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鬼节时,美国学生们装扮成亦男亦女,亦鬼亦神的样子,狂喝狂喊狂叫,尽情发挥尽情宣泄,自己不过只能叹道:热闹的是他们,我什么也没有。
在过着一个人上学一个人打工一个人出门一个人洗衣做饭的不知谓之“独立”还是“形影相吊”的日子时,总会留恋挽着父母挽着亲朋好友优哉游哉地逛街,散步的情形。有人说是留守父母,含辛茹苦。又有古语云:父母在,不远游。但终究,小儿郎并不怕太阳晒,不怕风雨狂,只唯恐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在读罢众多海外学子诘问、讨论“干啥来美国”,心下觉得既来之,则安之。现在倒该问问自己干啥留在美国?为家人的期望出人头地?为自己的雄心壮志艰苦奋斗?为羡慕有房有车有狗的中产阶级生活?为吸收并利用先进的技术和发达的资讯?
学术界称边缘学科是一种多门科学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综合的学科。而有这样一群人,在潜移默化中吸取着一种开放自由空气里的养分,又挥不去也抛不开圣人夫子的伦理道德观念。边缘人,你将去向何处?
任我评说:孤独也是一种病:人是不能离群索居的动物,否则再优越的物质环境也是无意义的。好在,现代社会不同文化间的冲突并非那么激烈,不会那么水火不相容,所以,我们感受的这方面不适越来越小,但它仍然是存在着的,让我们体会着孤独。
这篇文章很多部分不是表现文化冲突的,只是广义上身边缺乏朋友的孤独,也不是特别强烈,于是,它具有真实性、普遍性,它的张力很大。
文化冲突的“严重性”在哪里呢?几句话难以概括,就举一个很形象的例子吧,就如一个20岁的人与40岁、50岁……80岁的代沟一样,他们一般玩不到一起去,即使想改变自己适应对方也很难。如果你不想做边缘人,如果美国人都是40岁的,那你就得学做40岁的人,这样就进入主流社会了,可这恐怕很难。
这里来一点现身说法吧,别的就不说了,就说我刚到美国留学时与英国留学生同租一套房,发生在做饭上的一些不愉快说起。
我们同用一个厨房,轮流做餐。他做饭的有些设备在中餐里是极少用的,那就是量杯、天平,用就用吧,他每次做饭就像搞化学实验一样,面粉、黄瓜、西红柿、盐等上天平,柠檬汁啥的上量杯。此兄不擅此道,又看重食物的营养,加上记忆也不好,却又精益求精,就是做过同一道菜,每次还得对照着菜谱来做,因为他始终不记得几种调料的具体用量和烧烤时间,这样就很费时间。
我做菜时油多,往往爆炒,油烟就有些大,加上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作料随意放,这都给他留下不好的印象。
因为如此,相信我们都有些相互“嫌弃”“歧视”对方,也往往体现在表情里面,尽管我们也很注重礼貌,可隔阂是存在的,最后还是产生了文化冲突。
有一次他忍耐不住善意地告诉我:“中餐缺乏营养,不讲科学。”
“中餐可是世界三大美食之一,举世公认的。”我答,发现人家说的是营养,又补充道,“都说西方人讲求营养,可肥胖的比例却更众?可能与喜欢吃麦当劳、肯德基有关。”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是其他人生价值观就严重了,要想融入,就得改吃“西餐”了,好在文化不仅有冲突,也有融合,西方许多国家也喜欢中餐,中餐遍布世界各地,本身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但是,总的来说,西方社会自诩经济发达强盛,文化也自认为先进,难免有意无意地蔑视其他文化,冲突就难以避免,不仅体现在国家间,也体现在移民与所在国之间了。虽然它通常不会要命,但移民的孤独感是会长期存在的。
为了谋求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如果新移民融入他国是必然的,苦学,并尽量使用对方语言、对方习惯、对方文化都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这是进入主流社会的一个前提条件。但是,它会产生什么样的并发症呢?其中一个极端就是排斥,甚至贬低自己的母语以及文化属性,这是不是融入的好办法呢?下面说的事就发人深省!
文化冲突——失去血性的华人:漫步在惠灵顿街头,不时会迎面走来一位和我一样拥有着黑头发、黑眼睛和黄皮肤的中国人,你很容易把他们从日本人、韩国人和越南人中间区分开来——是凭直觉!我今天要说的就是这样一个占新西兰外来人口一半的群体——华人。我之所以称呼他们为华人而非中国人,是因为他们不配这个光荣的名称,个种原由,听我慢慢道来。
我们的学校附近有几家中餐馆,中华美食,博大精深,在新西兰开中餐馆没有不赚钱的。当然,价格也是让我们这些穷学生,总以为少看了一个小数点。
我发现,这里的老板好像都不愿意讲汉语,我觉得很奇怪,打工之余,便和老板讨论,可每当我说汉语的时候,老板就眉头紧锁,我问他为什么,老板竟然用英语说:“你刚来不久,英语还不是很好,应该多练习练习英语,少说汉语。”说完便离开了。
我很迷茫,在和其他人交谈中,我才发现,原来我的老板并不是唯一一个不愿意说汉语的人,其他华人亦是如此。我不理解,我的学长说,他们(当地华人)认为,使用英语是融入新西兰社会的标志,所以新西兰的华人不愿意说汉语,甚至以说汉语为耻!
我不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说我狭隘也好,说我英语不好也罢,但我认为,一个人如果忘记了自己的母语,那他算什么呢?高三政治书上关于同一民族的定义其中一条就是同一语言,但那些华人们还能算是我们的同胞吗?也许他们已经有了绿卡,抑或是有了新西兰国籍,那这样就是忘记本民族语言的理由吗?当一个民族对自己的历史、文化以至种族都发生怀疑甚至不以为然时,离任人宰割还有多远?
退一万步说,即使放弃了母语,改说外语就可以融入社会咱也认了,可华人在新西兰的政治地位并不高,第一批来新西兰的华人大约也是100多年前,和白人差不多,你到国会里面看看,有几个华人?上届国会,也就一个华人,还是不分区国会议员参选人[政党在某一选区的所有选区议员都已进入国会,还剩下的名额由不分选区议员按事先排好的顺序填补。是跟着火车屁股后面拉上去的。治安方面更是王二麻子,入室盗窃80%发生在华人家庭。新西兰社会治安是不错,150年来只有26位警察殉职,可华人们遭殃了,整个一“贼惦记着”。
新西兰警察更是过分。我住的公寓附近有一家华人,刚从国内移民来,才一星期,就被小偷光临了,这位先生按国内的习惯立刻报了警,还保护了现场,就等警察来了。警察倒是来了,可已经是三天后了,来了甩下一句话:“对不起,我们没有任何线索!如果您有任何线索,请通知我们。”“废话,我要能破案,养你们干吗?”如果是当地人,他们一定会这么说,可华人不行,这样一搞,你的案子永远也破不了!
这并非是说新西兰的警察有种族歧视,完全是华人自己的所作所为害了自己。曾几何时,新西兰的警察破案是很快的,可抓住罪犯,华人们不愿意去作证,最后警察没办法,只好把人放了,还担了诬陷的罪名。从此,警察就知道华人们信奉“明哲保身”的哲学,既然你们都不管自己,警察也只好做个旁观者。
我不想再说什么了,我只是突然有了一种感觉,印尼的华人是否也是如此,既然这样,他们还是我们的同胞吗?当他们身处危难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呢?一群背叛祖国的人,值得我们同情吗?
任我评说三人行:尊重自己,才被尊重:林木森:新移民中的确有许许多多的败类,特别是开放程度不高的移民国,美国也稍微好一些,但有一类移民在美国比较多,比如编造谎言请求政治庇护的,而后又拿着绿卡回中国,最后被美国移民局揭穿,收回绿卡的事也有。如果是移民国越是歧视新移民的,新移民就更显得卑微了。许多人想方设法回避中国人的身份。
刘杨:所以他们的所作所为也是有原因的,不能一概说他们心里面都在排斥中国。我也是移民,但凭良心说,我一点也不缺乏对中国的认同。另外,我这个人生性乐观,所以,有时候考虑问题总是从好的一方面去想,判断也总是出错。不过,看了这篇文章,我还是不认为那样的移民占多数。
五月无雨:这是现实,很多华侨对中国的认同很低,特别是二代三代的华人。
不过,也有一个怪现象,东南亚华人对中国认同度不高,但对自己的华人身份还是颇为骄傲的,就如婚姻,东南亚华人很少与其他族群通婚。
林木森:这种人就不应该叫海外华人了。
刘杨:我还是认为至少新移民对中国的认同度非常高,有时候是出于自身利益,看上去总是排斥华人身份,但内心并非如此。
五月无雨:你还是太乐观了,太固执了。
刘杨:如果今天的新移民与几十年前的华侨没有太多区别的话,我想说一说抗日战争中,华侨对抗战的态度,我为这个专门查了一些资料。其实,今天的新移民可能比那个时期的华侨对中国的认同感更强,毕竟今天的中国已经不算一个弱国了。
抗日战争时期,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之前,并且,如果美国是中国最重要的同盟国的话,那么美国对日本宣战(1941年12月)之前,中国几乎在独自抗击日本,华侨作出了什么样的贡献?我这里就摘录名为《血铸中华》一书的相关内容: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世界各地的华侨救国团体就大量涌现出来,有大小3500多个,如“全欧华侨”“旅美华侨”“南洋华侨”等。
为抗战捐款的华侨有400多万人,占当时世界华侨人口一半左右,如以家庭来算,平均每个家庭都参与了至少一次的捐赠,他们遍及亚洲、南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非洲。上至工商巨贾,下至贫民、乞丐。仅就当时国民政府财政部统计资料显示,华侨捐款约达13亿多元。这使当时生产落后、财源枯竭的中国,获得了重大的财政援助。另外,海外侨胞抗战期间汇回国内的数十亿侨汇,对支持祖国抗战也起了很大作用。
此外,广大华侨还向国内捐献大批飞机、坦克、汽车、衣物、药品等,回国参战的华侨也不计其数。当时,国民党空军战斗机飞行员中华侨占到了3/4,来自美国、加拿大、菲律宾等国。在滇缅公路上服务的机工(司机和维修工人)一半以上是华侨……战死疆场的也不计其数,有像女英雄李林(印尼归侨)、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长李子芳(菲律宾归侨)等华侨英烈。
林木森:我理解你这样说的意思,这样说,我也认为《失去血性的华人》一文中,许多是新移民由于生活压力大,呈现出的表面现象,海外华人并不缺乏对中国的认同感。所以,美国一些智库把海外华人看成中国战争机器的第五梯队是有历史依据的。
五月无雨:是有些道理,可是我们更应该讨论的是文化融入的事,这样说,移民很难融入移民国,别人歧视你也是正常的。
经过多年的海外生活,海归对于许多人来说,不是最终的一个选择,否则,何必要移民呢?然而,它最终是怎样成为人们的一个选择的呢?
海龟——回国的矛盾,我终于想通了:相信很多在澳大利亚有PR的朋友都和我一样矛盾挣扎过,到底是留澳还是回国?每个人最终都会作出自己的选择。我在澳大利亚读书打工创业沉浮了5年时间。最终还是回国了,结合自己的情况给大家些建议吧。
澳大利亚是个美丽的地方,蓝天白云,相对和善的当地人,每年有悠长的假期,放松的身心等。无可否认,每个在这里生活过的中国人都会有自己美好的回忆,每个即将来到这片土地的人都充满了向往。但现实的生活往往不尽完美,有些问题我们是无法回避的。
首先是个人问题,身在澳大利亚的你是只身打拼还是有了相互依靠的人。如果你至今还单身,特别是年纪偏大的女性,你的婚姻怎么办?澳大利亚本来就地大人少,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相对较少,能遇到情投意合的如意对象概率很低。你愿意接纳一个来自福建或广东没有什么文化的厨师吗?如果你想找个当地澳大利亚人,但残酷的现实又是多少?这样的婚姻能幸福长久?我真的不乐观!
家庭方面,绝大多数在澳大利亚奋斗的我们都是独生子女,日益老迈的父母眼巴巴地守在遥远的国内家中。也许他们不为生活而愁,也许他们鼓励我们为了自己的前程继续奋斗。但是百善孝为先,不能尽孝的我们好好想想吧。有人会说,有朝一日要把父母接来同住,试想,父母能习惯吗?澳大利亚那不尽人情的移民政策能成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