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怎样当经理(领导者修养文库)
1556000000029

第29章 经理要不断创新开拓(3)

(二)懒惰。懒惰与愚笨有着不解之缘,巧妙的创造,来源于勤奋的知识积累和艰苦的探索。倦怠、懒惰能降低人的观察的敏感性,降低记忆的速度,使思维狭窄而肤浅,想象力贫乏。

(三)盲目性。“唯书”、“唯上”、“唯众”、“唯洋”的共同特点是没有自己的头脑,而陷入盲目性。书上没有的,上级没指示的,权威没有说过的,就不去想、不敢说、不敢做。“唯众”或“从众”心理表现为盲目服从群体或群体中的多数人的意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存在“唯洋”心理的人盲目崇拜洋人而不是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存有这些不健康心理的人,不动脑子,思想肤浅,思路狭窄,思维不灵活,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意识淡薄,创造动机弱,创造力低下。

(四)自卑与自傲。存在这两种心理的人都没有自知之明。骄傲了,事业的上进心、好奇心就会减弱,可使兴趣广度变窄,视野短浅。如果自卑,妄自菲薄,就会认为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毫无自信心,甚至无端指责自己,导致创造麻痹。一个人一旦创造麻痹,就会变成一个庸人。

(五)固执与偏见。固执使人眼光狭窄,使人思想僵化,往往不易接受新事物、新观点,表现为止步不前。固执不仅使人不能正确认识事物,而且常常歪曲客观事物。

嫉妒心不仅对别人的成绩存有偏见,而且还感到不舒服,甚至还有一种攻击的心理。有嫉妒心的人心情不快,或耿耿于怀甚至愤怒,这当然会降低创造的敏感性、想象力,甚至会熄灭创造的火花。嫉妒心持续长了,可损害身心健康,还会使注意力分散,甚至造成不良的人际关系,这更影响创造活动。

另外,创造意识弱、习惯性思维、兴趣狭窄、性格不开朗、心理适应差等,对创造力的发挥都会起到一定阻碍作用。

§§§第五节创造法则

十二条创造法则

创造法则也可以说是创造活动的规律,戚昌滋、侯传绪所著《创造性方法学》总结了12条创造的基本法则,摘要如下:

(一)综合法则。综合不是将对象的各个构成要素进行简单相加,而是在综合后产生创造性的新发现。科学的综合是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20年前,日本先进的钢铁工业技术体系,就是先后引进了奥地利的氧气顶吹炼钢技术、法国的高炉吹重油技术、美国和前苏联的高炉高温高压技术、德国的熔钢脱氧技术、瑞士的连续铸钢技术和美国的带钢轧钢技术的综合。松下电视机也是在综合各国400多项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各种集思广益的会议方法也是综合法则的运用。可以说,综合就是创造。

(二)抽象法则。即把创造对象的最主要的功能抽出来,集中研究实现该功能的手段或方法,从中选取最佳方案。在每个创造活动中,必然会遇到许多矛盾,这就要求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打火机的发明,首先突破现有火柴的框子,把最主要的功能一发火抽提出来,把磨擦发火变为汽体或液体燃烧,从而突破了火柴原型的桎梏,获得了一大进步。

(三)对应法则。即对应联想,它是为了扩展人脑固有的思维,以此来收集更多的创造性设想。许多创造发明,大都产生于人脑的对应联想。在创造时,从人们的动作、功能中可得到启发。机械手就是仿人的手臂弯曲和手的功能;机械人也是仿人的功能和动作;挖土机则是仿人的手掌、手指抓泥。

(四)移植法则。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把一个研究对象的概念、原理和方法等运用于其他研究对象并取得成果的认识方法,就是科学研究中的移植法。移植往往离不开类比,运用移植法研究未知对象,首先把陌生的对象和熟悉的对象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寻求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或共同点,从中受到启发,进而解决疑难。移植可以分为纵向移植、横向移植、综合移植、技术移植等四种类型。不论是技术工作,还是管理工作,善于进行移植,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孙子兵法》、《三国演义》在中外的企业界成了热门话题。兵书、小说与工商业可说是风马牛不相及,怎能扯到一起?原来,“商场即战场”的当今世界,企业间的激烈竞争与军事斗争无异,企业家可以借兵书之“石”,来攻企业经营管理之“玉”。

(五)离散法则。市场上的商品之间有一种互补性,即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商品互为补充,共同满足一种需要,如眼镜架与眼镜片是互补性商品,它们之间的比例为1:2较为合适。而离散法则是冲破这种互补性观念,把眼镜架与眼镜片分离开来,发明出一种新型产品——隐形眼镜。把扬声器从收音机分离出来,发明了音箱。不仅综合是创造,离散也是创造。

(六)换元法则。换元又称替换或代替,如代用材料、代用零件、代用方法等。在研究、创新过程中可提出:有没有其它的东西可以代替呢?还有没有其他成分、材料,其他方法可以代替呢?能源中的植物能、原子能以及未来的核聚变能、氢能,均有可能代替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换元着重的是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关键是进一步发现可以相互代替的事物及其等值变化关系。日本的市川龟久弥教授在研究中发现,从蚕变成飞娥,从桑叶变成蚕丝,虽然前后的形态和性质都发生了变化,但这种变化都是发生在蚕本身这个机体上,是由蚕进行分解和组合的结果。由此他想到任何一项创造发明,无不是从现有的事物变换过来的,通过对现有的事物的“分解”或“抽象”,寻找出现有的事物与未来事物之间相关的等值关系,找出新的共同点,创造出新的事物。

(七)强化法则。也称精炼、聚焦原理。通过强化手段,可提高质量,改进性能,增加寿命。如,在矿井、地下工程、船舶等方面采用强化通风、强化空气流通以增加含氧量,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强化麦乳精、优质豆奶、压缩饼干、浓缩药丸、缩微胶卷等,都是强化原理的具体运用。

(八)迂回法则。当在解决问题遇到屡攻不克的难关时,不妨暂且停止在这个问题上的僵持,而先转入下一步行动,或者试着改变一下视点,不在这个问题本身上钻牛角尖,而去注意一下与这个问题有关的各个侧面。当你解决了其他问题后,这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往往也就迎刃而解了。日本先开发的人造皮革,问世后使用人造革的地点却在欧美,因为日本狩猎不发达,不了解皮革的真正价值,所以只有在欧美获得畅销后,日本人才逐渐喜爱起来。这种“迂回”道路,却是取胜的捷径。

(九)组合法则。又称系统法则、排列法则。组合现象是十分普遍的,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原子内部的基本粒子,到处都有组合现象。组合现象又是极复杂的,同是碳原子,因以不同的晶体组合,便。合成为两种完全不同的物质:坚硬的绝缘体金刚石和脆弱的良导体石墨。组合有主体附加、异类组合、同物组合、重组等四种类型。组合可以更有效地挖掘和发挥一个系统内现有要素的潜力并产生新的功能。据说前苏联“米格—25”飞机并没有先进的部件,基本上和“米格—23”相同,但经过某种部件的重组,就先进了一步。

(十)逆反法则。在思维上,这一法则就是“逆向思考”、“求异思维”。逆向思考方法往往引导人们找到发明创造的奥妙。在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用“逆向思考”获得成功的例子不胜枚举。在政治生活中也是普遍适用的。如“一国两制”构想,可说是求异思维的结果。如果单纯坚持求同思维,那只能实行社会制度的一元制。但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又考虑到香港的历史和现状,应承认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制度的多元制。

(十一)造型法则。也称仿形法则。形状是物体或图形由外部的面或线条组合而呈现的外表。形状不仅把自然界的信息传递给人类,更重要的是形状启蒙了人类的智慧。人类为了记录和交流思想,创造了文字、图画和各种符号,作为思想的载体,它是人类在自然界形状的启发下,仿创出来的平面形状。自然塑造形状,形状适应自然。世界上一切空间形状,都有其构形的缘由,兔子的长耳朵、鹰的长翅膀、啄木鸟的嘴、柳树的叶子、母鸡生的蛋等,为什么是这般形状,该形状有什么功能,都是经过千万年长期适应大自然而形成的。人类认识形状、利用形状、创造形状的能力愈来愈强。锯齿是仿植物齿状的叶子;海豚式高速潜艇是仿照海豚的个形;模拟苍蝇复眼制成的照相机,一次能拍摄一千多张照片。“望形善思”将会从屡见不鲜的形状上,叩开一扇扇创造之门。

(十二)群体法则。疑难问题的解决、科学项目的研究,探索性的创造活动,往往要通过集体讨论,在讨论中互相启发,思想产生“共振”,激起创造的火花,从而取得突破。俗话说,柴多火焰旺,人多智慧高。凡是较大、较复杂的科学课题,几乎都是依靠一批志同道合、取长补短的群体,甚至几个群体的组合来承担的。我国的诸葛亮会、西方国家的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都是激发、集中群体智慧的方法。

创造技法

创造方法很多,这里仅介绍一二。

(一)智力激励法

这一方法是美国企业家奥斯本在通用电气公司供职时所创。智力激励一词,英语为BiainStorming,原意为用脑力去冲击某一问题,对这一方法,有人定名为脑轰法,或头脑风暴法。有人按英语字头简称为BS法。