山(今景山)自缢而死,276年的大明皇朝灭亡。

李自成攻占北京城的军报,传到大清的都城盛京。多尔衮急召智囊范文程等决策。范文程分析了明崇祯帝死后军事与政治的形势,建议利用忠于明朝的官吏、缙绅、儒士、百姓对农民军的不满,兴师入关,逐鹿中原。他起草宣谕官吏百姓的布告说:

我们的军队是为你们的皇帝报仇的,不是来杀你们的百姓的。现在我们要诛灭的,只有闯贼!官吏归顺我们,还是官复原职;百姓投奔我们,还让你们重操旧业。我们的军队有严格的军纪,肯定不会加害你们!

于是,摄政睿亲王多尔衮于四月初九日领大将军印,统率八旗满洲、蒙古、汉军等共约14万大军,奔向山海关。

这时,山海关聚结三大军事集团:第一个是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所统领的明军;第二个是李自成亲自带领讨伐吴三桂的20万大军;第三个便是多尔衮所率领的清军。他们代表三种政治势力——大明、大顺、大清。这三个军事集团,反映了当时中国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从二十一日到二十三日,展开山海关大战。吴三桂降清,与清军联合。经过激战,李自成大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